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情景设置妙招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go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法能激发直接兴趣,减轻、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其内在潜能。教学中教师创设欢快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语文学习才会顺利进行。
  一、对话交流,让学生领略情境美
  口语交际内容《打电话》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和实践性。通过此项训练,学生能够了解打电话的方法,能用普通话进行电话交谈,并做到说话简洁明了、有礼貌。设计要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并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演中说”、“说中创”。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2)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声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片刻再打。(3)打电话前,先要想好说什么再拨电话,内容要简短清楚,还要有礼貌。
  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它以语言情境的方式提供了充分快乐学习的可能,师生在沟通对话中,呈现一种真诚平等的关系。
  二、创设实践情境,鼓励学生表演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能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维创新交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捞铁牛》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操作环节,让学生利用鼠标自己捞一次铁牛,全班同学兴奋不已。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和迎难而上的品质更加钦佩。
  可以说,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陶行知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嘴、时间和空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也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的创造力放射光芒。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及专业特点,适当安排表演实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景物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导游词在课堂演示;在学习话剧时,可以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进行模拟应聘、自荐、辩论赛等训练,还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或者上网搜索等。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音乐熏陶,让学生感受意韵美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而音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巨大的煽情作用。音乐的语言是微妙而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使人心驰而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最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合课文内容,播放相关音乐,很容易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从而帮助理解文章抒发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与视觉,会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只要选取的音乐与教材内容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是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和谐、协调,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的播放也可以安排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用学生喜欢的音乐导入具有先声夺人之功效。音乐用在课堂进行中,可以调节课堂氛围,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语言特点;音乐用在结束时,能让学生对课文的体会更加深刻。
  四、再现图画,让学生享受意境美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绘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立刻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直观形象的认知特点。教师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要有“境”,教师描述不仅要有“形”还要有“情”,以“形”激“情”,学生就会由此进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如《要下雨了》一课的教学,结合教学过程,运用剪贴画创设了连续的一组情境,小白兔来到草地上、池塘边、“大路边,分别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对话的情境。情境一个连着一个,角色随着情境一个接一个出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下雨前的種种自然现象,简明、生动、有效。
  除了观看现成图片,如果有条件,师生还可以一起发挥想象把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景画出来,这样图文相对照,就会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深入理解课文。
  五、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受真实美
  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使之生动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设身处境地感受到真实的美丽,这一情景教学法常用于作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锻炼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情境的生动、形象、有趣,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境能体现教材的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和意志的尽可能大的发展。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包涵的概念、规律、定理、定律等,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说,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物理教学中设置了许多实验,它对学生分析、研究物理现象,学习探索未知世界起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运用传统的方法无法在课堂中完成,从而使现有的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正好可以弥补
当前已进入信息社会,教育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是人们从书面言语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交际性阅读能力——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实现不需要教师教,学生自能读书、自能阅读的目的。  阅读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是积极活跃的、充满创造的心理过程。一个信息以文字符号为载体,通过阅读过程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头
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并为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引入了基于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形成性考试制度。以生理学课程为例介绍形成性考试制度的实施过程及体会。
一般说来,成绩好的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也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要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不但有兴趣,而且学得快、学得好,又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中学生历史学习的指导,应包括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  一、正确记忆  学习离不开记忆,如果随学随忘,最后什么都不会留下。人们
摘 要: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因此,对中学英语教师来说,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学英语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兴趣;情感;信心;乐趣 一、突出人文精神,实行情感教学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试卷越来越凸显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影子问题既能考查学生对太阳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的知识,又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近几年地理高考和文科综合试卷中频繁出现了对物体影子的考查,而且这类题目所占分值很大。对此类问题,笔者小结如下:  一、根据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远近关系,判断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是相反的,太阳从正东方升起,物体的影子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