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超微粉对环磷酰胺致免疫失衡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黄芪超微粉对环磷酰胺免疫失衡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周龄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饮片组(HQY,10 g/kg)、黄芪超微粉高剂量组(HQFH,10 g/kg)、黄芪超微粉中剂量组(HQFM,2g/kg)、黄芪超微粉低剂量组(HQFL,0.4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各药物治疗组小鼠采用80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建立小鼠免疫失衡模型,连续注射4天,然后每周强化1次,共强化2次,各药物治疗组小鼠于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当日开始灌胃给药,所有小鼠于末次强化后第1天取材,进行指标检测.采用器官重量法测胸腺指数和脾指数;采用MTT法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采用Elisa法测量脾细胞上清IL-2和INF-γ细胞因子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和脾脏免疫细胞分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脾指数增高(P<0.05),脾细胞刺激指数降低(P<0.05),脾细胞细胞因子含量降低(P<0.05),外周血和脾脏CD3+细胞增多(P<0.05),CD19+、CD314+细胞减少(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黄芪饮片及黄芪超微粉各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5),脾指数降低(P<0.05),脾细胞刺激指数升高(P<0.05),脾细胞细胞因子含量增高(P<0.05),外周血和脾脏CD3+细胞减少(P<0.05),CD19+、CD314+细胞升高(P<0.05).结论:黄芪超微粉可以对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的免疫失衡,调节小鼠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现场检测工作中室内桌面照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值.方法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 18204.1-2013)》的方法,对现场测量公共场所(候诊室)室内桌面照度值的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 本例用照度计法对某候诊室室内照度进行测量结果为:(225±10.74)1x,扩展不确定度为10.741x,其中采样高度是最大不确定度分量.结论 该
目的 研究不同高温灭活方式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01-03经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且未灭活样本51份,分别进行56℃水浴30 min、70℃水浴15 min、100C水浴2 min、56℃干烤30 min、70 ℃干烤15 min处理,用RT-PCR方法检测,并使用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差异,检验水准α=0.05.结果 56℃水浴30 min组阳性率最高(98.24%),100℃水浴2 min组阳性率最低(84.31
京族药膳是京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挖掘京族药膳配方为出发点,通过深入京族三岛地区,收集京族药膳及配方相关内容;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寻求京族药膳与“互联网+”融合模式,为整理推广、继承保护京族药膳及其配方贡献力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牛大力药材中刺桐碱、芒柄花素、高丽槐素3个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乙腈(A)-0.1%乙酸(B)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刺桐碱、芒柄花素、高丽槐素进样量分别在2.52~41.28μg·mL-1 (r=0.9996)、4.57~27.92μg·mL-1 (r=0.9995)和1.63~23.26μg·mL-1 (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