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地质公园开展研学旅行的探索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质公园具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在研学旅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通过分析研学旅行市场需求和地质公园的优势,提出了地质公园开展研学旅行的思路和推进措施,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优势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明确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建立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并强调各地要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一、依托地质公园开展研学旅行的意义
  地质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成员,具有极其珍贵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并兼有生态和人文景观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1],是人类认识地球、认识自然、了解人文的重要窗口。因此,地质公园是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场所之一。
  从建设地质公园的初衷来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促进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作为建立地质公园三大目的之一[2]。因此,在地质公园开展研学旅行,是地质公园科普教育使命与研学旅行教育政策的完美结合,既是自然保护地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义务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开展研学旅行的优势
  贵州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赤水市,行政上为遵义市所辖。公园分为大同—丙安和两河口—元厚两个园区,四洞沟、杨家岩、丙安、狮子岩和桂圆林五个景区,总面积134.57km2。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多彩,发育并保存了国内面积最大、类型众多和最为典型的青年早期丹霞地貌景观与壮观的阶梯式瀑布群,保存了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株种类型丰富的孑遗植物,另外,还有典型的沉积岩剖面、V型峡谷地貌、风景河段、小型构造等地质遗迹,类型丰富,景色优美,价值极高[3],是开展研学旅行的理想之地。
  1.研学教育资源丰富
  地质公园作为一类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优质的地质遗迹等自然资源,能够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保护地球的意识。
  (1)地质资源。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包括丹霞崖壁、丹霞石峰、丹霞石柱、大型单体洞穴、蜂窝状洞穴、天生桥等各类正负丹霞地貌形态,同时,在红层之上发育各式单级及阶梯状的瀑布群,形成了赤壁丹山、飞瀑流泉等优美的地质景观,另外,公园内还有峡谷地貌、风景河段、古生物化石、古崩塌堆积体、小型构造等地质遗迹。
  (2)生物资源。公园内动植物物种丰富,有植物1 748种,动物1 808種,以及部分洞穴动物,并有大面积的孑遗植物——桫椤。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28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入的近危—极危物种有104种;地方特有植物有21种,植物变种有100种;地方特有鱼类有12种。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型以泛热带型居多,动物分布型以东洋型为主。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表现较高的自然遗产价值。
  (3)人文资源。赤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长征时期,毛主席曾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成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保存了革命的火种。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配合地方武装部队在此地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剿匪斗争。此外,赤水还保留有多处文化古镇,其中建于南宋的丙安古镇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于明末清初的大同古镇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地质公园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打造地质公园博物馆和科普场馆,以满足科普教育的需求。赤水丹霞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完成了众多建设项目及基础设施,为地质公园的建立、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自2012年4月赤水丹霞成为国家地质公园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建有完善的导示系统、内外部交通、配套设施、地质公园博物馆、科普教育区、影视厅等;在2016年建设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过程中,又对公园的科普设施进行了完善。目前,公园已具备开展研学活动的软、硬件条件和研学旅行团体的接待能力。
  3.研学产品和教育经验丰富
  目前,公园已拥有多条科普旅游和研学旅行主题路线,出版了《赤水科学导游指南》等一批科普读物,并与多家机构合作开发研学课程。公园已开发有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等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研学课程,课程主题涉及丹霞地貌、瀑布景观、桫椤及红色文化等,课程时长为2~5天不等。
  目前,公园不仅定期对导游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还正在建设自己的研学旅行导师队伍,此外,还招募了一批科普志愿者,免费为地质公园提供科普讲解服务。公园现每年开展针对大、中、小学生和公众的科普研学活动十余场,受众近3万人次,导师队伍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
  三、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开展研学旅行的推进措施
