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视器提升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gto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低视力助视器(LVAs)在提高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

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符合低视力诊断标准的患者55例,给患者验配远用、近用助视器。在低视力患者配戴LVAs前和配戴30 d后采用中文版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估低视力患者的生活质量,问卷内容涉及远视力、移动和光感,心理调节能力,阅读和精细工作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对各组LVQOL评分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55例低视力患者中,44例完成了基线和随访时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经过低视力助视器等辅助后,生活质量评分从77.8±19.0上升到82.3±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6,P=0.001)。性别、识字率、学习状况和视力等因素不影响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

结论:

低视力助视器可以提高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低视力人群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支抗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科选择符合摆式矫治器治疗适应证患者12例,每例患者在硬腭前部放置2个种植钉,位置在切牙孔后6~9 mm,离开腭中,停止加力。每例患者在移动磨牙前(T1)、磨牙移动到位时(T2),皆拍摄头颅侧位片。对每例患者各个阶段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结果矫治器加力时间7个月,磨牙基本到位。治疗后,第1
组蛋白乙酰化是真核生物中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参与染色质结构的重塑。这个过程由组蛋白乙酰化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催化完成。HDACs抑制剂是一类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为靶点的药物,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迁移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已被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中。HDACs广泛存在于眼球各组织中,在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就HDACs抑制剂在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
目的:对双眼植入三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或双焦点IOL术后早期的视觉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武汉爱尔眼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双眼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2例(104眼),依据患者选择的IOL进行分组,双眼均植入双焦点IOL 26例(52眼)作为双焦点组,双眼均植入三焦点IOL 26例(52眼)患者作为三焦点组,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间裸眼远视力(UDV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和去瓣乙醇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术后的干眼状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宁波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FS-LASIK的近视患者(FS-LASIK组)30例(30眼),行去瓣LASEK的近视患者(LASEK组)30例(30眼)。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在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之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视力预后及治疗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11例(211眼),其中36例(36眼)在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之前的治疗中有明确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作为激素组,175例(175眼)在治疗过程中从未使用过激素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检查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剥除和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IM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确诊并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连续IMH患者32例(32眼),年龄47~78(60.7±12.2)岁,其中男9例,女23例。术中均采用消毒空气进行眼内填充。根据术后早期首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提示裂孔是否闭合分为闭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对比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中负压吸引对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屈光手术中心就诊且双眼等效球镜度(SE)<-6.00 D患者(45例)。根据手
期刊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联合节约角膜切削厚度的Triple-A切削模式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1-7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92例(184眼),根据等效球镜度(SE)分为高度近视组(-9.0 D
目的:评估后巩膜收缩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04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眼科行后巩膜收缩术的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患者24例(45眼),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黄斑区视网膜劈裂高度的状况与手术并发症。对相关计量资料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黄斑区视网膜劈裂高度分别为(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