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获得性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的危险因素、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来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liang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M)致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情况。方法根据是否发生EM感染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德国西门子Microscan Walk 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细菌,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 5.6软件分析耐药率,纸片法进行ESBLs和MBL检测。结果使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药物和激素、严重的基础疾病、侵入性诊疗均是EM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标本来源呼吸道最多(81.5%),感染患者主要来自重症医学科(50.0%),其次为肿瘤内科(25.9%),EM产ESBLs和MBL较高,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80.0%。结论 EM是一种高度耐药的细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有利于预防EM感染。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