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玩具活动中的所见所思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00000p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99-01
  玩具是孩子最宝贝和最亲密的伙伴,幼儿的生活中离不开玩具。玩具的魅力在于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最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最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具有其他物品无法替代的功效。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在日常玩具活动中怎样注重对幼儿行为和能力的培养呢?本文仅就经常看到的几个典型情景做一些分析,但愿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情景一:童童家简直是个玩具商店:机动玩具、电动玩具、车模玩具、变形玩具、大的、小的、五颜六色的,令人目不暇接。再看童童,这个玩一会儿,那个玩一会儿,不长时间又转向另一处,不知要玩哪个,好不专注啊!家里如此丰富多样的玩具,童童却没有快乐感、没有强烈的兴趣感,似乎还带有几分的厌恶。为什么呢?
  分析:玩具是幼儿在玩耍过程中认识事物、探究奥秘的工具。孩子们在摆弄“玩具”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掌握不同事物的软硬、大小、凉热、颜色、方圆、光滑与粗糙等各种物性,并由此熟悉环境中各事物的性能、功用等属性,从而达到认识世界和适应环境的目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为幼儿选择玩具,应该以“适合”作为第一标准。第一,不是越贵越好。太华贵的华而不实,没有实用价值,幼儿玩的时候要小心翼翼,不敢尽情玩耍。第二,不是越多越好。玩具过多,让幼儿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玩具太多,孩子也就不知道珍惜了。第三,不是越繁越好。有些老师或家长认为,玩具结构复杂些,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能让孩子聪明。殊不知,幼儿不容易轻松操作,就可能失去“玩”的欲望,丧失玩的自信心。
  情景二:一次朋友生日宴会上,宾朋满座,谈笑风生,生日庆典热闹非凡。可是,有个四岁的小男孩,手持iphone一直在打游戏,丰盛的美味和优美的舞蹈吸引不了他。妈妈一直催促他别再玩了,可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完全沉醉在他的游戏世界中……
  分析:生活环境中的电脑、笔记本、手机等,对幼儿来说可谓高级玩具。多彩的画面、多变的音效及有趣的程序设计等,正符合儿童好动、好奇的天性,其中的游戏更能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痴迷上瘾。案中的小男孩不正是如此吗?然而,这种游戏是一种程序化的游戏,幼儿长期玩弄,大脑就会习惯这种程序,双手也会习惯键盘和鼠标。久而久之,幼儿就容易形成一种习惯思维,逐渐失去自我思考的意识、能力、习惯。另外,长时间注视屏幕,会造成眼睛疲劳;长时间固定坐姿,会影响孩子骨骼的生长发育;电脑的辐射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因玩电脑而“废寝忘食”更加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迷恋手机、电脑游戏,问题多多,我们可以从这样几方面着手改变孩子这一不好的习惯:首先,老师和家长要以实际行动做幼儿们的榜样,养成读书、运动、听音乐等好习惯,丰富自己的生活,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影响。其次,可以给幼儿一定的时间玩电脑游戏,但要提出适当的要求,先完成好该做的事,规定固定的电脑游戏时间。玩完游戏后,要带幼儿到户外做游戏,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情景三:小班开展《玩具真好玩》主题活动,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许多玩具。分享玩具的时间到了,幼儿们互相交换着玩具,玩得很高兴。“哇……”一阵大哭,只见可可双手紧紧护着她的摇控汽车,哭着说:“琪琪抢我的汽车,还抓我、咬我……”调查后得知:琪琪太想得到可可的汽车了,但是他采用了强抢的方法,把可可吓哭了。
  分析:老师组织《玩具真好玩》主题活动,旨在玩具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谁知发生这等事情。其实,这是意料中的事情,因为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的攻击行为,大多是因为不会表达或表达不当引起的。琪琪用抢、夺的方式来表示自己想和同伴分享玩具,不能“得逞”,就抓、咬,造成同伴的误解。对此,我们老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绪。《纲要》明确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平时教学或生活中,老师要引导孩子们学会用这样一些话语:“你和我一起玩,好吗?”“我想玩你的玩具,可以吗?”等等。要鼓励孩子用“拉拉手”或“拥抱一下”等文明动作,来表示对同伴的友好,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实现分享的快乐!在玩具活动中,老师要适时抓住契机,利用偶发事情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培养幼儿独立收玩具的能力、爱护玩具的意识及相互合作、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情景四:瞧,孩子们在忙什么?那么专心致志,那么不烦其烦,还那么兴致勃勃。走近一看,噢,原来在用废旧物品玩“开饭店”的游戏呢。看,天天在用废纸剪“面条”,琳琳在用橡皮泥做“点心”,巍巍和诚诚在用方便面盒做鍋子和碗呢!“顾客”们手上捏着用硬纸片儿做的“钱”,在排队买所需要的“食品”。其热闹情景,决不亚于肯德基,多么感人的一幕啊!
  分析:《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如今,利用各种废旧生活材料制作玩具,也是国际上流行和一种全新的玩具观。自制玩具与购买的成型玩具相比,具有着不可比拟的教育功效。其一,能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自制玩具可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提高孩子的参与性,并能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其二,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情景中的孩子们利用废纸、废盒、废瓶、橡皮泥等开起了生意红红火火的“饭店”,场景诱人。而他们有滋有味的生活享受,足以显示出他们想象力的丰富。
  实践证明,有益的、多彩的玩具活动,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导孩子们认识自然、社会,还能陶冶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其个性的正常发展。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玩具的作用,尽早步出对玩具认识的误区,用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思想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让孩子们在各种玩具活动中:“玩中学、学中玩。”真正受益!
其他文献
摘 要:微文化是基于网络时代的快节奏和即时性产生的新型文化载体,它的即时性、开放性和分众性等传播特点拓宽了高校思政工作视野,本文浅析微文化的特点和作用,探索如何构建“微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平台。  关键词:微文化;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89-01  微文化是起于微博的广泛应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崛起,由“微时代”、“微哲学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96-01  油画原是从西方引进的古老画种,作为西方的油画传统,其再现性、写实性油画经历了类似中国传统文人画一般漫长的历史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油画经历了从再现向表现风格的现代性的历史转变,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各种艺术思潮此起彼伏出现的同时,艺术观念的多元化带来艺术形式的多元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必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91-01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造就能担当起兴国重任的创造人才为目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師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学前创造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一、创造要求幼儿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90-01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文明传播的窗口;校园文化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应承担起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  一、校园文化的內涵  (一)校园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物质是基础,是保障,没有物质文化,校园文化就无从谈起。物质文化属于硬件
摘 要:为了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农村正常的经济秩序,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对村级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农村地区也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实践,探索了管理村级财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97-01  一、“村财村管”的含义  所谓“村
中圖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100-01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in New York Times and Times Supplement news headlines is written by Jian-Shiung Shie (谢健雄), a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at We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93-01  一、现状  现在独生子女已经成为这一代的主要潮流,爸爸妈妈的宠爱,爷爷奶奶捧为掌上明珠,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在家里,他们称王称霸,事事都顺心,所以到了幼儿园里,他们根本无视其他人的存在,什么东西都占为己有,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根本就没有合作意识,有些幼儿连什么是合作也不知道。而经过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