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报开展监督报道的困境及实践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n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好监督报道是党报的职责,但地方党报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监督报道中的尴尬:不搞监督报道势必失去影响、失去读者、失去市场;搞监督报道却又因“地小人熟”很难施行。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选好舆论监督的角度,“帮忙不添乱”;加强队伍素质,使监督者接受社会监督等,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体会。
  【关键词】地方党报 监督报道 困境 实践
  一、开展监督报道是地方党报的重要社会职责
  何谓监督报道?笔者以为,监督报道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是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是否认真履行职责进行的舆论监督,也是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抨击社会不良现象、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监督报道已成为当下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载体、一种利器。
  实践证明,地方党报所开展的监督报道对于改进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反腐倡廉、净化社会风气,往往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媒体具有的社会功能决定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地方党报而言,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现实需要,开展监督报道是其自身理应具备的一项社会职责。
  然而,包括报纸在内的新闻媒体,尤其是媒体记者,往往将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撰写监督报道视为畏途,因为在许多被批评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看来,监督报道特别是批评类报道是在“抹黑”、“添乱”、“制造不安定”,对记者的采访不予置理、阻止、躲避甚至是怂恿社会闲杂人员老拳相向并不鲜见,这被新闻媒体记者看作是最易“惹祸”的报道形式。由于地方党报面对二三线中等城市,地域范围不大,距离批评对象近、关系网复杂,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从事监督报道更为复杂与艰难。不过,新闻舆论监督是报纸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监督报道同样可以弘扬主旋律,彰显地方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一个失却监督的媒体是不完整的媒体,一个将监督报道只是作为一种点缀的地方党报必然受到读者的轻视甚至摒弃,同时也与党和人民的愿望相背离。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答中外记者问”中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人民提出意见批评政府。”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开展的舆论监督根植于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通过新闻媒体,反映民意,表达民情,彰显正义与良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公众的民主力量。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是一件利国、利党、利民的大好事,作为地方党委的机关报,无论开展监督报道有多难,都应该直面困难、风险和阻碍,敢于担当起新闻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
  二、当前地方党报开展监督报道的尴尬处境
  应该说,目前地方党报的舆论环境和舆论监督的空间较以前已有较大的改善,各个层次、各种范围的多样话题讨论逐渐丰富;对话交流的形式也开始活跃。这些都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了较好的环境。然而,地方党报从属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现状,使其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作用。一方面,它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宣传机构,上情下达;另一方面,它是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下情上传,反映大众心声。但由于从属关系,后一个角色往往扮演得不是很好或者缺失,在对权力实施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报道方面处于天然的劣势。就新闻舆论监督而言,中央级媒体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阻力也小得多,省级媒体次之,最难的莫过于地方媒体了。但想提高报纸的影响力,不搞监督报道势必失去读者、失去市场,搞监督报道却又很难施行。因为,地方党报的职能定位决定了报纸及其新闻工作者在履行舆论监督时有着明显的劣势:
  1、来自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的干预
  出于各种因素考虑,一些领导干部常常对监督报道采取抵制或干预的态度;有些单位的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听到“舆论监督”,马上就想到“负面报道”,当舆论监督涉及到与自己有关,或与自己所管辖的地区以及所分管的工作有关时,多数人怕批评报道影响了自己的政绩,所以会千方百计地“捂盖子”。因此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记者的稿子还没写完,甚至还没来得及采访,说情或者阻止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当记者自身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有些监督报道稿件也只好放弃了。
  2、受媒体发行、广告经营和采编方式的掣肘
  其一:在现实情况下,地方党报发行还必须依靠地方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支持,没有这些重要的订户做支撑,报纸发行订阅将难以为继;其二:在大多数地方党报主要依靠自收自支养活员工的情况下,广告经营在报社居于主导地位,无疑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其三:记者采访和信息源的获取等,也必须依靠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这些都使记者在进行监督报道时往往对监督对象“投鼠忌器”,难以放开手脚。
  3、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往往影响监督的发挥
