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a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121-01
  
  为了进一步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加快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我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对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让学生热爱母语
  学生不爱学习母语,原因很多,有语文教学本身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学习外语的干扰。现在从学校到家长对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外语比学习母语还重视,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外语课。从研究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有几所学校实验是完全必要的。现在是比着开,有的幼儿园也开外语课,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只能是影响母语的教学质量。因为时间是常数,把时间用在学外语上,必然会减少学习母语的时间。这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我主张小学最好不开外语课,集中精力把母语学好,从初中开始学习外语不迟。其理由:(1)学习母语要比学习外语容易得多。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学习语言开始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不在学龄时代而在婴幼儿时代,在他牙牙学语时期开始。儿童语言的发展完全出于需要,婴儿不会说话,因为要表出心意,随时随地学习,不到三岁,便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器物名称,能说简短的表达情意的话。学童入学以后,已具有口语发展的基础,对一些器物名称已很熟悉;开始学习书面语言,只要认识了汉字就会比较容易地读书、写话。学习外语先要从学习口语开始,当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双语同时进行,自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2)通过母语学习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脑科学证明,一般人的逻辑思维的形成是通过母语的学习。学童正是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要好好利用这一时期学好母语。(3)儿童语言的发展不能仅靠学校,在家庭中和父母语言的交流,父母引发的情思,会创造很多的练习话语机会。如果是学习外语,有多少父母可以用外语和孩子交流呀。(4)因为母语学不好,是很难学好外语的;还因为学习外语必然会分散学生学习母语的精力,使母语、外语都学不好。
  二、弘扬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言是有灵魂的,马克思曾明确提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语言不是空的,是有思想、有灵魂的,就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所讲的“文道统一”,也就是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从来都不存在语文学科的纯工具性。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语文蕴含着浓厚的精神生活,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其灵魂就是民族文化精神。语文是一门民族性很强的学科。汉语教学不仅要体现汉字、汉语特点,而且还要体现民族文化传统内涵。今天谈语文教学的灵魂,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过去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失去得较多,这几年我们有所感悟。
  但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常常漠视人文精神,表现在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既不把社会历史文化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又不把学生看成是生动活泼的、不断发展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儿童。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很好地使儿童的人格受到感化,使个性得到发展。教学成了一种无生命活力的活动,语文学习成了机械地死记硬背的应付考试的作业。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和我们所处的国内外政治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国内,我们受到长期的特别是“文革”时期“左”的思想干扰,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在年轻一代人中非常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同时在国外,也受到世界教育思潮的影响,西方的教育,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科学主义教育应运而生。由于科学教育的发展,人文主义教育逐渐衰落,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人本主义教育兴起,人文主义教育才又被注意起来。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在《新课标》制订以后,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是更为重要的,也是更为艰难的任务。在这方面,我们和一些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
  三、提高学好汉字的认识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同时也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水平。中国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也是全球唯一存在的符号文字。汉字的每个字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现代科学发现,汉字更适合电脑化原理的内在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所独有的图形特征和视听识别的优越性,将会发挥更大的生命力。有人说,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汉字结构有密切关系,这并不夸张。因为人的左脑管逻辑,右脑管艺术。当儿童学习汉字时,自然会开发人的大脑。可是我们自己对汉字的认识,总是停留在过去汉字难学的时代。必须转变观念,一方面要提高对汉字优越性的认识;一方面要重视汉字教学,学好汉字是学好汉语的基础。汉字、汉语是代表中华民族国格的。
  当前,社会上和学校中存在着对汉字的轻率态度,我们可以随地看到错别字,学校对识字教学还不够重视,更不重视汉字书写,多数学生、老师的汉字书写不合格。今夏有一位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说:“如果中考作文中每个错别字扣一分,有的学生的分数就差不多扣光了。”这是多么惊人的事!现在的孩子写字越来越随便。有的老师发现“学生写错别字的比率一年比一年高。”用字不规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这个问题,每年高考、中考之后,都有人在呼吁,对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要大力规范。但是过后,谁又去作这件事呢?其原因,有环境影响,如报刊、广告、电视剧字幕等错误百出,对学生造成极坏的影响。同时,语文教学不重视汉字、汉语的规范是主要原因;因为不少教师本身的字写得不规范,课堂中经常出现错别字,当然他就无法要求学生语言文字的规范。因此,学校和教师(不光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规范教育,使小学生从一进校门就学习规范字,从语音、语义、字形上严格规范。关键在于教师要起示范作用。
其他文献
报道了对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带河南罗山熊店和湖北英山蜜蜂尖两地榴辉岩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原位(in-situ)定年结果.英山超高压榴辉岩年龄有4组:(773±20) Ma,(730±16) Ma,
采矿、电镀、制革等行业废物排放及含Cr矿物风化可造成一些地区土壤和地下水的Cr污染 .Cr主要以三价和六价形式存在 ,其中Cr(Ⅵ )有强的迁移能力 ,对动植物均有很强的毒害性 .研究了在氧化、酸性条件下 ,土壤及土壤溶液中的蒙脱石和羟基铁离子共存时对铬酸根离子 (主要以HCrO2 - 4和CrO2 - 4等Cr(Ⅵ )形式存在 )的吸附行为 .进行了蒙脱石、羟基铁离子、Cr(Ⅵ )离子添加顺序不
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某油气田边缘一个油气显示井的磁性测量结果表明 ,岩石具有明显的磁性变异结构特征 .以磁化率 (κ)为例 ,在低缓的背景磁性上主要呈现高强度与中等强度的 2类异常 :大于 40 0× 10 - 5为强磁性 ,10 0× 10 - 5~ 15 0× 10 - 5为中等强度磁性 .结合录井资料与地球化学分析解释可知 ,强磁性异常主要位于取样间隔的底部干层区 ,少数样品位于浅部油气显示层
利用水热合成方法,以刚性羧酸配体烟酸或均苯四甲酸为第一配体,以柔性羧酸配体己二酸为第二配体,我们成功设计合成了2个结构新颖的稀土配位聚合物,[Sm(μ3-O)(nic)3(ad)0.5(H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out the advantages of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ies of writing in Malaysian secondary schools through compare and contrast of
应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对火山岩进行构造环境、成因及岩源示踪时 ,首先必须在宏观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 ,结合当时所形成的各类地质体岩石类型组合来恢复 ,它是宏观构造环境判别的基础 ;其次 ,由于构造环境时空复杂性 ,需采用“两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是多元地球化学信息示踪 ,二是不同岩类的时空配套 ;第三 ,在选择判别图解时 ,弄清前人图解的应用前提、适用范围和条件 ,切忌乱套瞎投 .在此思想
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以统计分析为主要手段 ,通过对鲁西隆起区太古宙地层、中生代岩体以及不同时代金矿床化学组成的研究 ,探索了成矿组分的可能来源、演化和聚集趋势 ,提出了矿源层 (岩 )中元素成矿活度的概念及定量计算方法 .研究表明 :(1)在鲁西隆起区 ,金的初始矿源是太古宙绿岩带 ,金在其中具有双成分分布 ;(2 )从太古宙至中生代 ,虽然成矿时代不同 ,成矿作用各异 ,但各类金矿床在成矿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