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理知识在各行业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_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生存的空间、时间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而地理因素与工农业生产、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用地理知识在各行业中的作用与联系,是激发学生学好地理学科的有效途径。
  一、地理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工业与地理的关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国大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工业和布局面临新的挑战,老城区的工厂企业,已受到日益膨胀的城市化进程的困扰。一些原来是城郊的工厂已变为城区,城市化的推进,使老厂区面临大迁移境地。以首都钢铁厂的搬迁为例。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其工业发展方向以高、精、尖为主,其目的是把北京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人文历史突出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北京的地形图进行教学。详细读图,找出北京附近的山脉及河流,结合北京在华北区的位置。其气候特征可从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入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吹偏南风,冬季吹偏北风。由课本知识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使学到的知识有所转换。广东——中国南方省份,其城市带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比北京丰富,与北京相同的都是季风气候,所不同的是处于低纬度,北回归线贯穿全省,所以广东城市的工业布局亦与北京相同,宜布置于垂直于风向的郊外。
  二、地理因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农业生产离不开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影响气候的因素又分为温度和降水。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有些农业作物在基本相同的气候区有相同的分布。东亚、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凉少雨。所以喜热喜水的作物——水稻,就主要分布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大米产区。
  除粮食作物外,其他经济作物也同样受到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即使是相同纬度的地区,因自然环境不同,也会出现不一样的作物分布。例如我国的四川盆地和江汉地区,虽然两者的纬度都相同,但因地形环境不同,四川盆地周围为高山,北面有秦岭等高大山脉隔阻冷空气南下,全年气温较高,即使在冬天也较温暖,故有喜温喜水的经济作物甘蔗的分布。而江汉平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但因是为平原区,其北部是低矮的丘陵,对冷空气南下没有明显的阻隔作用,冬季显得较为寒冷,故江汉平原没有甘蔗的分布。影响农业生产的分布既有气候原因,又有环境地形的原因。通过对共性的分析和对异点的探究,促使学生掌握地理现象,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不同作物分布形成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三、地理知识在军事斗争中的关系和作用
  战争自人类历史上就已有记载,利用地理因素去指挥作战是军事斗争的主要手段。掌握广博的地理知识,运用有利的地理因素,对指挥打好战役十分重要。在中外战争史上这些事例很多。二次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突然袭击苏联,其势开始时长驱直入,突破苏军的一、二道防线,但随着德军对苏联属地的深入,由于从德国到苏联的战线过长,出现了补给困难。苏军利用冬天寒冷的有利条件,拖住了因补给不足的德军,用打歼灭战的方式,扭转了战争的被动局面,奠定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基础。
  解放战争期间,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指挥下,发动了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按照时间顺序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按地域顺序先在东北再到南侧的黄淮海平原后到平津。这样指挥作战的目的就是截断国民党军队南逃的退路。东北辽沈战役采取了关门打狗的方法,在关外堵住国民党东北军通过辽西走廊南下北京的通道。为了有效地孤立平津之敌,又在平津的南面发动淮海战役,阻止国民党军北上支援平津国民党部队的行动,最后使平津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促使了北平的和平解放,保护了北平这座古都的文化历史遗产。三大战役使人民解放军的队伍进一步强大,武器装备进一步优化,奠定了新中国建国的基础。这些就是运用地理知识,结合地缘优势,取得战争胜利的典型例子。
  四、地理因素在经济布局中的作用
  不同的气候条件、人文历史、人口、水文等也会影响到经济的布局。我国沿海地区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其经济和文化基础较好,发展工业条件有着人力优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厦门三角地带发展起来的中外合资企业,或者是“三来一补”企业,都是由于人口密集因素而兴办的结果。当初的外资企业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主。例如电子、制衣、制鞋、电视机装配等,都是需要投入足够的劳动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所以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我国是世界上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如何发挥煤炭和水力等能源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按照实际地域分布去建设的。
  中国煤炭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华北、东北,山西省有全国煤海的美誉。而南方却是缺煤的地区。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就要做好北煤南运,或者是在北方建立煤电基地,向南方输送电力。
  我国水力资源大多集中在西南东北。特别是西南地区,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而长江的水力资源,大多集中在宜宾以上河段,所以把西南地区建设成为能源基地,是合理和现实的。在此地区分布着我国许多大型水力发电站。如三峡发电站、二滩电站、龚嘴电站等。
  我国内陆地区因降水少,特别是西北地区,更是少雨,分布着连遍的沙漠。城市和工业的分布也只能够在有水源的绿洲上。如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等。
  而我国的东南部地区降水多,江河湖泊多,城市和人口的分布大多在沿江和湖岸,如广州、南京、上海、苏州、岳阳、长沙、九江等。
