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878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政治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对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我们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就此谈了自己的体会,以其对政治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政治 创新能力 方法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在我国,也把实施创造教育作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经过对本人政治课教学经历的一番反思,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一、改进教学模式,改变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作为此模式的教师只需具备两样东西:一张嘴,一支粉笔。这样就不利于让学生发挥作用,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其中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为此,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要任务。在教学中,老师要多采用“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形式,注重把學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同时还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让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
  二、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培养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因而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了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而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政治教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尽量采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例子等来阐述理论观点,或举出一些生活的实例用政治的观点来分析,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学有所用,又学有兴趣。为此,我在上每一节新课之前都会交待学生课外找出有关的活生生的例子,然后在课堂中结合课文来进行解说,这样上起课来轻松而有效。
  四、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政治教师往往只重视研究教法,忽视研究学法。其实学法是教法的出发点,也是教师归宿。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学科发展规律,要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实践作好充分准备。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创新
  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活动课的设置和开展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强交际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课还可以使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传统的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学生了,其收效甚微,甚至是徒劳无功的。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学生在无形中就受到了德育教育。
  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针对学生好动、好强的特征,在教学中一般采取讨论式、竞赛式、查阅式(收集资料)、演讲式、辩论式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整体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政治教学的关键,也是时代的要求。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摸索,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名县回民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给我们论述了什么是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怎样在课堂中应用,给我们详细的说了具体的教学过程,即创设问题情境,分析明示问题,引导解决问题.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关键词:化学 问题教学法 应用  问题解决教学,概括地说,是教师指导学生将先前已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不熟悉的知识的过程。具体地说,是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师生共同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決问题的全过
摘要:每一位语文教师自身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个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张扬师生的个性,创造出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鲜活人格。本文就个性化教学进行了阐述,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个性化教学 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前沿阵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
本文介绍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教学尝试: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提升对教材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整合信息技术:多做分组实验和活动。
摘要:高中新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词汇量的增加,词汇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说到词汇教学人们就会想到死记硬背。通过死记硬背,其数量是增加了,但一到实际运用就无所适从,对单词的理解只限于表面,全然不顾其深层含义及其文化内涵,再加上受母语的语法知识的影响,这样就难免会犯语用错误,造成交际失误。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一、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  充分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是一个很有效的词
提要: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关键词:数学 有效 课堂 策略  有效教学全国蓬勃展开。“有效教学”,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不可以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