  一是整体队伍素质使监督报道找不到选题,找到选题也上不了路子,帮了倒忙;二是个别人借舆论监督报道谋一己私利,破坏媒体公正形象。有些记者假借曝光之名威胁、敲诈报道对象;有些记者为报道对象胡编乱造,大肆吹捧,以换取经济回报;当前部分新闻记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话语权、舆论监督权,以写批评稿、挖陷阱等手段要挟或交换,谋取个人或集体的经济利益,违反传媒职业道德规范甚至触犯国法。
  三、《蚌埠日报》在监督报道上的实践与思考
  《蚌埠日报》作为一家地方党报,多年来在监督报道上做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尽管受地方舆论监督环境的影响,圄于监督范围、监督力度的限制,监督报道不能有更大的作用空间,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监督报道上还是尽可能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当前,蚌埠市正处在升级提速、跨越赶超的上升时期,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的转型期,需要地方媒体在监督报道上付出努力,以促进各级政府更好地开展工作。不可否认,在一些机关和部门单位,仍然存在着效能建设方面的一些负面现象,这就需要地方媒体发挥监督报道的独特作用,针对一些效能建设明察暗访中发现的不正之风展开批评监督,准确地反映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公正的现象,推动各项工作的健康开展,以展现一个地方主流媒体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良知。   《记者观察》栏目曾经在《蚌埠日报》上存在多年,打造出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在珠城读者心目中留下了较好的印象。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蚌埠日报》又在2010年开辟了《热点聚焦》栏目,直面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出了征迁拆违工作中一项亟待解决的“一夜楼”问题,连续于2011年3月8日、9日、11日密集推出三篇报道,分别是《抢盖违建房 意在多获利?——孙郢村“一夜楼”现象调查之一》、《村干部被指带头建房——孙郢村“一夜楼”现象调查之二》、《控违到底难在哪里——孙郢村“一夜楼”现象调查之三》,在全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蚌埠日报·淮河晨刊》深化“热线”职能,与市长热线联动,推出“市长热线追踪”栏目,督促有关部门对热线投诉问题及时办理和回复。2011年6月17日,《蚌埠日报·淮河晨刊》“市长热线追踪”栏目刊登“臭气熏天 苍蝇乱飞——张公湖死鱼扔岸边居民遭殃”一稿,并掀起了为时一个多月的“关注张公湖”监督性系列报道,共发表了15篇消息和5篇短评,将“关注张公湖”报道不断推向市民关注的高潮,并引起了市政协委员、有关部门乃至市政府专题会议和市长的高度关注和批示。此系列监督报道跨度时间之长、篇幅之多、强度之大、反响之广,在近几年《蚌埠日报·淮河晨刊》的监督报道方面成为经典性的案例。我们还注意传统纸媒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争取使监督报道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力达到最大。
  在加强监督报道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就采编人员而言,必须要有更高、更严的要求,从实践看,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不缺位,不错位,更不越位,着力提高监督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地方党报作为基层舆论监督的主要阵地,首先要求不能缺位。其次要求不能错位和越位。舆论监督毕竟是一种“软监督”,本身不具有强制性,只有依靠其他的监督机制,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媒体记者只是民众的代言人,不是法律的代言人,要客观反映事实,而不能越俎代庖,以便减少不必要的官司和麻烦。
  2、讲究采编工作的艺术,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度”
  舆论监督的采编工作因其自身的复杂性,更应该寻找技巧。要注意报道方法,平衡报道,阐明各方观点,强调信息来源真实,不臆测,不断言,不当“法官”。注意把握监督的导向,剖析原因,寻找规律,推动问题解决。
  3、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和修养,同时接受公众监督
  坚持媒体监督职能,注意报道方法,将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抓作风、带队伍、严要求,提高人员素质,适应监督报道需要。杜绝新闻寻租行为,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来增强党报自身的正气,塑造正义的形象,始终明确自身所承担的对社会、国家和公众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单位:蚌埠日报社)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公众空间"实际上就是公众生活本身。对于电影来说,"公众生活"并不只体现在电影的内容上,而更体现在观众观看行为实施的过程中得出的对他们有价值的电影意义。当下一种不可忽视的
【摘 要】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在增强职工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世纪,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 企业管理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书中指出:“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企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乙烯基酯树脂DERAKANE^TM411-350的固化反应,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得到了乙烯基酯树脂(VER)的固化温度与升温速率的曲线,分析计算得到合理的树脂固化工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全国人民共同享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文章在分析延安精神内涵及延安时期传媒事业的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
一个人身上最可贵的气质就是骨气。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世人都说鲁迅有骨气,其实,有骨气的文人何止鲁迅一个7马寅初、马一浮、闻一多、傅斯年等人身上,也都
【摘 要】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从理念、到内容、再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视新闻播音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表现在电视新闻播音的外延不断扩大、语言样态愈渐丰富、风格呈现多样化等,而“真实、清晰、准确”无疑是对电视新闻播音从一而终的要求,也是评价新闻播音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笔者认为,电视新闻播音的“真”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吐字发音,规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