  地质公园在服务研学旅行中,应充分发挥校外教育 “育人、服务、协同、衔接”四大核心功能[4]。地质公园开展研学旅行需要从公园发展现状出发,充分发掘地质公园独特的、优质的研学资源,开发适合中小学的、独具特色的研学旅行产品,以打造研学旅行示范地为建设目标。整个工作可以分近、中、远三期进行,近期为起步期,包括成立研学旅行管理机构、制定研学旅行制度和规划;中期为建设期,包括调查研学教育资源、开发研学旅行产品、建设互联网平台、建设研学活动场馆、建设研学导师队伍、研学旅行活动宣传推广、建设研学旅行合作关系等;远期为提升期,包括申报“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将其打造为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图1)。   1.成立研学旅行管理机构
  在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研学旅行管理办公室,并配备必要的管理与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地质公园研学旅行的相关工作,包括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及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等。
  2.制定研学旅行规范和规划
  制定和发布《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研学旅行规范》,该规范参照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 054-2016)制定,明确公园研学旅行基地建设标准、讲解服务标准、研学课程和路线设计标准、服务设施建设标准、餐饮住宿标准、开放时间和优惠政策、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制定赤水丹霞地质公园近、中、远期研学旅行发展规划,指导地质公园有序开展研学旅行。规划中需明确研学旅行的目标、各阶段的任务和方案、投资预算和资金来源等。
  3.调研研学教育资源
  首先,对公园内的地质、生物和人文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对调查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适合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的素材,用于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
  4.开发研学旅行产品
  在对地质公园研学资源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适合该地质公园的研学旅行产品,主要包括研学课程、研学线路、活动项目等。例如,依托地质公园博物馆开发知识科普型研学旅行产品;依托公园内的地质、生态等资源开发自然观赏型研学旅行产品;依托公园内的人文景观开发励志拓展型研学旅行产品等。
  目前,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已与多家机构合作开发了一批研学课程及线路。研学产品可适用于不同学龄学生,具有不同研学主题,内容涉及公园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瀑布群、构造遗迹等地质主题,桫椤、竹子等生态主题,古镇及红色文化等人文主题。研学课程设计注重公园资源与学校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以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综合性等为设计原则,以真正实现研、学、行的统一,培养学生思考、动手、合作、创新的意识,使学生认识自然、认识地球的同时成为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文明博爱的新青年。
  5.搭建互联网研学平台
  搭建地质公园的研学旅行互联网平台,用于研学活动及产品的推广。目前,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建有官方网站,可在官方网站上增设“研学旅行”专题,发布研学旅行产品、研学服务信息,定期更新研学活动信息,展示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优惠政策,并支持在线研学活动效果反馈。此外,可在公园微信公众平台上同步更新研学旅行服务信息。
  6.建设研学活动场馆
  在地质公园内建设研学活动场馆是必要的。因地质公园往往配套有科普场馆,故只需增设部分研学活动室即可。如在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内新建或改造4间研学活动室,挂牌“中小学研学活动室”,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用于研学旅行团体开展室内学习和活动。每间活动室配套不同的活动主题,分别为地质教室、生态教室、人文教室和综合教室。活动室的建设应符合研学服务相关建设标准,提供研学手册、科普读物等相关书籍及教学用具,并为每间活动室配备一名责任人。
  7.建设研学旅行导师队伍
  培养研学人才是促进研学旅行专业化的重点,其中最关键的是研学旅行导师队伍建设。研学旅行导师既不同于学校的辅导员,也不同于一般的任课教师,与传统的导游不同,应是能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负责活动组织、内容讲解并引导学员进行探究性和体验式学习的专业人员。另外,学校自行开展的研学旅行,教师作为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承担着研学方案的总策划[5]。近期,对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导游进行研学相关的专业培训,以满足对研学旅行团体的服务接待需求;中远期,培养一批专业的研学旅行导师,研学导师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培训并通过考试,持“研学导师培训证”上岗。
  8.与相关单位建立研学旅行协作关系
  拥有了研学旅行服务设施、产品等之后,应通过与省内外中小学、研学营地、旅行社、自然教育机构等单位签订研学旅行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研学旅行合作关系,扩大公园在研学旅行行业的规模与影响力。
  9.推广研学旅行市场
  在对研学旅行充分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产品市场推广。如可以通过地质公园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他媒体平台进行线上推广,通过教育部门、大型会议、旅游推介会等方式进行线下推广。
  10.申报研学旅行基地
  研学旅行基地是研学旅行的目的地,也是研学旅行的落脚点。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应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相关政策,参与申报“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逐步成为市级、省级、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中远期,通过进一步挖掘公园资源,完善研学服务基础设施、研学旅行产品,建设自导式研学讲解系统等,将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打造为省内乃至国内知名的研学旅行示范地。
  参考文献:
  [1]于雪剑, 杨晓霞, 程永玲. 我国国家地質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重庆万盛国家级地质公园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0(07):1-5.
