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从德国回来以后,有记者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欧洲待了很多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你也做过很多的高访,哪个访问给你的印象最深?是的,在德国每年要进行高访,到底哪个访问印象最深?
当时我想了想告诉他一件事。2001年的一个下午,有一次海军编队要来访问,按常规,组织我们大使馆人员、留学生代表、华侨代表去港口迎接这些海军编队,当时的深海军舰缓缓地驶入德国的港口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海军官兵列队威武的整齐的站在甲板上的时候,我们所有欢迎人员,包括很多老华侨都热泪盈眶。因为100年前八国联军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去打中国的,今天中国人民海军来了。百年沧桑,当时非常感慨,为什么军舰驶入港的时候我们会如此激动?我想,中华民族的子孙就要走向海洋,要圆海洋强国这个梦,这件事情非常难忘。
我们现在说的海洋强国当然不是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也不是西方的海洋扩张。这个确确实实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也是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走向世界之路,这是中国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认为,建设海洋强国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具体体现在:第一是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第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第三是东强西弱的历史趋势不可改变。第四是新兴国家的崛起不可改变。
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三个特点
当前国际关系的三个特点是“乱、难、变”。
现在有很多国际问题都是两难的,从希腊总理的讲话,以及我和德国政客的讲话,包括欧债危机,他们用了三句话来概括,第一是欧盟现在处于衰退与复兴十字路口,第二是到目前为止,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方法还没有找到,第三是欧洲内部,包括德国和法国,对于如何解决欧债危机的分歧还远远没有结束,大概还需要10年的时间来解决。
现在的国际形势很多都在变,美国重返亚洲,经济上,从欧洲的中心走向亚洲,再过10年,亚洲经济的规模将会是欧洲和美国的总和,形势在变,战略在变,大国的政策在变。乱、难、变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伴随着我们。
我国面临各种国际关系问题的核心
就我国来说,外面再乱没有关系,我们自己不能乱,要稳定,只有我们站稳脚跟,所有不利的挑战都能对付。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很多,恐怖主义的挑战,中国威胁论的挑战,美国的驳斥以及我们周边邻国,包括东亚、南海形势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自己一定不能乱,脚跟要站稳,这是最为重要的战略。难和变是必然的,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讲两个问题:
首先,其实南海问题、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朝鲜问题,这些我们面临的难点和焦点,根子其实都在美国,从外交上来说,如何处理好和美国的关系,是关键。
中美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看清一点,即历史上一个崛起的大国和守城大国之间的矛盾是必然的,但现在的中美矛盾和当年的美苏矛盾不一样,现在的中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贸易的最大国,互为投资的最大国,这和当年苏联和美国是不一样的。
其次,过去崛起的大国和守城大国的矛盾,往往是崛起的大国和守城大国之间力量相当或者已经超过了守城大国造成的,而现在的崛起的大国和守城大国之间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还是科技创新实力,差距都还很大,这和过去历史也是不一样的。
处理好中美关系对我们的全局、对我们实施海洋战略至关重要。所以,首先我们要扩大中美之间的公共点,然后要妥善处理中美之间的分歧,处理的好,可以转换为潜在的合作亮点,譬如网络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反恐问题。中央也提出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即平等、互信、包容、合作、共赢,这是我们要做的。
此外,从外交上说,我们要处理好与周边邻国关系,要深化和周边小国的互利合作,要对东盟一些小国在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的处境表示理解,不要强迫他们选边站,要花时间去深化与他们的关系,让他们离不开我们。
构建海洋强国战略要形成合力
我们要看清一点,即习主席上任之后外交上的大行动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出访俄罗斯,二是到南非出席金砖国家会议,并访问了一些非洲国家,这不是偶然现象,是外交上的谋略,即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扩大我们的战略意义,我们要突破包围圈,这是外交上很重要的动向,这说明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非常有战略外交思想,所以这次的访问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军事和外交是国家的两个拳头。
