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利多销,乍一听起,给消费者的感觉是一个极舒服的名词。当然,也有很多初创业者将此作为一把“利器”来使用,但实际上,这一商业手段并非处处有效。
低价之痛
——山东青岛市城阳区零缺点饰品店经理 刘为启
“薄利多销”,这一观点,在开店之初我是非常赞同的。但是,我去年试探性地推行这一手段之后,结果发现并不理想。
以胸花为例,实行“薄利多销”之前,一支的价格在20~25元之间,一周的销售情况大约在20支左右,每支利润为10元;在去年实行打折销售之后,价格定在15~18元之间,每支利润为5~7元,考虑到降价可能会增大销售量,我在进货的数量方面也比原来增加了一倍。两个月下来,销售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反倒因为利润的下降让店面收入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同时由于进货过多也导致了存货积压的情况出现。此外,降价销售还让不少顾客在挑选时显得斤斤计较,甚至认为“打折销售的可能是有毛病的次品”。
两个月的薄利多销不但没有给我带来期待中的结果,反而使店面的经营状况大幅度下滑,甚至影响到了顾客的印象。为了扭转这一情况,我迅速改变了经营策略,放弃了以低价促销的手段,而是靠更新花样来吸引顾客眼球,结果,这一次的效果非常不错。
通过这次经历,我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并不是每个行业都可以将薄利多销作为经营手段的。
首先,饰品店与普通百货超市不同,普通超市中的同一商品常年可卖,消费者都可重复购买,搞低价策略自然会吸引更多的顾客,而饰品不同,它不是必需品,消费者一般不会重复购买,更多的是根据个人喜好购买,与价格的高低没有十分直接的关系;其次,饰品店要讲新、快,一个好的饰品店,消费者传的口碑应该是某某饰品店的货太漂亮了,去某某饰品店看看有没新货,而不是那个饰品店东西太便宜了,我们去抢购。另外,某一商品,在超市卖的可以,超市可以马上发大量货,而饰品店则不行,因为发货的数量过大,店里就没有一点新鲜感,应该变换花样地购进商品,如果质量好、样子乖,价格自然可以定的贵一些,毕竟一般饰品店针对的都是爱美女士,而不是分毫计较的家庭主妇。
总之一句话,低价策略对于饰品店不可行。我认为合理的暴利绝对是饰品店赚钱的不二法门。
“狠心”赚钱
——广州翰方市场营销顾问公司经理 方文波
真正在市场里滚打过的人,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生意,都可以奉行“薄利多销”政策的。有些生意,不但不能“薄利多销”,还一定要“狠心赚钱”。
我有一个朋友,在1994年前后,生产电脑学习机。由于当时真正的电脑还很贵,还没有普及到家庭,而电脑的发展趋势,却又普遍地被大家看好。所以,那几年,电脑学习机,作为电脑的替代品,生意非常地好。很多家长,都买了电脑学习机来给孩子学习电脑技术用,甚至,一些准备开商务服务中心的成人,也总是先买一台电脑学习机来学习打字,等到熟练了后,再出资去购买真正的电脑。因此,很多生产电脑学习机的厂家,那几年真没少赚钱。
可我这朋友是个很有远见的人。有远见的人,往往就会有宏伟的目标,就会为了这个宏伟的目标去牺牲一时的利益。所以,在大家都忙着捞钱的时候,他想到了“占领市场”。他计划:先通过“薄利多销”去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达到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最终目的。他觉得赚钱不必急,因为中国的市场大得很。他认为,完全可以先打品牌、再慢慢地赚钱。所以,他就采取了“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说实话,那时候,他的电脑学习机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确实算是比较高的几个品牌之一了。他不但占领了电子批发市场,还进入了很多商场,甚至不惜耗费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去建设一支直销队伍。正因为投入大,所以,在其他电脑学习机厂家拼命赚钱的时候,他却在拼命地投入、拼命地亏本。
过了没几年,电脑价格开始狂跌,并开始正式进入家庭。与此同时,面临淘汰出局的电脑学习机,也开始狂甩。结果,还没等到我这位朋友把品牌打造成功,电脑学习机就迅速地退出了市场。自然,他最终还是没有赚到钱。当很多同行拿着赚来的钱,开始寻找新的投资项目时,我这朋友正坐在家里发愁。因为前几年,他投入得太多、亏得太多,所以,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无力再战的地步了。两年后,听说他破产了……
对于他的经历,我曾进行过细致的分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薄利多销”的想法,电脑学习机只是电脑的短期替代品,不属于长线产品,毕竟电脑生产技术成熟之后自然导致电脑价格普遍下跌。了解了这一必然的趋势,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去攫取最大的合理利润才对。
由此可以看出,在技术更新极快的短线产品经营上,一味地追求“薄利多销”很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薄利多销”更多弊端
——成都科宇商贸有限公司执行经理 张云
作为一个在商圈摸爬滚打近20年的生意人,对于各种销售策略,我基本上都十分熟悉,多数还曾运用过。
