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民情的望远镜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nisru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存放着一架刘少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外出视察工作、调查研究时使用过的望远镜。望远镜上宽11.2厘米,下宽21.5厘米,高18厘米,重690克。左右镜筒上及连杆轴上均刻印英文“JAPAN”制造的标记,镜筒呈黑色。镜套为猪腰形状背式棕色牛皮盒,盒内壁为深绿色平绒布料装饰。这架望远镜1994年11月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61年,广州会议结束后,年届63岁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轻车简从,布衣还乡,随身携带这架望远镜回到阔别近40年的家乡湖南农村进行了为期44天农村调查,广泛听取农民对中央的意见和建议。
  1961年的4月12日至30日,刘少奇在胡绩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李强(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杨建培(中共湖南省委副秘书长)、陆大猷(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机要秘书)以及中央和省、市调查组同志陪同下,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进行了18天的蹲点调查。
  当刘少奇了解到天华大队因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乱砍滥伐,使成片山林遭到破坏的情况后,决定亲自攀登天华山看个究竟。
  4月23日,刘少奇在中央调查组同志的陪同下,踏上了登山之路。他站立在半山腰指着前面山头说:“你们看,好多山都是光禿秃的,破坏容易,建设难呀!”山虽不算高,但上山路窄,雨后很滑,一位陪同人员看到刘少奇登山很吃力,顺手砍了棵小树给他作手杖,刘少奇拒绝了,并且神情严肃地批评他:“你怎么能随便糟蹋一棵小树呢?这棵小树长成这么大要好几年呀,再过几年它就可以长成栋梁之材了,你们要爱惜这里的一草一木啊!”到了天华山主峰下,刘少奇看到有一株苍劲的古松树枝干挺拔。陪同人员告诉他,这棵树叫万年松,是天华八景之一,狂风吹不倒,大雪压不垮,是天华人心中的圣树。过去的天华山森林茂密,这棵树周围还有5棵大松树、一棵大枫树、一棵三人合围抱不下的大香樟树,经过大炼钢铁运动乱砍滥伐,百年大树所剩无几了。刘少奇一再嘱咐陪同的同志,要保护好山林,剩下的这些大树不能再砍掉了。当他登上海拔430米的山顶,便拿起望远镜极目远眺,环顾一周,山山水水尽收眼底,无限感慨涌上心头:“树少了,山光了,水土流失了,破坏严重,看了心痛啊!”当时正值春耕季节,这里本来应是一幅繁忙的劳动场面,可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田地荒芜、山林稀疏、满目萧条。
  刘少奇通过这架望远镜,透视了民情民心。
其他文献
自2012年《液压与气动》第八届编委会成立以来,在编委、审稿专家及广大作者的支持与帮助下,《液压与气动》的办刊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得到了学界同行的认可。为感谢编委尽职尽责地
以L820运转液力变矩器为研究对象,运用CFD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对设置与忽略进出口压力边界条件时方形腔液力变矩器的变矩比、效率和泵轮转矩系数等原始特性参数进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