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对英语要求的提高、初中生面临的升学的压力,现阶段就如何搞好英语教学质量,初中英语教师通过积极地开发课堂资源,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基础教育和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在初中教学班级授课制度下所表现出的不足和问题日渐严重,不仅对于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有着严重的阻碍,而且,影响到了素质教育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英语组织形式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改革
前言: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随着中国入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担当着义务教育的初中英语教学。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已成为英语老师所关注的问题。
一、概述英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教学形式的不足更加突显出来,在班级集体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发挥,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能很好的照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差异。而中学英语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有机结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知识的传授,每一堂新课总是教授单词、单词操练、讲述课文、课文操练、讲授语言点、操练语言点,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他们无法选择自己想学的单词、感兴趣的话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伙伴。另外,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小组合作没有实际内容或者合作内容不具有实际意义,合作的组织与管理不到位,小组分配不明确,组织间没有形成竞争,学生活动积极性不强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一直处于接受学习的状态。而且,很多教师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操练,认为只要把语言知识讲透,练到,学生就会进步,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于是,整个课堂就是讲、灌,大量的做题,机械的训练,导致英语课堂被上成了语法课,语言知识课。
2.课内任务教学活动设计质量不高
课内任务教学活动设计质量不高表现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任务不明确,学生只知道活动,不了解活动的意图、作用、最终结果,活动要求不明确,学生有游离于活动之外的现象。活动设计上没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出发,缺乏真实的语境和情景,活动形式单调、枯燥、呆板、虚假,学生对其索然无味,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活动任务没有层次和梯度,没有适应于不同能力的学生,任务结束后没能及时展示活动结果,缺乏相应的评价。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学生没有创造的机会,活动过程中教师管理太严,学生自主性受限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多停留于语言形式上的操练,学生在语言交流中没有信息差,所谓的“交际活动”限于明知故问的层次,达不到语言交际的层次。教师在语言操练的基础上要提升交际品味,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产生交际的愿望和机会,使交际具有实际内容和实际意义。
3.课外任务设计次数不多
教师注重课内的教学活动设计,忽视了课外的任务型学习活动天地广阔无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越来越好,国外企业在这里注册的很多,外国人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经常能够看到,超市里有商品大多数有中英文对照,英语遍及在学生的生活中,英特网又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英语实际,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无限的语言环境中完成一定的任务。而当前教书忽略了这一点。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本身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学生从课堂内学到的知识一定要回应到生活中,得以反复操练并加以巩固,并且把源于生活的想法带回课堂。
三、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理论方法
1.独立研究和小组学习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独立研究和小组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有支配时间和学习进度,选择学习伙伴,并进行学习任务的登记。完成一段学习任务后,经过老师的考核合格,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学习,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可以提前结束这门课的学习,学业年限也随之缩短。显然,道尔顿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非常开放的,旨在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它基本上依靠学生的自觉、自助进行学习,引发了学校教学模式的改变。
2.道尔顿教学组织形式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与班级授课制并存,以辅助的形式来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只有充分发挥各种形式的优势才符合客观事实和规律,只看到道尔顿制的优势,而不充分认识他的局限性,只能将其退至悬崖边上,这也是现代教育先行者们所走过的弯路和失误。其次,两本教材并存选用辅助教材来弥补统一教材的不足。同时选用两种教材不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不打破班级授课制的秩序,尽量避免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因单一教材使用,引起的学生之间英语水平差异太大而无法进行课堂教授的现象发生。还要加强学生成绩管理。道尔顿制组织教学形式在早年的英语教学中出现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采用学分制,学生作业态度纳入每月考核中去,如发现抄袭作业,当月考核为零,得重新签订合约。
四、结束语
因此,当前英语教学应该用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要能体现学习英语的民主性,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个别差异性,能让学生带着一定任务进行主动的实践、交流与合作,获取拓展的语言信息。道尔顿组织教学形式能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思想,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能构建出开放的学习环境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提高学生获取语言信息的数量。
参考文献