“薄利多销”是一个传承近千年的经商理念,它强调的是最大幅度地降低利润度,以赢得顾客的青睐,以数量来弥补单个产品利润的损失。表面看来,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思路,既然让利给消费者,那么大家必然会来捧场,到时候还愁赚不到钱吗?但是,实际的商业经营中,并非如此简单,“薄利多销”固然有不少的好处,但其中更隐藏着诸多的弊端和隐患。
一、“薄利”带来的不一定会是“多销”。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消费人群与消费潜力,那么“薄利”带来的影响自然也就迥异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简单必需品属于“薄利多销”的范畴,比如大米、蔬菜,倘若在保证质量不下降的情况,降价销售,很可能会起到“多销”的结果;但目前市场上多数的商品并不在必需品的行列,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奢侈品占据了市场很大份额,比如健身器材、时尚装饰等等,对于这一类东西,人们看重的并非价格,而是产品的品牌与质量,因此要买的人终究要买,不买的人降价了也未必要去抢购。
二、“薄利多销”容易导致市场价格大战,得不偿失。任何一个产品的经营,绝对不会是仅有的独家产品,因此倘若在市场规律确定的价格基础上实施降价促销,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利润,更会引起同行之间的竞争。一旦掀起“杀价”之风,那么所有商家都将遭受损失。
三、过度强调“薄利多销”会降低产品品质形象。在很多人的眼中,商品的降价销售并非“天上掉馅饼”,反而是有其他原因造成的,即使他们乐意接受低廉的价格,但也很可能对产品的质量存在质疑,这反而会影响到商家的良好形象。
四、“薄利多销”影响经营项目长期发展。作为商家,从事其中一个项目,必然是经过细致考察与成熟考虑的,绝不会是临时的决定,当然也是打算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以此作为致富的渠道,而这个项目中的利润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决定因素。倘若,一味的实行“薄利多销”很可能会对这个项目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一旦发现利润太低,想再调高价格销售时,消费者们绝不会买账。
因为,我认为经营商业的策略很多,“薄利多销”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商品的定价与利润的选择上,更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以合理的价格对商品进行经营。
低价之痛
——山东青岛市城阳区零缺点饰品店经理 刘为启
“薄利多销”,这一观点,在开店之初我是非常赞同的。但是,我去年试探性地推行这一手段之后,结果发现并不理想。
以胸花为例,实行“薄利多销”之前,一支的价格在20~25元之间,一周的销售情况大约在20支左右,每支利润为10元;在去年实行打折销售之后,价格定在15~18元之间,每支利润为5~7元,考虑到降价可能会增大销售量,我在进货的数量方面也比原来增加了一倍。两个月下来,销售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反倒因为利润的下降让店面收入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同时由于进货过多也导致了存货积压的情况出现。此外,降价销售还让不少顾客在挑选时显得斤斤计较,甚至认为“打折销售的可能是有毛病的次品”。
两个月的薄利多销不但没有给我带来期待中的结果,反而使店面的经营状况大幅度下滑,甚至影响到了顾客的印象。为了扭转这一情况,我迅速改变了经营策略,放弃了以低价促销的手段,而是靠更新花样来吸引顾客眼球,结果,这一次的效果非常不错。
通过这次经历,我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并不是每个行业都可以将薄利多销作为经营手段的。
首先,饰品店与普通百货超市不同,普通超市中的同一商品常年可卖,消费者都可重复购买,搞低价策略自然会吸引更多的顾客,而饰品不同,它不是必需品,消费者一般不会重复购买,更多的是根据个人喜好购买,与价格的高低没有十分直接的关系;其次,饰品店要讲新、快,一个好的饰品店,消费者传的口碑应该是某某饰品店的货太漂亮了,去某某饰品店看看有没新货,而不是那个饰品店东西太便宜了,我们去抢购。另外,某一商品,在超市卖的可以,超市可以马上发大量货,而饰品店则不行,因为发货的数量过大,店里就没有一点新鲜感,应该变换花样地购进商品,如果质量好、样子乖,价格自然可以定的贵一些,毕竟一般饰品店针对的都是爱美女士,而不是分毫计较的家庭主妇。
总之一句话,低价策略对于饰品店不可行。我认为合理的暴利绝对是饰品店赚钱的不二法门。
“狠心”赚钱
——广州翰方市场营销顾问公司经理 方文波
真正在市场里滚打过的人,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生意,都可以奉行“薄利多销”政策的。有些生意,不但不能“薄利多销”,还一定要“狠心赚钱”。
我有一个朋友,在1994年前后,生产电脑学习机。由于当时真正的电脑还很贵,还没有普及到家庭,而电脑的发展趋势,却又普遍地被大家看好。所以,那几年,电脑学习机,作为电脑的替代品,生意非常地好。很多家长,都买了电脑学习机来给孩子学习电脑技术用,甚至,一些准备开商务服务中心的成人,也总是先买一台电脑学习机来学习打字,等到熟练了后,再出资去购买真正的电脑。因此,很多生产电脑学习机的厂家,那几年真没少赚钱。
