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诗论的诠释学观照——《孔子诗论》、《左传》、《毛诗》解诗差异之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诗论》突出了个体主体性与人本主义立场。与《左传》的神秘主义解诗方式和《毛诗》文本意义的体外言说机制均有不同。三种解诗方式使得诗的仁德之旨具有三种不同的意义走向,是主体独特的生命感悟与历史语境结合的自觉选择,反映了在世者对“存在”意义的不同领悟。
其他文献
将工程的理念应用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工程化"改造,形成"1+2+5+4+3"教学体系,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给出教学过程,并将效果评价机制渗透到教学的
如果说歌唱的整体性是一个歌者所要追求的必然结果,完整的歌唱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学习目标,那么歌唱的协调性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必须的过程。
尽管目前的全球平均气温较之上个冰川时代仅高出5摄氏度,但在整个20世纪当中,全球气温变暖的速度似乎比以往任何时期还要快,远远超出预计的速度,这种现象在地球历史的近1万年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但面临现实阻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