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园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城市园林植物的景观特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绿化树木生长的养护管理,应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生态环境要求进行。 本文针对园林树木的养护与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工程;树木养护;树木管理
1.园林树木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 ,园林树木能够正常生长关键是养护和管理。其中 “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养护,根据树木不同的生长需要和特定要求,及时采取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灌水、中耕除草等园艺技术措施;二是管理,为绿地清洁保洁,防止人为损害等管理工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人员预想的绿化工程要达成的效果,工作人员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者的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現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2.园林树木养护管理的质量标准
(1)生长势好,抽枝快,恢复快,年生长量大,无病虫害。
(2)树形丰满、美观,人、畜、机械、车辆对树木有极少损坏现象。
(3)高大乔木不与架空线发生干扰,分枝较高,无阻挡车辆,碰伤人头,防碍司机视线现象。
(4)死亡树木及时去除,适时补栽。
(5)经常保持树木周围地面土壤疏松、通气,树基部无堆积污染物现象。
3.树木的养护
3.1树木的修剪
树木是依赖在叶片上进行光合作用而获取能量的。因此对树木过量的修剪,会削弱整个树势。修剪次数愈多.修剪愈重,对造成树木的伤害也愈重,从而也为大量真菌和细菌提供了侵染的通道。因此,工作人员应尽可能减少对树木的修剪。常规修剪树冠,无论全部剪去分枝或分枝重截,都会发出较修剪前更为旺盛和密集的枝丛。出于减少遮荫的需要或由于树木根系受损或其他类似原因必须去掉大部分枝时应进行疏剪。这样较通常将树修剪得残缺不全的方法效果要好.并且省工。修剪方法以在嫩枝或分枝基部剪截为宜,因为这个部位营养供应充分,伤口易于愈合,而且不会留下轮痕。
3.2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是通过人工手段对枝条的保留、疏剪或短截,培养出优美、理想的树形,具有更好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还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树木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3.2.1自然式修剪
这种修剪方法应用很广,既省工又有利于观赏,同时也符合树木生长习性的需要。自然式修剪就是对树木进行病虫枝、枯枝干杈、折损枝以及扰乱树形美观的徒长枝、影响通风透光过密的内膛枝作适当的修剪,一般不进行生长枝的修剪。自然式修剪多用于生长较慢的针叶树类,发枝能力强,过重修剪容易削弱树木的生长势。自然式修剪构成中国式自然园林的风格。
3.2.2整形式修剪
主要是根据树种的习性和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对树木进行强度修剪,构成树冠的各种几何造型。整形修剪构成欧洲几何园林风格。整形修剪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列植单干式整形修剪,造景式孤植、丛植圆球形、圆柱开修剪,绿篱式修剪。整形修剪适用于大部分的阔叶树以及部分针叶树(如:侧柏、桧柏、杜柏等)。
3.3修剪
按苗木的生长与休眠时期,修剪分为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前者也叫夏季修剪,后者则称冬季修剪。夏剪在4~l0月,冬剪则在l0月~翌年4月进行。一般落叶树种适宜冬剪,伤流严重的应早剪或伤流过后再剪;常绿树种既适宜冬剪也适宜夏剪。修剪的技法有截、疏、伤、变、除蘖等多种,一般休眠期以截、疏为主,而生长期修剪各种技法均可采用。
4.施肥管理
施肥是通过人工补充养分来提高土壤肥力,可供给树木生长充分的营养,并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透水、通气和保水性能,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同时还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肥料分解,使土壤盐类成为可吸收状态,有利于树木生长。
施肥方法一般有3种:
4.1对应点施肥
在树干相对两侧距3-4倍于树干直径的位置,用锄或锹挖两个深约5cm的浅穴,将稀释的液肥施入浅穴内,待土壤吸收后覆上原土。
4.2环沟施肥
在树木四周离树干3-4倍于树干直径的位置,挖环状浅沟施入稀释液肥,待土壤吸收后覆上原土,草坪上的大树施肥采取环状沟或对应点施肥会损坏草坪的平整和美观, 一般运用环状点施的方法,每个点直径约5cm左右。
4.3叶面施肥
用一种很稀的无机肥料溶液,喷洒于植物的叶面上,使肥料通过植物叶片上的气孔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叶面施肥常用于硬化无树池难于根施的树种,以及经化验分析严重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的树木。
5.防治病虫害
危害园林植物的病虫种类很多。为保障树木的正常生长,必须及时进行防治。在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时,应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容许为害范围之内。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
防治虫害的方法,近代多采用药物毒杀。其特点系杀虫具有广普性,使用上简单易行,毒杀作用快。其缺点在于能引起害虫的抗药性,害虫的天敌也遭到毒杀,同时药物防治也会引起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畜和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的天敌去约束、抑制害虫的繁衍发展,其优点是不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畜和农作物无毒副作用,生物防治不足的是灭虫效果慢,一种天敌往往局限于几种害虫,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受环境影响明显。从防治科学和发展看,应大力提倡综合防治,经济有效地协调使用各种适宜和防治方法,达到全面防治的目的。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弱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桂娟,钱金军.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上海农业科技,2008,(01).
[2]谢哲金.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
[3]谢凡,林立娟.浅谈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中国科技博览,2009,(31).
[4]王全胜,安春梅.对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方法的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10).
