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水平是衡量数学思维发展的水平,是数学分析能力高低的尺度。学生学习和解答应用题,不但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
  解答应用题,认真读题是关键。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但是读要有目的、有层面、有效率地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呢?笔者采取了如下具体的做法:应用题的读宜分散自由读,并带着问题反复读,理解题目的内容,要求粗读;了解题目已知条件和问题与要求,指导细读;清楚题目的内在联系,数量关系,启发精读;掌握解答思路及解题规律、方法、步骤,反复熟读。读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前提。
  二、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过了读题关,还必须认真引导学生从应用题的具体情节中分析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把应用题中反映生活的语言转变为数学语言,最后能根据运算的意义正确列出算式。
  例如,“饲养小组养了9只白鸡,5只黑鸡,白鸡比黑鸡多几只?”可以结合教学图片引导学生分析:
  题目已经知道什么?问什么?把白鸡和黑鸡一只对一只地对起来,看看对着的有几只(对着的有5只)。还有多少只没有对着呢?(4只),怎样求出白鸡比黑鸡多的只数呢?引导学生想出:从白鸡的只数(9)减去和黑鸡同样多的只数(5),剩下的就是白鸡比黑鸡多的只数。
  为了便于分析应用题和突出数量关系,我常采用“应用题文字题化”的做法,如应用题“小敏和小花丢圈子,小敏丢了42个,小花比小敏少丢8个。小花丢了多少个?”在读题后,可用文字题来表示“比42少8的数是多少?”又如“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8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可改写成“8个45是多少?”等等。这种做法,既使讲法简洁,本质突出,学生又易于掌握。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除了通常运用的分析和综合法外,还可以借助线段图来解决。线段图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通过画线段图的训练,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小红的数学成绩是90分,比小青多10分。小青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此类题学生很容易做错,往往错误列式为“90 10=100(分)”,而将此题画在线段图上,显而易见。
  这样学生通过直观,就很容易列出求小青数学成绩的式子“90-10=80(分)”。
  再如“学校里栽了85棵桉树,栽桉树的棵数比栽桃树的棵数多4倍。栽桃树多少棵?”把这题画在线段图上,学生易于理解。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桉树比桃树多4倍,加上桃树本身的1倍,实际上桉树的棵数正好是桃树的(4 1)倍。求栽桃树多少棵则可列算式85÷(4 1)=17(棵)。
  运用线段图解答应用题,揭示一些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思路是有很大作用的。
  三、要注重学生自编应用题的指导
  要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师还应重视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
  自编应用题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时,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开始出一些不完整的应用题,要求学生填条件,补问题,逐步才要求学生编完整的应用题。例如我出了一些题让学生填条件,补問题。
  (1)“一(1)班有学生50人,
其他文献
6月6日上午的河口中学,微雨斜飞,一场由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余志君校长主讲的《想象教育本来的样子——活力教育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余志君校长回顾了她“江西—海南—广东”的教学经历,分享了她由一名普通老师成长为小学语文教研员,最后成為广东省名校长的成长之路上的艰辛与喜悦,尤其是她做校长时创设“创想城”时的理想与追求,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不时赢来掌声与笑声。她
【摘要】挖掘、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教育能力,关乎学生一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班主任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育人氛围,为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创设良好条件,促进他们满怀自信而又自主能动地成长。具体的策略主要有:培养好一个坚强有力的集体核心——班委会;学会一门重要的教育艺术——示弱;运用好一项不可忽视的常规载体——活动。  【关键词】潜能;自信心;自主教育能力;班委会;示弱;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2-3日,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重点工作研讨活动在广州举办,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下称“关工委”)主任王玉学出席活动并讲话,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紫露、范海星和各地市教育局关工委负责人、秘书长等46人出席活动,关工委副秘書长庄弼主持活动。  王玉学肯定了今年全省“朝阳读书”活动和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他强调,各级教育关工委要加强领导,积极作为,把“党旗引领我成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挖掘课堂教学的生命潜能,创造动态的课堂教学实践,营造开放式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快乐,体验成功,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下面笔者试从学习环境、学习空间、学习评价等方面探究小学美术课堂开放式教学空间的构建。  一、开放式教学空间:要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是构建开放式课堂的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开放式课堂就会有形而无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知识深化、培养良好的涵养与道德、培养特长和增长才干的黄金阶段。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较之前相比,有着很大的变化。作为高中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难免会遇到挑战与难题,既要有宏观层面的管理意识,注重对班风和学风的管理,又要注意微观层面的管理,强调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本文对新时期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摘要】法律知识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后更增加了法律知识的比重。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是重要目标之一,这也是未来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农村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律知识教学存在不少困境,本文通过了解这些困境并探究学案在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法律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农村中学法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农村中学;法律知识教学;学案;应用  一、探究背景  (
【摘要】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指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沟通和反馈,并运用一定的沟通策略和技巧,使双方在实施中相互配合,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虽然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强调了家园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双方沟通与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将对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策略进行研究,总结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提高交际效果的策略,从
【摘要】英语新课标提到,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是落实好课前训练交际,课内夯实基础,课后拓展能力,在认真设计各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同时给学生明确各项任务要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内容来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说训练;策略  《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教学活动不应
【摘要】微课是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兴教学方式,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中德育微课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学设计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微课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在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德育微课教学的设计策略,具体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评价三个方面出发,联系实际提出德育微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方法。本文旨在从微课设计角度,优化高中德育微课教学效果,为促进高中德
【摘要】“核心素养”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导向。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习作语境中核心素养的设置”,结合教学实践,根据小学写作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对如何有效设置习作中的语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写作;语境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课标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可缺失的环节。写作是特定语境的具体语篇,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