  我国的北方常年降水不足,水资源欠缺,但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故城市及人口分布又大多集中在公路沿线和铁路沿线,并且有相当部分发展为交通枢纽。如北京、郑州、洛阳、石家庄、太原等。
  五、地理因素在农业规划发展中的布局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5500公里,东西宽达5000公里;全国有几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亚寒带等,这使得我国适合种植的植物多,全世界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在中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所以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如粮食作物有五谷,经济作物有橡胶、茶叶等,糖料作物有甘蔗和甜菜等。
  我国是一个多山之国,但我国能充分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发展生产。我国的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但却养活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这种现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中国政府发展农业经济是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的成果。“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粮食生产自足有余,是对世界人类的一大贡献。建设商品粮基地,稳定粮食供应,是中国政府的重大决策。从北到南建起了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闽南三角地带、珠江三角洲、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了河套平原、成都平原等一系列利于发展商品粮生产的基地,确保了我国粮食生产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要了解我国历史在人口众多、耕地资源较少的情况下,都能确保粮食产量连续数十年居世界首位,能满足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需要。这就更要通过学习地理教材,深入了解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制订适合本地方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六、地理因素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日常生活无一不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如,人们的居住条件就要考虑地理因素的影响。南方多雨,丘陵广布,季风区民居就大多建于向阳、靠坡面水的环境。这就是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
  人们进入深山林区考察测量,会利用树木的丫枝判定方向,在北半球太阳总是偏南,树木向阳的南侧总是树叶繁茂,使人们容易找到方向,而便于室外考察和勘探。地球的自转给各地带来昼夜更替现象。白天可根据钟表的时针与十二时的夹角找出当地的子午线,辨清方向。晚上有可根据北斗星的位置去找出北极星,辨清方向。这些都方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总之,地理因素、地理知识与社会各项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能把这些联系结合课本知识,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党参因其故乡在上党而得名,党参的种类达数十种之多,但是潞党参因其条长、直、粗,心实肉坚,气味清香甘美,最为名贵,在国内享有盛誉。  一、潞党参的生物学特性  潞党参为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较强,喜温和凉爽气候,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分、温度、阳光的要求有所不同,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8~20℃,幼苗喜阴,成株喜光,能耐受33℃的高温,也可在-30℃条件下安全越冬,在排水不利和高温高湿时易发
期刊
物理教材的编写思路一般为先列举我们周围存在的现象,然后进行合理的猜想和实验验证,最后进行总结形成一个规律。接下来,学生便可在规律的指导下对其他事物间的作用和发展进行预判,通过反馈的结果进一步了解和熟悉规律。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用已知的规律去解释是困难的甚至是行不通的情况,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质疑或者留下症结,不利于进一步的推导拓展。  初中阶段,学生所遇到的解释困难大多是出于对知
一、发生原因    1.怀孕期饲养管理不当,引起子宫弛缓,收缩无力。  ①饲料单一,缺乏钙、硒、维生素A、维生素E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②饲料搭配不合理,精粗饲料比例失调,品质不好,蛋白质饲料缺乏,致使母猪身体虚弱。③饲料营养过剩,尤其是能量饲料过多,使母猪过肥,造成难产。④怀孕母猪运动不足,缺少光照,特别是怀孕后期缺少必要的运动;在山区,母猪缺少运动场所,栏舍阴暗潮湿,使母猪骨质疏松,体质下降。⑤
劳动关系"不法"是指劳动关系不符合法律规定时的法律后果和效力状态。超龄劳动关系虽不合法,但并未丧失"从属劳动"的实质特征。基于社会法的"扶权"理念,劳动法应当彰显其社会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对研究性学习基本流程、研究性学习过程性方法、研究性学习常用实践方法、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分析,提出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 研究性学习 实施  近些年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愈来愈感觉到课程与教材改革的重要性。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
摘 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同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能激发这个年龄段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寓学于乐,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和创新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积极创新,实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物理教学的目的性。  关键词:物理 实验
摘 要:提高课堂效率是永恒的话题。本文针对教师自身与学生两方面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课前充分准备;课上认真教学;课后及时反思。  关键词:物理教学 课堂效率 换位式备课  最近,辽宁省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为学生减负,所有高中取消了晚课,增加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课,导致物理课课时相应减少了一些。那么如何在减负形势下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