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555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热门话题,也是许多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由于高考制度的制约,某些教师在实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上存在着困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建设现代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其终身学习。我国正在努力构建一些高中地理课程,逐步引起学生对全球问题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重大地理问题的关注。推行素质教育,就要带领学生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加强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其社会责任感。要彻底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对素质教育和考试的关系建立正确的认识,认真解读地理新教材的编排特色,将先进的思想观念运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上,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全面实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学改革
  · 【中图分类号】G633.55
  地理课堂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了解万事万物的运行与变化规律。高中地理是一门必修的学科,这门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以及这三者与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在发生改变,因此教材的内容也要不断更新。新编地理教材为适應社会发展的需要,删减了一些偏难的知识。教师应跳出固有的传统教育理念的圈子,引导学生注重人与环境的联系,增强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在地理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材结构、课堂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的变革,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师生角色发生改变,调整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按照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对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彻底抛弃教师的一些传统教育模式,推动教师教育观念和学生求知方式与途径的变革,开发学生的潜力,强化其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学习能力。在素质教育的作用下,教师不再以标准答案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不再死记硬背,而是有了许多用时短、进步快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近几年,我国高考制度不断发生改革,试题的解答方法趋于多样化、灵活化。这说明了高考正在向素质教育的模式转化。教师应理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求同存异,推动素质教育持续发展。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开展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文化、身体、劳动技能等各方面的素质。学校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未来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在踏入社会时站稳脚跟。因此,开展素质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帮助学生改变未来命运的举措。
  (二)加强理论学习,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
  为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提高自身素养,首先要具备必要的教育能力与广博的专业知识。其次,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品格与师德,做到言传身教。最后,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豁达的情怀、愉悦的精神状态与学生相处,适当地推行情感教育,注意方式方法,在与学生相处时,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以心交心,努力营造良好的的师生氛围和教学氛围。
  (三)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增强课程趣味性
  地理课程十分复杂,特别是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的情绪,教师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也无法学到课堂上的知识。这关键在于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发明新的教学方法,挖掘地理知识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区域地理时,首先最关键就是确定空间地理位置(定位)——让学生标注出其具体的经纬度位置,或形象的画出其轮廓,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户外感受大自然,让学生感受身边的乡土地理,观察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地理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增强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为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用黑板、粉笔、地图教学的方式。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理知识用图、文、声、像的形式展现出来,使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简易化、具体化,使教学内容与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将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对教学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并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授学效率。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在我国在实行新课改,提倡学生自学,改变了以前一味听老师讲的死板模式。老师会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解答,或者布置一些小组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共同协作完成。这样既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团结意识。改变了以前老师一味向灌输知识,学生被迫式听讲的模式,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更迭,素质教育在逐渐取代应试教育。综上所述,如何将素质教育运用于地理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正在面临的难题。教师要开展素质教育,必须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职业道德与个人素养,不断扩充专业知识,并认真解读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得掌握地理知识,推动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人本主义,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鼓励学生积极融入教学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完成教学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发展进步,相信在素质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综合素质能够有所增强,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军.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J].考试周刊,2012.
  [2]张凤梅.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J].中学教学参考,2012.
  [3]牛淑珍.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4.
  [4]王巍.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
  [5]孟普寨.浅谈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学周刊,2012.
其他文献
主题摘要:课堂是进行听力教学的关键环节。人教课标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多层次的听力训练内容。但是有些教师和学生感到听力课很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没能把握好听力训练材料的设计意图和教学要求。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听前预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听力要求,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有的放矢,才能达到多层次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关键词:听力训练,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 高中英语听力教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从最早的甲骨文,到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中国文字的发展与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中国文明传承与演变的历史。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段的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是重中之重。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很难体会到汉字的美,他们只是能通过老师的讲解,设计的识字游戏,教给的识字方法等,把汉字的
期刊
[内容摘要]数学是高中理科学习的基石,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在理科总成绩中的比例中进一步加大,学好高中数学,不仅能使我们的总成绩大幅提升,还能让你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学习中获益匪浅,但很多同学进入高中后,在数学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数学成绩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同学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规划,一味只知道去做题,却有没进行反思了巩固。本文主要通过个人的角度,探
期刊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然而,伴随着我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重点论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以期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对我国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途径,能够有
期刊
期刊
摘 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介绍了变电站的特点,并对110kV变电站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对这些常见问题的防治策略进行了探析和归纳,并总结阐述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110kV变电站;问题;安全运行;对策分析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分配电能、转换电压、控制电流流向等重要作用。变电站运行的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