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革“窗口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fing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闭幕当晚,新华社发布了“全会公报”。
  在中国新一个改革“窗口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底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未来十年会哪些大不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们在第一时间作了权威解读。
  成立第5大国家机构
  在未来,国家安全将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国家安全的问题和危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大亮点,是正式宣布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据港媒报道,委员会将原国家安全委员会进行进一步的扩大,把公安、武警、司法、国家安全部、解放军总参二部三部、总政的联络部、外交部、外宣办等部门,全部揉并在一起,成立一个大的国家安全委员会。
  此委员会,将继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之后,成为中国第5大国家机构。
  早在今年5月,韩媒《朝鲜日报》就援引高层消息称,“一个新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在酝酿之中,它是习近平想在今年年底试图推出的政改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把对外的国家安全和对内的国家安全结合在一起”。
  有一个说法,早在江泽民担任总书记时期,中国就曾考虑设立国安委这样的组织。江泽民访问美国时看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后,计划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1997年中国首次提出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方案,后不了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美元储备国,在如此开放的大背景下,存在领土、国土、粮食、能源、网络、健康等安全问题。国家越开放,中国面临的风险越大。中共中央提出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确保国家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也是世界大国的做法,如美、俄、日均有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在全球各种不安全情况下形成的有效调节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做法。
  中国与美国已经建立起新型大国关系,从主席、总统一级已经进行切磋合作。以前,美方有国安顾问参加,而中方只有国务院委员,现在对等了,这是国家公共产品。
  经改是整个改革核心
  在五千余字的全会公报中,“改革”一词,前后出现了59次,如此之高的频率相当罕见,显示出了中共的改革决心。为此,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个力度是相当大的。
  三中全会所设定的改革总路线图,受到学界和专家的赞同。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三中全会有三点突破:一是改革发出了最强音;二是改革进入了新周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5年的历程,35年的改革如果算是一个周期的话,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可以说是开始了一个新的改革周期;三是改革的新形势,改革进入了深水区。
  用比较通俗或者流行的话说,“我认为三中全会是改革的‘饭’,体现了执政党肩负的使命和领导人责任的担当。三中全会是改革的金字招牌,改革将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励精图治、捷报频传。”
  在这一揽子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此,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周为民认为,这一次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说明高层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在关于全面改革的各个方面,我认为都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思想,首先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我认为这样来把握是恰当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过去光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本身,而这一次强调完善市场体制框架下,核心解决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所以这个框架下转变政府职能,直接关系到市场体系的建立。这关系到下一层次,即进一步构建新的市场关系,所以是整个改革核心点。
  司法独立被特别提出
  关于司法体制的改革,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其中最受关注的提法,是司法独立。
  对此,周为民认为,共产党作为中国长期执政的党,它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什么?是法治方式,对于执政党来说,你怎么领导?怎么执政?当然最基本的方式,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法治的方式,这一点上是不能够出现任何混乱的。
  对于法制和司法独立的提法,学术十分看重。汪玉凯认为,治理体系和能力朝着现代化发展,核心要素无非这么几个点:第一以人为本,第二坚持法治,第三坚持社会主义民主。那么,这些都是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框架下进行的,大框架下需要讲人权,讲法治,讲民主,讲以人为本,所以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指引,不可能不搞法治,这是现代国家必然的选择。
  很多官员理解法律是治老百姓,这是错的,第一位是治官的,然后才是治老百姓的。如果没有基本法律意识,这个社会是出大问题的,“文化大革命”中就是在这样情况爆发出来,把法治全部破坏了。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新树立宪法权威,强调司法公平公正,强调司法审判相对独立,“我认为对中国长治久安有战略意义!”   两个“治理”新概念
  这次三中全会,海内外期待都很高,它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许多提法都有突破。
  汪玉凯觉得这一次应叫做新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它可能是整个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发展以后的非常关键的历史转折点。
  这次公报和原来预期基本上是吻合的。从公报透露信息来看,有几个地方值得关注。第一对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做了很清晰界定,就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两个概念是第一次提出来的。
  过去最早说的是统治、管理,现在讲治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治理,在公报当中特别强调“治理”。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应该说历届的三中全会在历史上都有重大的意义,它集中研究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八次,它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及其他的三中全会相比,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都是可以名垂青史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是这认为的。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来看,那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告别了“极左”,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义非常重大。十四届三中全会是1993年开的,也是第一次来设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现代中国发展的里程碑。