  [2]何勋. 我国地质公园运营管理模式探析[D].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3]李霞, 董颖, 李采, 等. 贵州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特征及资源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3, 24(01):118-125.
  [4] 戴妍, 姚闳耀. 我国校外教育的核心功能及其实现[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95-102.
  [5] 方晴雯. 主题式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J]. 地理教育, 2019(02):55-59.
其他文献
一、联想与跳跃思维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联想是指当接触到某一事物时想到其他相关或相似的事物,其包含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跳跃思维是一种不依具体逻辑步骤,由命题直接跳到答案再发散到其他相关知识的思维能力。2017版课标提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而联想与跳跃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显得尤为重要。中学地理教学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知识点,需要理
摘 要: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体验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都属于深度学习行为。深度学习不是指学习难度大,而是指学得愉悦、学得灵活、学得深入、学有多得。课堂中通过创设真实情景、设计劣构问题、构建生本课堂,引导学生真体验、真探究、真反思,开展真正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意识、科学的学习方法、批判的思维习惯;深度学习体现了深度课改,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更是培养
摘 要:文章针对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地理试题,对试题考查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然后对3套试卷的总体特点进行阐述,并指出各套试卷的特色和商榷之处;最后概括总结教学启示及高考命题建议。  关键词:高考;地理试卷;特点;命题建议  2020年,全国有24个省级行政区使用高考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地理试题,试题的使用范围广、影响大。本文针对该3套地理试题,首先从必备知识、核心价值、学
摘 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指引着地理教学活动的方向,观测活动课程系统化开发有助于地理实践力的提升。文章以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以日食现象原理与观测方法的探究为核心内容,通过对2020年6月21日的日环食观测相关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为日食等天文观测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日食;观测活动  天文观测活动作为天文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载体[1],对学生的天文兴趣、科学精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8年有关高中地理教研的期刊和学术论文进行检索,并利用Cite Space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地理教育专业研究生和中学一线教师是研究的主体;研究者之间、研究单位之间合作较少;高中地理教研的热点问题主要是地理核心素养,在四大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关注度最高。展望未来,研究者间的合作会成为地理教研新的增长点,单元教学设计或成为研究
一、粤港澳大湾区概况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千米,2018年末总人口约7 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图1)。  二、全球四大湾区的实力对比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著名的湾区经济体目前有三个,分别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怎样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提问是人类教育史上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有效开展,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一、层次问题法的内涵  所谓“问题”是指用以驱动学生兴趣 、情感和思维,且有待学生去解决的学科问题。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层次理论,结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以及初中
摘 要:地理图表简明、直观、生动、形象,能把文字与数字具体化。初中地理教材中常见大量的图表,文章以利用教材中不同类型的图表,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工具开展地理学习、运用各种地理图表落实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为导向,提出促进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6个方面的思考与策略。  关键词:地理图表;区域认知;培养策略  2017年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界定了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区域认知素养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
摘 要:尺度思想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尺度或尺度转换,能有效进行区域认知教学。文章将这一思想作为核心,以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及其中的“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例,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时空耦合尺度三个维度详细剖析地理尺度思想在教材中的体现情况,并提出基于尺度思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地理教材;尺度思想;教学建议  地理尺度思想是目前国际地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英国、新加
科研投入加大 中国将在2019年年底公布其2018年的研发支出,届时,中国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研发支出最多的国家。欧洲也不甘示弱。2018年6月,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了2021—2027年的科研资助框架——“歐洲地平线”。该项目的临时预算约为1 000亿欧元。  “天眼”睁大眼睛远眺 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即位于中国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将在2019年全面运作。自2016年调试阶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