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源对清代《诗经》考据学的贡献

来源 :宜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f0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启源作为清初著名的学者,在《诗经》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坚守《诗序》,一以《序》《传》《笺》为准的“稽古”思想,是陈启源弃宋返汉,转向考据学的前提与基础,对于复兴古学,解放人们思想,挽救当时颓废的学风有重要意义。他摒弃清初经世致用之学,以形音义结合、利用方音等手段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从事具体而深入的考证研究,力图探究经籍的本来面目,这种实证、求是的精神对宋明理学空谈义理的学风有极大地冲击,将《诗》学研究引上考据的轨道。他好学深思的稽疑精神和多闻阙疑的治学态度都表现出清初考据学者的特色,体现了清初《诗经》
其他文献
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学者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在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下对苏轼离别词中的自然意象进行解析。在释读过程中,通过组合、完善、扩展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对苏轼代表
虚云和尚中兴青原法脉祖庭贡献巨大。在鼓山涌泉寺,虚云和尚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整理鼓山文物;二是加强常住管理;三是创建制度规章。在云门山大觉寺,虚云和尚首先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