  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未来的改革进程也必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许耀桐认为,深远的影响将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它推动了改革从单一走向了全面综合,以前的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改革还是比较单性的,尤其是比较偏重于经济体制方面。这次是全面的、综合的,有六大领域,六大提法,六大改革一起全面展开。
  二是从容易到艰巨复杂。相对来说,过去改革是比较容易的,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问题先解决,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暂时放一放。现在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如果说过去是全身先动一发,今天就是一发而动全身,要动全身的一些问题。
  三是从表层到攻坚深化。过去的改革应该说是停留在表层性、浮在面上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零敲碎打一点,现在走入了攻坚深化,要啃硬骨头,拿顽瘴痼疾来开刀。
  四是从摸着石头到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也就是把摸着跟顶层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和重点突出结合起来,公报当中提出的这“两个结合”很好。这样势必对中国未来十年的改革产生非常巨大的作用。
  不能征地剥夺农民利益
  全会提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汪玉凯称,现在,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地方债务这么高,都与财税体制本身不合理有关,这么多年来没有比较大的调整,那么一方面主要和地方不匹配,常规性转移太少,专项转移太多,这就导致了跑步前进,导致了腐败,所以所有问题都聚焦到财税本身,所以这一次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社会各方面都非常关注这一点,我们如果不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强迫征地,剥夺农民利益还会发生。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汪玉凯认为,中国的社会风险有三个,一个是分配制度不合理,四大差距没有一个缩小,都被放大了,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这四大差距都被放大,这肯定说明我们制度有问题。联合国贫困标准每人每天一美元,中国现在有1.2亿人还没有解决贫困。
  有可能在三中全会以后,把一些医疗,教育,社保,就业服务,保障性住房这五大民生问题,哪些东西是中央的责任,哪些地方责任,各级政策划分清楚,然后匹配,这是必须的。所以要配置地方财源,比如说房产税,消费税,这些搞为地方政府收入。
  有了稳定财源以后,地方才不会过度依赖出让土地。所以不能征地剥夺农民利益,这是改革重大的思路,在这个框架上将逼着改革财税体制。
其他文献
2012年5月27日,上海杨浦区创智天地内聚集了成百上千的年轻人,他们带着自己的创意和梦想,等待着机会的降临。而这个机会的赠与者就是“百创联”。  “百创联群英会”是百事可乐携手中国联通、创新工场两大行业巨头共同举办的,堪称是国内首次为年轻人所举办的、以“创意、创业、创自己”为主题的武林盛会,为有着创意创业渴望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开放式平台。与此同时,三方共同主办的首届“百创沃3G原
第二届亚洲新媒体电影节“创投项目”征集目前全面开启,旨在鼓励原创IP挖掘,同时为年轻的新媒体影人提供展示平台。导演王晶将担任第二届亚洲新媒体电影节“金海鸥奖”评委会主席,高亚麟将担任评委会副主席。“创投项目”征集目前全面开启,旨在鼓励原创IP挖掘。2017年7月初,包括“新媒体影视创投”、“新媒体影视产业白皮书”、“VR影视”以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Days亚太单元峰会”四大板块在内的
在贪官、民间热衷海外置业的同时,中国房企也纷纷开始“出海”了。  从大名鼎鼎的地产商到机构投资者,从房地产投资公司到房地产经纪公司,从中小企业到无数的普通投资者……中国大地正兴起一波接一波投资海外房地产的热潮,从美国到加拿大,从欧洲到东南亚,处处留下了中国资本的印记。  在国内限购、银行停贷等楼市调控政策影响下,国内房产投资风险加大,国内地产商及各类投资人纷纷将目标瞄准海外房产,其中美国、欧洲等地
“炸馆事件”后,第一个和我打交道的美国政府官员是副国务卿皮克林,时间是1999年5月8日晚。他向我递交了北约关于“炸馆事件”的声明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谈话稿。美方轻描淡写地把事件说成“意外事故”,而且没说过一句公开道歉的话。  皮克林离开使馆没多久,美方就提出奥尔布赖特国务卿紧急要求深夜来使馆见中国大使,并说国务卿已在赶往使馆的路上。这很罕见,因为平时都是大使去国务院见国务卿。不一会儿,奥尔布赖特
邓小平坐不住了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1992年10月召开的,当年形势,正是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更大发展的重要时刻,但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由于自然灾害和通货膨胀,经济发展速度有些下降。  在国际形势方面,1991年出现东欧剧变,1992年又是苏联解体。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走入低潮,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表示怀疑,有的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走向复辟资本
儿子又挨打了。张晶拿着“轻微脑震荡”的诊断书,问:“你为什么不还手?”憋了半天,强强带着哭腔说:“我还手,他说我爸是杀人犯怎么办?我把他打死怎么办?他打我一下,我不还手,打我两下我不还手,他打完我第三下,就不打我了。”张晶也哭了。  如果那件事情没有发生,张晶可能已是家门前某个档口的老板娘,每天围着老公、儿子和厨房转,晚上为电视剧里的悲情女主角哭上一回。一切,都因三年前那件轰动全国的“沈阳小贩刺死
电视剧《陈云》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同时,另一位中共领导人的电视剧也提上了日程。10月29日,电视剧《邓小平》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部38集的电视剧现在已经开机,预计将于明年8月邓小平110周年诞辰之际首播。  如果将稍早前电视纪录片《习仲勋》也包括在内的话,10月已经有三位中共领导人的影视作品播出或开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是中共元老,且同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并在改革开放历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
远 方  在燕山老家的时候  我常常把自己打发到山外  山外如果依然是山  也就死了心  带回一把骨头  出了山口是平原  无尽头  好像过不了多久  自己就是大平原的一部分了  天空越来越低  土地越来越厚  忽见山海关  远海高于岸  山在海下面  草 原  春来草色一万里  万里之外有我的草原  草木一秋,听天由命  要有一株苜蓿  要有一只蜜蜂  有蜂嘤的神圣与宁静  没有阴影  要有一双
改革开放后,各种“大师”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大陆兴起,当中最具争议的就是各类“神功大师”。王林事件引爆后,“大师”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经过媒体报道人们发现,“大师”在政商两界的确神通广大,不少明星、政客拜在其门下。  同一个时代,海峡那边的台湾,各门派和法宗群起,亦掀起了“大师热”,他们不仅民间信徒众多,政客人物也分别前往拜谒,请“大师”担任自己仕途上的“国师”。一时之间,“大师”在台湾炙手
3月20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启动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中国移动作为共同推进手机培训的承诺单位,由中国移动政企分公司农商行业解决方案部、教育行业解决方案部组织,全力支撑农业部举办此次培训活动。  根据农业部安排,3月21日是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农民手机培训周的专场活动,中国移动同时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配合农业部完成农民手机应用技能的专场活动。  线上方面,中国移动依托农业部信息中心“全国农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