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开关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让一根日光灯管发光?相信大家都会说:“接上电源不就行了。”今天我们尝试用一种特别的方法来点亮日光灯管。
  一、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电荷的流动及人体的导电性。
  实验材料:辉光球、日光灯管(如图1)。
  二、操作步骤
  1.将辉光球通电。
  2.用一只手握着日光灯管的一端。另一端缓缓靠近辉光球。
  3.再用另一只手握住日光灯管的中间。
  4.握住日光灯中间部位的手在灯管上来回滑动。观察实验现象。
  三、观察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用一只手握住的灯管靠近辉光球时,灯管被点亮了(如图2)!如果再用另一只手握住灯管的中间。两手之间的灯管不再发光。而靠近辉光球一端的灯管还在继续发光(如图3)。当握住灯管中间部位的手在灯管上来回滑动时。双手就好像是灯管的开关。灯管亮起的长度会随之改变。这是为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辉光球通电后。其中心的电极会产生高频高压电。形成大量负电荷。无数的负电荷聚集在一起时,就会相互排斥,使电荷流动。形成放电通道。当用一只手握住灯管。靠近辉光球时,辉光球产生的电荷会通过灯管的玻璃传递,导致辉光球周围空气中电荷不平衡。由于人体是一个导体。辉光球中的负电荷会沿着靠近辉光球一端的灯管。通过我们的手流人大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电荷流动的通道(又称回路),因此灯管就亮了。当我们两手触摸灯管时,因两手之间的区域电压相同。没有电荷的流动。所以双手间的灯管不发光。此时移动触摸灯管的双手。就感觉双手好像是灯管的开关。调节着灯管亮起的长度。
  生活中。电工随身配备的试电笔就是用来测试物体是否带电的设备。试电笔的笔体中有一氖泡。测试时如果氖泡发光。说明物体带电。但是。并不是试电笔只要接触到带电体氖泡就会发光。还要有正确的使用方法。试电笔中,笔尖、笔尾为金属材料。笔杆为绝缘材料。使用试电笔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体尾端的金属部分,用笔尖触碰被测量物体。使得被测量物体、试电笔、人体与大地形成回路。通过观察试电笔的氖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所测量的物体是否带电。
  责任编辑 程哲
其他文献
向村在19楼上眺望着整个城市,满城闪烁的霓虹在雾霾中若隐若现,这让他想起了童年时横亘于天空的银河,和那漫天的星光。  (一)  向村不喜欢自己的名字,但爷爷喜欢,他总爱念叨着“阿村、阿村”,眼中闪烁着的是向村不明白的情愫。而向村,向往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是川流不息的道路交通,是父母常年打工的“金银宝地”。  他迷上了《地球城》这个游戏。游戏中他是西装革履的都市白领,游走于钢筋水泥之间,那是与乡
期刊
目的:探讨标准操作程序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采用标准操作程序后进行门诊预检分诊的4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标准操作程序前的4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摘要:教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设计中既定的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教育原则和本真,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而如何精准和有效地导入新授课内容,需要我们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更要有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准确把握,对学生前期知识掌握程度的深入了解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联。   关键词:关注学生;课堂导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中垂线与勾股定理携手走过了精彩而难忘的2014.在中考舞台上了留下二人合作的美好身影.下面,我们再回过头来细细欣赏一番吧!
期刊
随着人性化服务的不断引入,现在医疗服务中心也在提倡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能安抚患者的情绪,减少焦虑,增强患者战神病魔的信心,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期刊
技术总是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需求不断进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逐渐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交通运输也随之迎来全新的挑战.铁道机车车辆维修已经不仅是决定机车状态的
唉!又和妈妈吵了一架。  其实妈妈也没说什么,就是要我像别人一样努力读书,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份好工作,过好一生。可是,一听到“像别人一样”这几个字,我就像被什么刺到了一般,瞬间就炸了。  我为什么要像别人一样!  一气之下,我摔门而出,出了门才发现外面下着蒙蒙细雨。我漫无目的地走了许久,在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下,把脑袋缩进厚厚的外套里。  路两边的霓虹灯在雨中发着微弱的光,与马路上的车灯交织在一起,撞
期刊
针头线脑,利剪银针巧。老伴手边离不了,权作掌中珍宝。破衣烂袜难抛,睛花眼拙缝牢。儿女窃言何苦,须知富境辛描?
社区文化有助于丰富老年人娱乐生活,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因而在当前社区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强调对社区老年文化扶持力度的扩大,继而在此基础上,营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