可我这朋友是个很有远见的人。有远见的人,往往就会有宏伟的目标,就会为了这个宏伟的目标去牺牲一时的利益。所以,在大家都忙着捞钱的时候,他想到了“占领市场”。他计划:先通过“薄利多销”去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达到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最终目的。他觉得赚钱不必急,因为中国的市场大得很。他认为,完全可以先打品牌、再慢慢地赚钱。所以,他就采取了“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说实话,那时候,他的电脑学习机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确实算是比较高的几个品牌之一了。他不但占领了电子批发市场,还进入了很多商场,甚至不惜耗费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去建设一支直销队伍。正因为投入大,所以,在其他电脑学习机厂家拼命赚钱的时候,他却在拼命地投入、拼命地亏本。
过了没几年,电脑价格开始狂跌,并开始正式进入家庭。与此同时,面临淘汰出局的电脑学习机,也开始狂甩。结果,还没等到我这位朋友把品牌打造成功,电脑学习机就迅速地退出了市场。自然,他最终还是没有赚到钱。当很多同行拿着赚来的钱,开始寻找新的投资项目时,我这朋友正坐在家里发愁。因为前几年,他投入得太多、亏得太多,所以,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无力再战的地步了。两年后,听说他破产了……
对于他的经历,我曾进行过细致的分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薄利多销”的想法,电脑学习机只是电脑的短期替代品,不属于长线产品,毕竟电脑生产技术成熟之后自然导致电脑价格普遍下跌。了解了这一必然的趋势,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去攫取最大的合理利润才对。
由此可以看出,在技术更新极快的短线产品经营上,一味地追求“薄利多销”很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薄利多销”更多弊端
——成都科宇商贸有限公司执行经理 张云
作为一个在商圈摸爬滚打近20年的生意人,对于各种销售策略,我基本上都十分熟悉,多数还曾运用过。
“薄利多销”是一个传承近千年的经商理念,它强调的是最大幅度地降低利润度,以赢得顾客的青睐,以数量来弥补单个产品利润的损失。表面看来,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思路,既然让利给消费者,那么大家必然会来捧场,到时候还愁赚不到钱吗?但是,实际的商业经营中,并非如此简单,“薄利多销”固然有不少的好处,但其中更隐藏着诸多的弊端和隐患。
一、“薄利”带来的不一定会是“多销”。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消费人群与消费潜力,那么“薄利”带来的影响自然也就迥异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简单必需品属于“薄利多销”的范畴,比如大米、蔬菜,倘若在保证质量不下降的情况,降价销售,很可能会起到“多销”的结果;但目前市场上多数的商品并不在必需品的行列,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奢侈品占据了市场很大份额,比如健身器材、时尚装饰等等,对于这一类东西,人们看重的并非价格,而是产品的品牌与质量,因此要买的人终究要买,不买的人降价了也未必要去抢购。
二、“薄利多销”容易导致市场价格大战,得不偿失。任何一个产品的经营,绝对不会是仅有的独家产品,因此倘若在市场规律确定的价格基础上实施降价促销,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利润,更会引起同行之间的竞争。一旦掀起“杀价”之风,那么所有商家都将遭受损失。
三、过度强调“薄利多销”会降低产品品质形象。在很多人的眼中,商品的降价销售并非“天上掉馅饼”,反而是有其他原因造成的,即使他们乐意接受低廉的价格,但也很可能对产品的质量存在质疑,这反而会影响到商家的良好形象。
四、“薄利多销”影响经营项目长期发展。作为商家,从事其中一个项目,必然是经过细致考察与成熟考虑的,绝不会是临时的决定,当然也是打算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以此作为致富的渠道,而这个项目中的利润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决定因素。倘若,一味的实行“薄利多销”很可能会对这个项目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一旦发现利润太低,想再调高价格销售时,消费者们绝不会买账。
因为,我认为经营商业的策略很多,“薄利多销”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商品的定价与利润的选择上,更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以合理的价格对商品进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