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命,与他无关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贝·加缪曾说:“在我看来,没什么比死在路上更蠢了。”而在加缪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后的1960年,他却偏偏死于车祸。仿佛是命运的玩笑,透着荒诞的气息。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之作,亦是他的第一部作品,27岁的生命参透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荒诞感。因为永远不能完全领悟作者想要传达的所有意蕴,所有的细节,所有的暗示,让默尔索这个人物真正获得了永生。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全书的开头,好像简简单单的十五字,清奇突兀,但是却奠定了全书冷峻的基调,甚至可以看出主人公很明显的性格——无所谓,对世事的漠然,就算是自己的母亲去世,他也弄不清具体日期。
  故事发生在燥热的夏季,令人暴烈的阳光放大了每个人的面目。而默尔索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还原这个本无理性、粗糙冷漠的世界。他说的最多的两句话是“怎么样都行”“出路是没有的”,他好像提不起对任何事物的热情。
  全篇的高潮就在审判,好一场荒诞剧。当他无意间错杀了那个阿拉伯人之后,无论是在身陷囹圄的漫长岁月里,还是在法庭上愤怒的审判声中,他保持了一贯的冷漠态度。检察官在检察什么?根本不是还原杀死阿拉伯人的现场,而是斥责着默尔索面对母亲之死的淡然,把二者牵强附会,把默尔索说成无可救药的世间恶人,把简单的事件严重化妖魔化。检查官说他“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他的辩护律师说“他到底是被控埋了母亲还是杀了人”,而默尔索在想什么,他关注着细微的事物,他听着椅子往后挪的声音,看着记者用报纸扇风,阳光从窗帘缝隙中投射下来……最后面对所谓来自神甫的救赎,他说“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得多,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到来的死亡,都有把握。”
  是什么致默尔索于死地,是道德伦理,是司法程序,还是他面对这个无情的世界的倦怠?
  大概是不想融入这污浊的洪流吧,把世事看得过于明白,产生的一种不得认命的拒绝。有人说:“默尔索的死,不是因为杀了人,而是挑战了整个社会的伪善矫情,挑战了谎言堆砌的现代文明,戳穿了皇帝的新衣。”他成为时代的逆流,抓住一往无前的勇气,做着自己想做的,说着自己想说的,去拥抱那道内心的光。他在囹圄之中怀念着与自己相处的日子,想念海的气味,喜欢夜的弥漫,在最后的时刻,他却说“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幸福着,我期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大概杀死那个阿拉伯人是他真正的归宿,才让他获得成全,才让他体会到自己是幸福的。
  荒诞是什么?加缪说,荒诞是这一不合理性与人的心灵深处所呼唤的对理性的强烈要求的对立。荒诞就是这个世界拥有着它既定的规则与秩序,人们生活有机械的节奏和模式,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生活,为什么不能换种方式生活,偏偏得按照人现在的样子活下去。可默尔索也不是什么斗士,他没有竭力反抗着什么,他只是保持了一贯的态度,成为了自己生命的局外人。這本书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刺向每个人的喉管。可说透了,现实生活中,谁又能成为自己生命的局外人呢?在这个高度程序化的世界换着身份粉墨登场,戴着面具演着一场场的戏,拖着疲乏的身躯活着。
  总是这样啊,小说里的人物代替我们去勇敢。
  (指导教师:吴音莹/编辑:王莹)
  评点:李凤成
  文章整体呈现出脉络清晰、叙述精简的特征。在脉络方面,作者聚焦人物——故事的开篇、主体、高潮——对人物命运的反思——剖析荒诞”等五部分架构全篇,呈现出主次分明的逻辑顺序,作者由加缪之死的“荒诞”着手,又以“荒诞”本质的揭示、回归现实收束,强化了五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得文章主题集中、鲜明。在叙述方面,作者善于依需取用,比如第四节、第五节的言论、事例的简述无一不是体现“荒诞”,特别是第二节引用的原作话语荒诞意味浓烈,耐人寻味。严密的结构、得当的叙述,双重加持,最终造就了这篇内容丰实、感受深刻的读后感。
其他文献
从春节至今,“抗疫”一直是一个回避不开的时代热点,对于高中生来讲,“抗疫”作文的训练一定是作文备考的重中之重,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抗疫”类作文的同质化非常严重,许多同学写出来的作文虽宏大却空洞苍白,缺乏人情味,更像新闻报道而不是文学性写作。  要改变这种状况,建议同学们做好以下四点。  一、找准合适的切入口,以小见大。  “抗疫”是一个宏大的社会主题,但“抗疫”作文所给的材料不会只有一个角
