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强化剩余污泥水解小分子化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

来源 :现代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u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超声强化污泥水解小分子化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s)的产生途径以及变化情况,进行了超声强化污泥水解试验和序批式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超声强化污泥水解引起的胞外聚合物(EPS)破解导致污泥粒径从32.52μm减小到了26.23μm,有机物从紧密EPS向可溶EPS转移从而产生DOMs,可溶EPS的COD值从232 mg/L增加到2180 mg/L.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多糖的释放程度均与能量输入比呈正相关,且二者是生成短链脂肪酸(SCFAs)的重要底物.厌氧消化过程中,SCFAs生成量随着EPS的破解而增加,乙酸和丙酸占SCFAs总质量的67.4%~85.0%.未处理污泥的主要荧光组分为类蛋白物质,而经过超声预处理后污泥的主要荧光组分为类蛋白物质和类腐殖酸物质.
其他文献
为解决三氧化二铁在污酸治理中的浸出问题,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处理工艺中的污酸酸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进行优化.基于响应实验结果进行方程回归分析,得到4个关键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