我们在构建海洋战略的时候,要打组合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多个方面,要聚成合力,要统筹,要有创举性、整体性和长远性,形成巨大的综合力量。
当时我想了想告诉他一件事。2001年的一个下午,有一次海军编队要来访问,按常规,组织我们大使馆人员、留学生代表、华侨代表去港口迎接这些海军编队,当时的深海军舰缓缓地驶入德国的港口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海军官兵列队威武的整齐的站在甲板上的时候,我们所有欢迎人员,包括很多老华侨都热泪盈眶。因为100年前八国联军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去打中国的,今天中国人民海军来了。百年沧桑,当时非常感慨,为什么军舰驶入港的时候我们会如此激动?我想,中华民族的子孙就要走向海洋,要圆海洋强国这个梦,这件事情非常难忘。
我们现在说的海洋强国当然不是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也不是西方的海洋扩张。这个确确实实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也是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走向世界之路,这是中国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认为,建设海洋强国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具体体现在:第一是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第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第三是东强西弱的历史趋势不可改变。第四是新兴国家的崛起不可改变。
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三个特点
当前国际关系的三个特点是“乱、难、变”。
现在有很多国际问题都是两难的,从希腊总理的讲话,以及我和德国政客的讲话,包括欧债危机,他们用了三句话来概括,第一是欧盟现在处于衰退与复兴十字路口,第二是到目前为止,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方法还没有找到,第三是欧洲内部,包括德国和法国,对于如何解决欧债危机的分歧还远远没有结束,大概还需要10年的时间来解决。
现在的国际形势很多都在变,美国重返亚洲,经济上,从欧洲的中心走向亚洲,再过10年,亚洲经济的规模将会是欧洲和美国的总和,形势在变,战略在变,大国的政策在变。乱、难、变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伴随着我们。
我国面临各种国际关系问题的核心
就我国来说,外面再乱没有关系,我们自己不能乱,要稳定,只有我们站稳脚跟,所有不利的挑战都能对付。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很多,恐怖主义的挑战,中国威胁论的挑战,美国的驳斥以及我们周边邻国,包括东亚、南海形势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自己一定不能乱,脚跟要站稳,这是最为重要的战略。难和变是必然的,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讲两个问题:
首先,其实南海问题、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朝鲜问题,这些我们面临的难点和焦点,根子其实都在美国,从外交上来说,如何处理好和美国的关系,是关键。
中美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看清一点,即历史上一个崛起的大国和守城大国之间的矛盾是必然的,但现在的中美矛盾和当年的美苏矛盾不一样,现在的中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贸易的最大国,互为投资的最大国,这和当年苏联和美国是不一样的。
其次,过去崛起的大国和守城大国的矛盾,往往是崛起的大国和守城大国之间力量相当或者已经超过了守城大国造成的,而现在的崛起的大国和守城大国之间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还是科技创新实力,差距都还很大,这和过去历史也是不一样的。
处理好中美关系对我们的全局、对我们实施海洋战略至关重要。所以,首先我们要扩大中美之间的公共点,然后要妥善处理中美之间的分歧,处理的好,可以转换为潜在的合作亮点,譬如网络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反恐问题。中央也提出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即平等、互信、包容、合作、共赢,这是我们要做的。
此外,从外交上说,我们要处理好与周边邻国关系,要深化和周边小国的互利合作,要对东盟一些小国在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的处境表示理解,不要强迫他们选边站,要花时间去深化与他们的关系,让他们离不开我们。
构建海洋强国战略要形成合力
我们要看清一点,即习主席上任之后外交上的大行动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出访俄罗斯,二是到南非出席金砖国家会议,并访问了一些非洲国家,这不是偶然现象,是外交上的谋略,即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扩大我们的战略意义,我们要突破包围圈,这是外交上很重要的动向,这说明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非常有战略外交思想,所以这次的访问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军事和外交是国家的两个拳头。
我们在构建海洋战略的时候,要打组合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多个方面,要聚成合力,要统筹,要有创举性、整体性和长远性,形成巨大的综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