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对幼鼠肝内胆汁淤积的作用机制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对幼鼠肝内胆汁淤积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幼鼠随机分成大黄治疗组、未治疗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UDCA+D组(熊去氧胆酸联合泼尼松)、空白对照组;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灌胃建立幼鼠胆汁淤积性黄疸模型,检测不同时间其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AL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制作肝组织匀浆,检测肝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幼鼠胆汁淤积性黄疸模型。大黄治疗组血清TB、DB、ALT、ALP及TBA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a(0.05);中药大黄在退黄、降低ALP、TBA方面优于UDCA和UDCA+D组;未治疗组肝组织T-AOC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NO和MDA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经大黄治疗后肝组织T-AOC明显高于未治疗组,NO和MDA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结论大黄能明显降低血清TB、DB、ALT、ALP及TBA水平,显著降低胆汁酸毒性作用,减轻肝损伤;大黄治疗肝内胆汁淤积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组织NO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细胞保护作用和提高抗氧化损伤能力有关。
其他文献
采用磨削和刮研方法加工了2种表面形貌,并在乏油情况下进行了这2种形貌的最大静摩擦力实验。结果表明,刮研形貌的最大静摩擦力较磨削形貌小,约为后者的77%。且刮研表面有鱼鳞
目的探讨4~7岁哮喘患儿脉冲振荡肺功能(IOS)异常与正常值的分界点。方法选择正常患儿124例,发作期哮喘儿童160例。采用Mastscreen IOS肺功能仪进行IOS测定,计算IOS主要参数在不同
小儿胃炎的临床诊断标准较模糊,这是因为在诊断胃炎时应用不精确术语及过去由于对其病因不十分了解造成的。Marshall和Warren于1983年在胃炎患者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
目的探讨产前联合应用地塞米松(DEX)+VitK1预防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疗效。方法将264例胎龄〈35周早产儿随机分成3组:A组产前母亲应用DEX组133例,孕妇在分娩前静脉点滴
在人工器官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血浆常被作为润滑剂,与人工合成的润滑剂相比,血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按照GB3142-82方法测试出了血浆的承载能力,采用LeieaDMI5000M材料显微镜观察
患儿,女,5h,因皮肤黄染5h入院。系G2P2,孕39周自然分娩,出生体质量3400g,1minApgar评分9~10分,患儿未开奶,已排胎便,生后不久即出现皮肤黄染,并渐加重,无发热,无抽搐,无呕吐。体检:体温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