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和孩子谈死亡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的孩子对你说:“妈妈,我不想让你死,不想让爸爸死,我也不想死……”你会如何回答他?
  女儿3岁时,奶奶买回一只小鸭子,女儿很高兴。可是鸭子没养好,不到两周就死了。女儿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但她感受到了一些东西。
  我告诉她,鸭子死了,我甚至没有诠释“死”的意思,女儿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我不想鸭子死掉……”她很难过。“是的,我们都不想鸭子死掉。”我抱着女儿回应道。“可是它为什么要死掉呢?”女儿继续问。“我想,它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吧。”我回答。“那我想小鸭子了怎么办?”女儿又问。“还记得爸爸用手机帮你和小鸭子拍的照片吗?想它了可以看看它的照片,也可以在心里想着它的样子。”我说。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女儿常常会问我同样的问题。“爸爸,如果你死了,怎么办?”我会告诉她:“我已经住在你心里了,你想我的时候,我就会从你心里出来。”她也会问:“如果我死了,你们会难过吗?”我回答她说:“我会很难过。”“为什么呀?”“因为我们很爱你!”
  其实,生活中,大人们都忌讳谈不吉利的话题,尤其是和“死”这个字有关的。孩子不知道“死”到底是什么。但是,孩子会在大人们的眼神里、语气里感受到恐惧。孩子会感受到,这个字背后传递过来的恐惧。白岩松说:“中國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死亡只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步,而我们给它赋予了不可言说的恐怖色彩。”成年人常常有类似的回答:“小孩子不要管那么多”;“他睡着了”;“他要去很远的地方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还会醒来吗?他要去哪里呢?他是不是不理我了?成年人的搪塞回避,或不切实际地胡乱作答,只会加深孩子的不解及恐惧。特别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养育者)便是孩子的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死”了,怎么办?无法想象。所以,当孩子在谈论死亡的时候,孩子谈论的很可能是,他们需要的爱还在不在。
  作为父母,当孩子和你谈及生与死的话题时,你的态度比你谈话的内容更重要。成年人从容坦然的态度,可以让孩子无法承受的情感体验得到抱持,多次反复之后,孩子便可以在成年人身上学会面对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有段时间,我的孩子经常问我关于死亡的问题:“我们什么时候死去?会怎么样死去?”每次我都告诉她:“会的,我们都会死去,都会有死去的那一天。不过,我也不知道具体在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但我知道,无论我是活着还是死去,我们都爱你。”女儿常常会和我玩这个问答游戏,每次我这么回答她之后,她会用我告诉她的话来回应我:“没关系,如果你死了,我就让你在我心里活出来。”
  死亡,可以带走生命,但是带不走心里的痕迹,带不走爱。生与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成年人能够认识到,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孩子也会觉得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我们可以放下对死亡的恐惧,孩子便会在我们身上学会对生命的热爱。
  (摘自《齐鲁晚报》)(责任编辑 顿雪霏)
其他文献
那一年,我20出头,在一家知名外企干得好好的,突然想折腾折腾,萌生出要寫一本书的念头。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职业,拿着在当时绝不算低的薪水。但我的心似乎一直没放在这里,觉得自己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我向来是行动派。不出两个月,辞了工作,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稿纸、电脑,从超市买来若干零食、饮料、泡面……也做了一些文学青年都做过的梦,仅仅两三个月之后,日子就已经凄风苦雨起来。  彼时窗外的人声响
一个留美归来的老师曾经感叹,中国优秀学生和北美的优秀学生最显著的差别在于他们所定下的目标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对于中国学生来讲,目标必须是现实的,是短期可以实现的。他们追求肯定可以实现的目标,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尽管艰苦劳碌,但是可以沿着一条确定的轨迹平稳地驶向成功的彼岸。对于北美学生来说,其目标是他们狂放不羁、自发性的美梦。  笔者无意于指责我们的孩子平庸,而颂扬人家的孩子的伟大。但从民族性格上看,
2020年,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牟小娟,陇南文县石鸡坝镇古家沟村村委会主任付桃美,甘肃省农业科学马铃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齐恩芳,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民警刘兰香等优秀女性,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伟大的党带领伟大的人民经历了百年峥嵘岁月。“巾帼心向党 百年正辉煌”,我们迎来第111个“三八
有人说:“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定是因为有一个懂得何时糊涂的聪明女人。她就是决定一个家庭是否能幸福和睦的关键所在。”而家住通渭县寺子川乡大营村梨树社的周淑梅,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虽然每天都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却拥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周淑梅说:“虽然我文化层次低,每天都和泥土打交道,但快乐的家庭生活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温馨,我觉得很知足。”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朴实的笑容。  周淑梅的家是一个温馨的四口之家
民法典中规定,发现一方隐瞒重大疾病,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隐瞒哪些疾病会导致撤销婚姻?如果自己也不知道患病,对方能撤销婚姻吗?撤销婚姻和离婚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婚姻可撤销  民法典中一共規定了两种婚姻可撤销的情形:一种是胁迫婚姻可撤销;另一种就是发现一方隐瞒疾病,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第二种情形下的婚姻可撤销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一方患有重大疾病,二是结婚登记前明知自己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滥觞于19世纪初,发展至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华文教育历经了风风雨雨,艰难坎坷的奋斗,期间也穿插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造就了现在华文教育的茁壮成长,蔚然成林。马来西亚华族重视华文教育,一方面极力捍卫、发展民族教育;一方面极力融入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语言的大家庭里,与国家发展接轨,无形中塑造了现今华文小学独有的校园文化特色。    一、繁衍中华文化的苗床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
N 年前,闺蜜拿着一张照片跟我说:“就是他了!” 当年的我对这句话并没有太在意,要知道这位姐姐的兴趣 5 分钟一换,说起喜欢的东西来比川剧变脸还快。谁知道,这句话一出口,她还真就没变过。  眼睁睁地看着她从水嫩嫩的大姑娘变成大龄妹,从大龄妹又进化成为“ 剩斗士 ”,以前人家问她 “有对象了没”,现在别人开始问“孩子多大了”。她父母愁,可她就是拿出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架势,还非君不嫁了。  当时,
我和妻子是性格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我外向开朗,而妻子内敛沉稳。恋爱时,我们都认为这样的性格互補,一定会把生活过得甜蜜。可是,婚后两人朝夕相处久了,才知道恋爱时的想法多么单纯。  新婚过后,我们开始为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争吵,我性格直,说话不会转弯抹角,妻子受不了,就用“冷战”来对付我。我感到自尊受到挑衅,就变本加厉地向她施威,逼她出招。  其实,事后我常常想,如果我对妻子温柔一点,体贴一点,矛盾发生
案 例  白女士和胡先生曾是一对令人羡煞的校园情侣。白女士学习成绩优异,博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后。胡先生则选择了硕士毕业后留京工作。很快,两人登记结婚,组建了小家庭。婚后第二年,白女士博士后出站,同时得到了一份“福利”——不仅白女士本人可以落户北京,作为配偶的胡先生也可以随之落户。  谁知,这本是皆大欢喜的一桩乐事,却成为二人矛盾的导火索。  原来,胡先生本来也有机会拿到北京户口,但是为家庭大局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多次强调,疫情防控期间既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统筹兼顾好经济社会发展,把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全国各级妇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充分发挥妇联作用,为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贡献巾帼力量,为战“疫”中复工复产撑起“半边天”,始终保持定力、鼓舞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