物道君  吴彦祖曾在电影中饰演一位失意建筑设计师,后来在女主角的鼓励下,作品在建筑设计奖项中获得殊荣。可谁会想到,电影中的情节竟然成了现实——在真人秀《漂亮的房子》里,吴彦祖与80后建筑设计师张海翱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建造的星空图书馆——“木兰坊”入圍了被称为“建筑界奥斯卡”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将于2018年11月与全球61项杰出建筑物争夺最高殊荣。  节目的最初,建筑师们只是为了建一座普通的民宿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取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  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  4.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明·洪应明)  5.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便要奋斗。(孙中山)  6.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
合起《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本书,我的内心过了好久都无法平静。它引发了我关于人生的思考,它让我明白了,读名著,读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不狭隘,能暂时脱离当下的生活,看到外面的世界、别人的轨迹与经验,或许我们也正在趟过同一条叫做“成长”的河流。  走在成长的人生的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壁,难免痛苦的折磨,难免会遇到瓶颈。卢梭说:“我们生来就置身于一个无边的竞技场,非死不能离。终于学会了如何驾驭马车
炎炎夏日,旅游者有之,研学者有之,摇扇者有之……禅语说,心靜自然凉,捧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让人顿感一阵诗意的夏凉。  就从心静自然凉说起吧,良好的心境会给人以特有的感受,东坡先生便深蕴其道。虽出生于盆地,但他的胸襟却是如此博大。好似才子的一生很少有一帆风顺,东坡的人生照例是坎坷相伴——无数回受到奸诈小人的诬蔑,三番五次被贬谪到不毛之地,甚至一度被关押在狱里,更别说与家人离别,独在异乡倍思亲
作品简介  《奇想之年》被推崇为“伤恸文学的经典之作”,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是作家琼·狄迪恩垂暮之年的真情告白,除了哀伤动人的回忆外,还有许多对于生命的思考。  圣诞节前的几天,约翰和狄迪恩夫妇看着女儿金塔纳病倒了,被送进重症监护病房。在新年夜的前一晚,夫妇俩从医院探望女儿归来、坐在桌边准备吃饭时,约翰突发了致命的冠心病。就在一瞬间,狄迪恩失去了共同生活四十年的丈夫……  这本充满力量的纪实作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忽视两个字:“国”、“家”。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大事曾深深震撼着我,告诉我“国”就是“家”。  汶川大地震时,还记得电视里播报伤亡人数时哽咽的声音和街道旁排着长队的红十字车辆。护士的泪水、战士的鲜血、伤员的微笑、滚动播放的各方祝愿混合在一起,让如今的我每每忆起这份“老吾老”“幼吾幼”的情感都会心痛但温暖。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生命的形态是不同的,每个生命的轨迹和力度也是不同的,这决定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人像太阳,散发出无穷的光芒,给人以温暖和力量;有的人像月亮,借助太阳的照射,用微弱的光亮给人以希望……绽放自己的光彩,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根据上述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谈到生命,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了这么一段话:“逆来顺受,你说
白晓东有一幅漫画,颇耐思考。漫画上一个背着大大行李包的人沿着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向前飞奔,后面几个人张着圆成了饭碗般的嘴巴,似乎在喊着什么。漫画下边的文字云:“当你走一条自己的路时,人们往往说你走错了。”  人自然不能完全不在乎“人们说”。比如,你替公家管钱,却挪用它来给自己炒股,相熟的朋友提醒你赶快还回去,并报告单位领导,争取宽大处理,这样的“人们说”一定要听。再比如,你老家有一座民办钢铁厂,设
江苏省泗阳中学楚鹰文学社成立于2006年,因校址位于“西楚霸王”家乡的泗水之滨,而鹰是英勇战斗、追求卓越的象征,所以取名“楚鹰”。文学社成立15年,有社员150名,近千人次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社员多次获得“叶圣陶杯”等作文大赛一、二等奖。  指导教师:王公玉、叶芹  芙蓉天使  □江苏省泗阳中学楚鹰文学社 胡俊言  上榜指数:★★★★  霁月之光辉,纯净透彻;彩云之游姿,飘逸秀美。晴雯,那个一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