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多中心合作供给机制的构建——基于公共选择的视角

来源 :甘肃理论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成为政府的专利,然而信奉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市场交易原则的公共选择理论则打破政府的“神话”,政策分析学派主张公共物品可以由市场和非营利部门来供给。与多中心治理思想相呼应,在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上,悄然形成了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多中心供给机制,三者之间的合作供给机制扩大了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范围,丰富了供给方式和途径,提高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其他文献
精神生活质量是指现代人在现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利用其所拥有、选择、追求和创造的精神资源,满足与超越自身精神需要的活动及其在活动中存在的状态。它既包括现代人精神生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空间差异分析进行分析,定量揭示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在空间上的分布现状、差异以及相似性,以期对西部地区经济发
诠释传统文化,既可以"文化"为视角归纳其"实体性"特征,也可以"传统"为视角归纳其"过程性"特征.当传统文化以"实体性"内化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时,便构成三位一体的社会文
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进行资源投入是非常紧迫的和必要的;且这种投入是正当的合理的,具有无可争议的正义性;要通过各种路径解决“两新”组织党建中的资源投入问题,并进行有效
艺术中的审美愉悦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主要原因,但审美愉悦仅仅是艺术提供的精神愉悦的一部分,不能用审美愉悦覆盖艺术所提供的精神愉悦整体。本文试图分析审美愉悦覆盖艺
“现代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新的课题。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语境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前基本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第一,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中,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