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河岸边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shengqi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這是清晨 秋风羞涩树木苍翠
  黎明远去 河水从黑夜苏醒
  人们晨练 散步 钓鱼
  像对岸的芦苇一样蓬勃
  比浩瀚还要浩瀚
  比壮阔还要壮阔
  岁月裹挟泥沙 流星划过天际
  芦苇昂头 数不清的芦花朵朵飘向河面
  蜿蜒千里 这些百转千回的沧桑
  在苍茫之中停歇
  在风雨飘摇中无数次上岸
  灯光 高悬渔船之上
  风声自北而来
  穿过平原 山川
  穿过时光和岸边湿漉漉的歌声
  风声过后
  河归河 树归树
  看见你就看见乡愁
  就看见诗人的邮票和扁舟
  就看见有人用思念划过河流
  辽河岸边
  有人用河水抒怀
  有人把思乡挂在眉头
  二
  清晨,在一条河边
  河水自远方而来 又向远方而去
  用宽阔还是浩瀚来形容
  有人思虑良久 秋风过后
  秋虫呢喃 星光亮若流萤
  河水减退 梦境日渐丰满
  或许是若干年前
  也或许是若干年后
  亲爱的
  当水草丰美 当鱼虾成群
  当月光扑面而来
  河水放慢脚步 岸边水鸟成群
  灯火辉煌 树影婆娑
  河面上 打捞日子的小船
  慢慢悠悠
  踏醒梦境的脚步在黄昏游走
  狂放不羁 亘古不变都无法形容你的奔涌
  水面宽阔 河水浑浊
  一只鸟掠过水面 一只鸟驻足岸边
  暮色四合的时候 是多么适宜提到乡愁
  像夜光杯伴随琵琶声声
  像炊烟远隔千里飘过游子的窗口
  有人在江南 有人在边陲
  有人在千里之外
  把故乡写成诗句千行
其他文献
正月初八。我坐在书房里喝茶,心里想着写一篇关于万琦老师的文章。岁月匆匆流走,身后的往事堆积成河,因流逝而显得模糊,梦幻,波光粼粼。走过的道路不会消失,一些人,一些事总会沉淀成心底的印记。此时,在铺满阳光的窗台上,那盆圣诞珈蓝菜开的正好。   在辽宁文学界,万琦老师是一个标志性人物,在他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裹挟着许多人的文学记忆、青春记忆。说到辽宁的作家,万琦老师如同熟悉自己的手指,每每谈起,如数家
期刊
没有人再亲切喊我一声:儿子  轻轻拍打我满身灰尘  顺手捏一下我突兀的颧骨  没有人再亲切喊我一声:儿子  天黑 亲近粗茶淡饭  天亮 没有人揪着我的耳朵拉开窗帘  递给我一把明亮的阳光  晴天 没有人追着我春种秋收  雨天 没有人蹒跚着追逐风雨  塞给我一把宠爱的雨伞  沒有人再亲切喊我一声:儿子  生活像一堵漏洞百出的墙  没有人记住我的生辰八字  没有人提示我出门带上钥匙  践行民间的繁文俗
期刊
抽屉的雅路牌衬衫盒子里整齐地束着三把刀:一把黑色蝴蝶甩刀、一把三棱军刺;一把弹簧直刀。起初,它们或藏于枕下,或隐于衣堆,又或散落各处,常给出租屋的女房客杨婷带来短暂惊吓。随后她像拎着一只死鼠似的拎着刀朝徐业的写字台上一扔。“拜托收好你的这些宝贝!”如此反复,写字台的乳白色漆面开始蜕皮般大块剥落。直到徐业给写字台罩上一块钢化玻璃,局势才趋于缓和。桌面木色显现,与周围的乳白色漆皮浑然一体。唯一令徐业不
期刊