[5]谢凡,林立娟.浅谈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中国科技博览,2009,(31).
【关键词】园林工程;树木养护;树木管理
1.园林树木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 ,园林树木能够正常生长关键是养护和管理。其中 “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养护,根据树木不同的生长需要和特定要求,及时采取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灌水、中耕除草等园艺技术措施;二是管理,为绿地清洁保洁,防止人为损害等管理工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人员预想的绿化工程要达成的效果,工作人员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者的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現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2.园林树木养护管理的质量标准
(1)生长势好,抽枝快,恢复快,年生长量大,无病虫害。
(2)树形丰满、美观,人、畜、机械、车辆对树木有极少损坏现象。
(3)高大乔木不与架空线发生干扰,分枝较高,无阻挡车辆,碰伤人头,防碍司机视线现象。
(4)死亡树木及时去除,适时补栽。
(5)经常保持树木周围地面土壤疏松、通气,树基部无堆积污染物现象。
3.树木的养护
3.1树木的修剪
树木是依赖在叶片上进行光合作用而获取能量的。因此对树木过量的修剪,会削弱整个树势。修剪次数愈多.修剪愈重,对造成树木的伤害也愈重,从而也为大量真菌和细菌提供了侵染的通道。因此,工作人员应尽可能减少对树木的修剪。常规修剪树冠,无论全部剪去分枝或分枝重截,都会发出较修剪前更为旺盛和密集的枝丛。出于减少遮荫的需要或由于树木根系受损或其他类似原因必须去掉大部分枝时应进行疏剪。这样较通常将树修剪得残缺不全的方法效果要好.并且省工。修剪方法以在嫩枝或分枝基部剪截为宜,因为这个部位营养供应充分,伤口易于愈合,而且不会留下轮痕。
3.2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是通过人工手段对枝条的保留、疏剪或短截,培养出优美、理想的树形,具有更好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还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树木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3.2.1自然式修剪
这种修剪方法应用很广,既省工又有利于观赏,同时也符合树木生长习性的需要。自然式修剪就是对树木进行病虫枝、枯枝干杈、折损枝以及扰乱树形美观的徒长枝、影响通风透光过密的内膛枝作适当的修剪,一般不进行生长枝的修剪。自然式修剪多用于生长较慢的针叶树类,发枝能力强,过重修剪容易削弱树木的生长势。自然式修剪构成中国式自然园林的风格。
3.2.2整形式修剪
主要是根据树种的习性和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对树木进行强度修剪,构成树冠的各种几何造型。整形修剪构成欧洲几何园林风格。整形修剪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列植单干式整形修剪,造景式孤植、丛植圆球形、圆柱开修剪,绿篱式修剪。整形修剪适用于大部分的阔叶树以及部分针叶树(如:侧柏、桧柏、杜柏等)。
3.3修剪
按苗木的生长与休眠时期,修剪分为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前者也叫夏季修剪,后者则称冬季修剪。夏剪在4~l0月,冬剪则在l0月~翌年4月进行。一般落叶树种适宜冬剪,伤流严重的应早剪或伤流过后再剪;常绿树种既适宜冬剪也适宜夏剪。修剪的技法有截、疏、伤、变、除蘖等多种,一般休眠期以截、疏为主,而生长期修剪各种技法均可采用。
4.施肥管理
施肥是通过人工补充养分来提高土壤肥力,可供给树木生长充分的营养,并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透水、通气和保水性能,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同时还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肥料分解,使土壤盐类成为可吸收状态,有利于树木生长。
施肥方法一般有3种:
4.1对应点施肥
在树干相对两侧距3-4倍于树干直径的位置,用锄或锹挖两个深约5cm的浅穴,将稀释的液肥施入浅穴内,待土壤吸收后覆上原土。
4.2环沟施肥
在树木四周离树干3-4倍于树干直径的位置,挖环状浅沟施入稀释液肥,待土壤吸收后覆上原土,草坪上的大树施肥采取环状沟或对应点施肥会损坏草坪的平整和美观, 一般运用环状点施的方法,每个点直径约5cm左右。
4.3叶面施肥
用一种很稀的无机肥料溶液,喷洒于植物的叶面上,使肥料通过植物叶片上的气孔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叶面施肥常用于硬化无树池难于根施的树种,以及经化验分析严重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的树木。
5.防治病虫害
危害园林植物的病虫种类很多。为保障树木的正常生长,必须及时进行防治。在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时,应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容许为害范围之内。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
防治虫害的方法,近代多采用药物毒杀。其特点系杀虫具有广普性,使用上简单易行,毒杀作用快。其缺点在于能引起害虫的抗药性,害虫的天敌也遭到毒杀,同时药物防治也会引起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畜和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的天敌去约束、抑制害虫的繁衍发展,其优点是不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畜和农作物无毒副作用,生物防治不足的是灭虫效果慢,一种天敌往往局限于几种害虫,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受环境影响明显。从防治科学和发展看,应大力提倡综合防治,经济有效地协调使用各种适宜和防治方法,达到全面防治的目的。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弱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桂娟,钱金军.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上海农业科技,2008,(01).
[2]谢哲金.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
[3]谢凡,林立娟.浅谈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中国科技博览,2009,(31).
[4]王全胜,安春梅.对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方法的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10).
[5]谢凡,林立娟.浅谈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中国科技博览,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