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杰:做幸福的科研人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inlov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杰教授说,做科研固然有苦、有累、有枯燥、有单调、有困难、有挑战,但科学家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明確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意识到是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而工作。
  杰青、长江学者、海聚人才、“使命”人才计划、精准医学项目首席科学家……极具分量的头衔令人心生敬意。但当你初见他,感受到的却是他的亲切随和,风趣健谈。他把神秘的科研解析为“神圣”,他把重复的生活解读为“幸福”,他用自己的努力演绎了“学者”二字,他就是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杜杰教授。
  结缘首医十载春秋 倾注心血管领域
  杜杰教授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9年赴美发展,在美国待了19个年头。可是给杜杰教授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却是2007年回国的那个夏天。
  在2005年前,杜杰教授与国内科技界零合作,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学者杰青B类人才项目才有机会和国内学者合作。中国科研的蓬勃发展,燃起了他的激情。
  2007年7月,对于杜杰教授的事业而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他清楚地记得那天是立夏,丰泽园的一顿节气饺子定下了他与首都医科大学的不解之缘。当天,忙碌了一天非常疲惫的校领导专程赶来,热情地与杜杰教授交流,求贤若渴的真情深深打动了杜杰教授。
  这之后,学校开始启动申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当时长江学者的岗位只对211、985院校开放,最终却在学校的多方努力下为首医首次开放了试点单位,杜杰教授成了非985院校设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申请第一人。获得如此难得的机会,杜杰教授倍加珍惜。
  2008年1月,杜杰教授获批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年7月,通过了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的答辩。在半年的时间里,先后获得长江学者、973和杰青的荣誉,这一切令他感到,回国发展的时机到了。
  2008年10月,杜杰教授辞职归国,带着从国外带回的满载着试剂和小型设备的28个航运箱子,正式落户以心血管研究为特色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担任了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由杜杰教授任主任的心血管生物研究室就这样在2008年应运而生,成为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此,杜杰教授开始了在祖国这片热土上,奉献给心血管研究事业的十年无悔征途。
  心血管生物研究室依托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从2008年至今的十年间,在杜杰教授的带领下,完善了6个平台的建设,包括:心血管疾病实验动物模型平台、病理生理学研究平台、无创影像学研究平台、细胞生物和分子病因学平台、基因诊断平台和质谱代谢组学平台。依托这六个平台,团队展开了多个方向的课题研究:高血压导致器官损伤的机制研究;炎症微环境与肿瘤的研究;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预警、干预与分子病因学研究;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研究;血管病变转化医学研究;炎症微环境与骨骼肌再生研究等。此外,团队成员还承担了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和北京市科委等多个课题的科研任务。
  杜杰教授不仅在国内广受认可,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
  杜杰教授被美国心脏协会(AHA)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学(ATVB)专委会授予血管生物学“特殊成就奖”,成为获此奖项的首位华人科学家。
  心无旁骛 科研就是我的生活
  有人问杜杰教授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他认为,工作本来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把做科研当作生活中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部分,科研就是他的生活。人都有一种探索未知的本能,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有十万个为什么,科研就是探索这种未知。知道得越多人们就会发现自己掌握得越少,就会特别有动力去继续探索真理。
  在研博士生智莹说,杜老师几乎没有休息日,周六日都在实验室里,研究生们在杜老师的带领下习惯了这种没有假期的生活。杜老师是那种既聪明又勤奋的人,他早上起得很早,学生们头天在邮箱发出工作汇报,第二天凌晨5点就会收到他的邮件回复。
  常有人说,做科研太枯燥、太寂寞,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太多。杜杰教授说,作科研固然有苦、有累、有枯燥、有单调、有困难、有挑战,但科学家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明确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如果能意识到是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而工作,而不只是在做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那么所有的困难都不再是问题,而成为一种机遇,从而会有坚韧不懈的执着和源源不竭的动力。对杜杰教授而言,不懈的努力,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必经之路,前面越苦,后面的结果越甜。
  当真正通过研究解开一个疑惑,经过探索发掘出问题的答案,人们就不会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那种奇妙美好无可比拟。
