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ce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00-02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素质的载体之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无疑也是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成为时代赋予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采用小组内互相合作、大组间竞争比赛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又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给了一些平时不敢或不愿参与课堂的学生表现的机会,满足了学生自我成就感和成功的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唤起学生探索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给思维以动力。正以为这样,他们才会对新异的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推动他们去观察、比较、思考。而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在学习中学生可以毫无顾及的大展身手,把他们想的,一可以说是设计创造的大胆展现出来。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学习活动,同时在参与中得到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参与时机,使学生有效的参与学习活动,使被动变主动,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及探究精神,充分发挥了其智能潜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合作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即可以把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地教学活动中来,又能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能够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语文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取知识。这样,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实际绘图操作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不仅能充分展现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且有效的调动了学生洞中感官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合作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能从上个合作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能使过的的知识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加强小组合作,变被动为主动,既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展,又能使學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加强互动式合作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在合作时学生能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与价值,便于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承担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作为团队中的一环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身心的全方位锻炼、健康成长。正因为如此,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地位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呢?
  四、改变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课堂组织形式是以纵排小组为主。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交流与交往,若将其改变为前后左右作为接近的4人或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或根据需要互补的因素进行学习组合,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学习成绩、不同素质的学生处于一组,利用空间距离的接近,互帮互学,形成民主交往的情景,使学生在交流中智慧互补,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给学生自由辩论的机会
  由于治理结构、非智力条件和认知倾向的不同,学生们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行為展现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结果,这样必然会在同一学习活动中,对某一知识产生不同的见解,或同一见解的不同论证过程。教师应以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的论证过程和论证结果的机会,组织学生展开自由辩论。辩论者能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倾听者以求同存异的容纳态度,去耐心的听取辩论者的见解,养成理智地坚持己见与尊重事实的行为习惯,已达到“不辨不明,不辨不清”,共同提高的合作境界。
  六、合作后,教师要及时小结,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
  合作完成,教师应及时总结反馈,把合作中涌现出来的互帮互助行为加以表扬,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在合作中得到的成功,教师应给予肯定,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下一次的合作产生新的向往。同时,教师对在合作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要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从活动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促使他们在下一次合作时受到更加的效果。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解决为题的能力,要使他们学会与和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是智慧的火花相互撞击,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合作的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总之,通过教学中的尝试,我的语文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作为教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也切身体会到了新课改带来的欣慰和喜悦。但这只是一个开端,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还需要不断学习,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充实着我们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矩形件优化排料问题是一类具有NP完全难度的组合优化问题。将多种群蚁群算法应用到矩形件优化排料问题求解中,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可获得比基本蚁群算法更好的效果,为矩形件优化排
【摘 要】中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中职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也成为了当今教育的热点,改善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是改善学前专业学生学习的关键和基础,只有进行高效的学习兴趣培养,熟练掌握学前教育的学习能力,才能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学前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改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
阐述利用冗余驱动消除Stewart并联机器人机构奇异位形的原理。通过添加适当的冗余驱动,可将机构的雅可比矩阵保持为满秩状态,雅可比矩阵的奇异值大小也相应地保持为非零值。
针对APIT-3D算法中常见的In-to-Out Error和Out-to-In Error两类误判问题,提出了一种VJ-APIT算法。该算法通过改进内点测试方法和RSSI测距误差两个方面以提高定位。改进算法无需额外硬件的支持。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不同通信半径和锚节点比例的网络均有良好的定位性能。
为研究喷射混凝土性能更接近于现场实际湿喷工况(大型湿喷工艺)的室内浇筑工艺,以9组C40纤维喷射混凝土为例,通过测试其回弹率、一次喷射厚度、凝结时间、密度、抗压强度、弯曲
针对传统的基于贝叶斯的位置指纹算法存在着后验概率可能为0以及计算量较大的问题,对算法进行了改进。离线阶段,选取固定的AP进行信息采集,防止突然加入的AP造成无法定位的情
【摘要】职业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有利于指导教学工作,可以为课程的开设提供导向;为课堂教学的任务设置和情境模拟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信息;教学;课程;模拟情境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40-02  一、引言  什么是职业信息?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切跟职业、就业有关的信息都可以称为职业信息,包括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两大类。
【摘要】辅导员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最有利的资源,在建立长期有效机制的过程中,要加强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参加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考取相关资格考试的证书,科学指导,深入思考,本着“以生为本,为生服务”的意识,促进就业指导的持续高效运作,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本文就辅导员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辅导工作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辅导员 做好毕业生就业 辅导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