[1]张红玲.2007.《跨文化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郑国民.200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钟启泉.2003.《研究性国际视野》.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英语组织形式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改革
前言: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随着中国入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担当着义务教育的初中英语教学。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已成为英语老师所关注的问题。
一、概述英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教学形式的不足更加突显出来,在班级集体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发挥,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能很好的照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差异。而中学英语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有机结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知识的传授,每一堂新课总是教授单词、单词操练、讲述课文、课文操练、讲授语言点、操练语言点,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他们无法选择自己想学的单词、感兴趣的话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伙伴。另外,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小组合作没有实际内容或者合作内容不具有实际意义,合作的组织与管理不到位,小组分配不明确,组织间没有形成竞争,学生活动积极性不强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一直处于接受学习的状态。而且,很多教师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操练,认为只要把语言知识讲透,练到,学生就会进步,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于是,整个课堂就是讲、灌,大量的做题,机械的训练,导致英语课堂被上成了语法课,语言知识课。
2.课内任务教学活动设计质量不高
课内任务教学活动设计质量不高表现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任务不明确,学生只知道活动,不了解活动的意图、作用、最终结果,活动要求不明确,学生有游离于活动之外的现象。活动设计上没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出发,缺乏真实的语境和情景,活动形式单调、枯燥、呆板、虚假,学生对其索然无味,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活动任务没有层次和梯度,没有适应于不同能力的学生,任务结束后没能及时展示活动结果,缺乏相应的评价。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学生没有创造的机会,活动过程中教师管理太严,学生自主性受限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多停留于语言形式上的操练,学生在语言交流中没有信息差,所谓的“交际活动”限于明知故问的层次,达不到语言交际的层次。教师在语言操练的基础上要提升交际品味,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产生交际的愿望和机会,使交际具有实际内容和实际意义。
3.课外任务设计次数不多
教师注重课内的教学活动设计,忽视了课外的任务型学习活动天地广阔无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越来越好,国外企业在这里注册的很多,外国人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经常能够看到,超市里有商品大多数有中英文对照,英语遍及在学生的生活中,英特网又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英语实际,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无限的语言环境中完成一定的任务。而当前教书忽略了这一点。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本身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学生从课堂内学到的知识一定要回应到生活中,得以反复操练并加以巩固,并且把源于生活的想法带回课堂。
三、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理论方法
1.独立研究和小组学习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独立研究和小组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有支配时间和学习进度,选择学习伙伴,并进行学习任务的登记。完成一段学习任务后,经过老师的考核合格,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学习,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可以提前结束这门课的学习,学业年限也随之缩短。显然,道尔顿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非常开放的,旨在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它基本上依靠学生的自觉、自助进行学习,引发了学校教学模式的改变。
2.道尔顿教学组织形式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与班级授课制并存,以辅助的形式来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只有充分发挥各种形式的优势才符合客观事实和规律,只看到道尔顿制的优势,而不充分认识他的局限性,只能将其退至悬崖边上,这也是现代教育先行者们所走过的弯路和失误。其次,两本教材并存选用辅助教材来弥补统一教材的不足。同时选用两种教材不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不打破班级授课制的秩序,尽量避免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因单一教材使用,引起的学生之间英语水平差异太大而无法进行课堂教授的现象发生。还要加强学生成绩管理。道尔顿制组织教学形式在早年的英语教学中出现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采用学分制,学生作业态度纳入每月考核中去,如发现抄袭作业,当月考核为零,得重新签订合约。
四、结束语
因此,当前英语教学应该用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要能体现学习英语的民主性,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个别差异性,能让学生带着一定任务进行主动的实践、交流与合作,获取拓展的语言信息。道尔顿组织教学形式能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思想,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能构建出开放的学习环境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提高学生获取语言信息的数量。
参考文献
[1]张红玲.2007.《跨文化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郑国民.200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钟启泉.2003.《研究性国际视野》.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