  杜杰教授身体力行地向学生传递着热爱科研的信息,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也感染了每一位学生。学生说,杜老师的格局很大。刚开始,很多人只觉得科研是份工作,并没有那么高大上,进入了杜老师的团队,大家渐渐觉得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是在为了人类的进步而做科研。怀着为人类作贡献的远大理想,团队的干劲更足了。
  杜杰教授团队从临床存在的各种诊疗问题出发,使用基础研究手段寻找可以用于临床诊疗的新技术、新靶点和新方法。比如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中的一项重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患病率,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其发生的分子机制也不清楚。杜杰教授团队通过对转基因小鼠建立高血压致心力衰竭的模型发现内源保护性转录因子ATF3抵抗心力衰竭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心力衰竭的治疗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顶尖杂志《Circulation》,并得到该杂志配发的同期述评,引起同行广泛关注。当一项研究可以为挽救生命做出贡献,所有细小琐碎的工作都变得非常有意义。
  杜杰教授说,他非常认同校长尚永丰院士倡导的“教学是立校之本 科研是强校之路”理念,他认为,做好科研与做好教学工作并不冲突,能做出好科研的老师,也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好的医学生。杜杰教授鲜少面对媒体,也极少参加社会活动,他觉得,能有时间静下心来做科研,本身就是种巨大的幸福。   常怀感恩 大格局带出好团队
  常听人说:首医优秀的研究生,都进入了杜杰教授的团队。对此,杜杰教授说,我的研究生的确都非常优秀,学校每年给我的学生名额都不少,所以我培养年轻人的责任和压力也很大。团队吸引来的好学生,受团队科研文化氛围的影响,发展得越来越好。一颗好的种子栽进好的土壤,就会快速成长。
  从2008年杜杰教授带领一名技术员和一名研究生3个人起步的小团队,到现在19名成员组成的科研团队,杜教授一直在强调舍得精神,你奉献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团队,最重要的就是合作、共赢。杜杰教授团队里的每位成员都秉承着团结、服务、奉献的精神,营造了你帮我、我帮你,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良好团队氛围。
  杜杰教授目前有在读博士生7名,在读硕士生15名,联合培养研究生5名。2009年就成为杜老师研究生、如今是团队一员的张聪聪说,杜老师每周至少会抽出一天的时间,为研究生答疑解惑。他还建议学生们开设自己的读书会,每周由一位学生开讲,只要有时间杜杰教授就会同学生们一起学习,并进行“杜式解读”,阐释如何表达得精准无误、如何抓住文章的创新思路及意义。让张聪聪津津乐道的是,杜老师在研读的过程中甚至能帮学生解读出文章作者做研究的心路历程,让学生们感同身受、饶有兴趣地去汲取知识。张聪聪说,向杜老师请教学术问题,他能熟稔地说出谁哪一年在什么杂志发表了哪一篇有借鉴意义的文章,其记忆之精准令人钦佩不已。张聪聪表示,杜老师对我们和对科研一样,都很有耐心,不只是我们的学习导师,还是生活导师。杜老师经常提醒同学们在紧张研究的同时要注意缓解压力,他自己也坚持每天走一万步,如果实在太忙,就在实验室里走一走,缓解紧张,重新开阔思路。
  学生们说,杜老师智商情商都特別高,从很细小的事情就能观察到学生的状态,如果学生情绪低落,他会主动询问是否课题方面存在困惑,并指点解决。智莹说,有时候我们科研上遇到困难,比如本来设计好了思路,真正做实验时却发现不成立,常让我们一筹莫展。杜老师就会站在他的科研高度,重新帮我们设计规划,给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杜杰教授说,有那么多渴求知识的优秀年轻人,如果我们不能答疑解惑,就把下一代医生给耽误了,所以要格外严谨认真。张聪聪说,对我而言,科研的这扇大门,是杜老师帮我打开的。智莹则说,做人做事,杜老师是我的榜样。
  在这样醉心科研的大咖带领下,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心血管生物研究室仅2016年一年发表SCI论文就达26篇之多,回国十年,团队发表了200多篇高水平的论文,杜杰教授也因此连续几年被国际汤姆斯路透出版集团列为中国医学高引用学者。研究组成员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进行大会报告。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培养了17位博士及15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大多进入北京市各大医院心血管学科系统进行临床与科研工作。
  采访中,张聪聪和智莹不约而同地说:杜老师最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刻苦努力,勤奋学习,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杜教授跟学生经常强调的品质首先是刻苦努力,不付出血和汗的代价,无法实现梦想。他同时强调要勤奋好学,要调动一切资源,不断调整方法,从而看清问题本质。此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要时时刻刻感恩,不光感恩帮助你的人,也感恩那些为人类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更感恩时代,感恩党和国家。只有感恩,才会更珍惜前辈和同行的科研成果。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杜杰教授的科研也走入了一个新时代。杜教授说:“你相信吗?十九大的报告,我非常认真地通读学习了。可能让你吃惊吧?研究科学的人怎么会对政治感兴趣?因为这是代表我们党治国理念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必须学懂弄通。总书记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定了这么好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做高精尖的科研,发高水平的文章,转化成为新的技术和产品,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链接:杜杰教授,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89年赴美国留学。曾主持及参与多项美国NIH R01心血管研究课题。于2008年回国任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同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称号。2010年任教育部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任教育部长江创新主动脉瘤研究团队主任。目前任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助理,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主持包括国家“973”课题,北京市心血管病理生理平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等基金。累计发表SCI论文120余篇。2010年,入选第二批北京“海聚工程”,被聘为北京市特聘专家。