驼铃响起  腾格里扬起手臂  似在找一把反彈的琵笆  听黄沙,在阳光中滚烫记忆  水的体香,刻成记忆的图腾  沙漠厚唇微启  透过红纱巾  我想寻找月亮湖,寻找桃花般笑容  然后沿着驼铃的清脆  抚摸古丝绸之路  解读那匹骆驼踏出的文明  冬雨  雨一直下 坚硬的骨骼里  披上一层忧郁,在凉薄中慢慢铺展  被激起的冷在路面旋转  雨点密密麻麻  由天空劈落,形成整齐锋利的切口  带着寒光闪烁  雨
期刊
我是我家第二个孩子,姐姐出生时,父亲还在读书,所以母亲经常带着姐姐住在外婆家。父亲高中肄业回家,母亲就把姐姐放在外婆家,回来和父亲一起操持家务,参加生产队劳动。父亲做了两年生产队的记工员以后,被大队委派为民办教师,开始了他一生中的教书生涯。后来,母亲生了我,四岁的姐姐便和母亲一起承担起照顾我的责任。再后来,母亲生了弟弟,生活的担子一下子加重了许多,母亲有些吃不消,于是,两岁左右的我便被在外村教书的
期刊
起初 无非是生硬地  把恋母的柔软情结  托举到如此切近故乡的位置  甚至 坚持着我们  对乳房无声的热诚  和无私的敬仰  既然我曾渴望  就不能低眉放弃  如同不能放弃自由  曾经有过的那些  气息和声音  必为母亲 妻子 女儿所有  它们怀抱于 生长于  我们无法归于遗忘的记忆深处  现在 我确定我逼视着  她们永远的深情 无法收敛  若干年以來 我曾干耗于  最干瘪贫瘠的土地  浑圆的沙丘
期刊
噩梦是从那天早晨开始的。   说起来,夏天是我们最喜欢的季节。每一个早晨,我和小伙伴们都会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在湿润的土地里钻来钻去,像比赛一样,你追我赶,开心极了。但从这一天开始,我知道夏天对我们来说原来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季节。   那天早晨,突然一股水柱自天而降。开始我以为是下雨了,没想到有一滴水正好溅到我身上,火烧火燎一般,疼痛难忍,我不由地去舔了一下,舌头立马就被灼伤了。原来是地的主人在喷洒农
期刊
土豆们都有一颗菩萨心肠  命硬的土豆,从不挑肥拣瘦  一捧土、一滴水就能生存下来  不计较土地的薄厚,水的甘苦  白云在田野上空飘荡  秧苗在黄土地上匍匐  泥土之下有我亲爱的马铃薯  在泥土中默默爬行  土豆始终不说一句话  它知道多少人在等待它填饱空腹  穿越岁月的沙砾,时间的隧道  马铃薯从来不曾停下脚步  即便在黑暗中也不会迷路  黄土地能养育村庄和乡亲们  土里有金豆,土里有春雷  春雷
期刊
坐进教室  老师开始讲课  竖直的两耳朵  总是装着  那半载铁轨的声音  当当当—当当当—  上课了  叮当—叮当—叮当——  下课了  这是我和小伙伴们  唯一听懂的课文  苦苦期盼的钟声响起  才溜出校门  又被从小河里揪出来  光屁股游泳的童年  站在夏天雷鸣般的训斥中  父亲的唾沫像一场大雨  常常淋湿在睡梦中  手里握着夏天的太阳  口袋装着秧草拴着的蛙鸣  嘴里嚼着黑红的桑葚  装进
期刊
城南市场有个卖豆腐的老头。高矮胖瘦没啥特点,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你卖我买,就这么回事,没必要打听他姓甚名谁。日子久了,人们就口耳相传,城南有个豆腐老头,豆腐不错,卤水点的,又嫩又滑,没夹杂米粉什么的,货真价实。   我一家子都喜欢吃豆腐,尤其喜欢卤水做的。客家人喜欢酿豆腐,酿的时候把豆腐两面煎一煎,金黄金黄的,外焦里嫩,酿起来也不会把豆腐块挤碎,肉馅塞进豆腐里,扁平的豆腐立马变成了一个个圆鼓鼓的小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