其他文献
新时代倡导和而不同,力求合作互利共赢,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  在酉鸡年岁初,一位“大咖”在微信圈里发布一条看好“区块链”的信息,却神秘兮兮地附言“不要外传”!这一举动,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未免让人捧腹。  所谓“区块链”概念,并非新语,当与“比特币”同时出世。10年前,即2008年11月,一位自称中本聪的学者,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评论群上贴出一篇《比特币:一种點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不仅
期刊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动用了大量篇幅对此进行阐述,其推出的诸多实质性举措,俨然组成了一道丰富多彩而又风味十足的惠民大餐。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三去一降一补”依然是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的前台大戏。而相对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和“降成本”已经在过往一年多的时间中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补短板”的绩效可能需要更长的周期与更多的努力才能显示出来,也正是如此
期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越来越汹涌澎湃的时候,中关村能不能继续站在历史的潮头?能不能继续引领中国高科技企業的发展?这是年轻的中关村人的光荣和艰巨的历史使命。”  段永基是谁?  百度一下马上会有以下答案:  他是公认的“中关村村长”;  他被称为“中关村的里程碑式人物”;  他和柳传志私交甚笃;  他和他的企业导演了很多个“中关村第一”;  他对中关村民营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  当然,这
期刊
红海在夕阳下一如既往的平静,那种看尽世界依然少年的风采。古往、今天、未来,尽在她的眼底。  对于中国人来说,红海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最近的电影《红海行动》,也让红海火了一把。  红海的东边是沙特阿拉伯,那是伊斯兰教的起源地。两大圣地麦地那和麦加,都在南边的沙漠里。从这里开始,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阿拉伯人就一手古兰经一手利剑,席卷了半个世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种影响力依然无处不在,全世界信伊斯兰教的人
期刊
“下半年融资会越来越难,如果需要钱,不要纠结于估值,能拿多少拿多少,有粮草打仗很重要。”盛希泰明确提醒创业者。  3月21日,正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春分”,这一天标志着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也是春天最好的时节。  在这一天洪泰资本控股主办了开年重磅活动——2018洪泰春分大会。大会云集了著名经济学家、知名学者、行业资深从业人员,嘉宾们围绕2018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大势、区块链机会与挑战等热门话题发表了
期刊
想象一下,千年前的湖湘大地,会是什么气象呢?  屈原、贾谊,早已远逝,在湖湘大地深深烙下“伤心”二字。  载着杜甫的小船,在湘江上漂来漂去,听完诗圣悲楚的绝响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刘禹锡把他直上碧霄的诗兴,放飞在湘西天空;而在湘南,他的诗友和难友柳宗元,正在愚溪细数水中的游鱼。  然后,湖湘大地复归寂静。  直到千年前,一声婴儿的啼哭,方才打破湖湘大地的寂静。在比愚溪更偏远的一条溪流上,一位周
期刊
生活的趣味在于品,生活予与人的面貌大致相同,无非生老病死,生儿育女。新的一天始于太阳升起时,止于太阳落山时。就在这枯燥的繁复之中,每个人的人生却又是千差万别的。有人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有人一生甘为人梯,辅佐了别人,也有人一生默默无闻,像星空中划过的流星,还没来得及光芒四射就消失在茫茫的星空。每个人的人生如此的不同,乃在于自身对生活的品味。然而,主动品味和被动经历之间区别很大,当主动品味生活的时候
期刊
冬季访扬州,虽然人流稀疏,却别有一番情趣。一旦纷纷扬扬、漫空迷离,你大可与情人深入其中悠闲散步,想象自身是写意中的点睛人物。  雪晨,早茶有情怀  人们面对烟花三月,大多会向往巨商深宅院、飞絮瘦西湖,特别是东关古街,名店老号的招幌在暖风中摇曳。情侣依依、花伞簇簇……殊不知,冬季访扬州,虽然人流稀疏,却别有一番情趣。  扬州的冬雪历来少见。一旦纷纷扬扬、漫空迷离,你大可与情人深入其中悠闲散步,想象自
期刊
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正是生命延续的象征,是人类源远流长的感情之河奔腾的脚步。在这脚步声中,我分明看到了,祖先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和后来者那生生不息跳动的脉搏……  记得1996年清明节前两天,上小学的女儿和她的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去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祭奠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为了这个活动,女儿已经兴奋了一个星期。时时诵读老师写的那首祭诗,嗓子都喊得哑了,专门让妈妈从商店买来皱纹纸,自己精
期刊
中关村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为独角兽企业成长提供了土壤,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三年持续增长。  3月23日,《2017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这是长城战略咨询在中关村管委会支持下,第三次发布独角兽年度报告。  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标准,一是在中关村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三是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符合以上条件且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含)称为独角兽,企业估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