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的开发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本文中,笔者依据多年从事药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开发工作的经验,总结了药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开发的一般步骤和一些相关经验。
  关键词:残留溶剂;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
  药品的残留溶剂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依据工艺定量加入的,或者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因为无法彻底清除而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最终药品中的有机溶剂。残留溶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必须控制其残留量,这是各国药典的基本要求。那么,对于新研发的、药典中没有收录的药品,如何开发出合适的残留溶剂分析方法呢?笔者多年从事药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开发工作,因而总结了如下的一些方法开发的步骤和相关的经验。
  1 依据药物生产工艺确定待测目标。
  对于合成药物,应该找出整个合成步骤涉及的所有物料、包括起始物料、溶剂、过程中添加的试剂、助剂等,然后分析这些物料的理化性质。工艺中用到的溶剂,例如作为化学反应媒介的溶剂及最后洗涤的溶剂,肯定会残留在最终的药品中,这一定会成为待测目标。而合成工艺中靠前的反应步骤中添加的少量试剂或助剂,根据其性质不同,可能残留在最终药品中,也可能残留极少以至于检测不到,但也一定要开发相应的分析方法,通过检验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在终产品中检验相应的残留溶剂。
  发酵产品在发酵过程中也可能添加某些有机试剂,发酵完成后,发酵液的酸化、沉淀、过滤、洗涤过程中也会用到有机溶剂,也需要开发相应的分析方法。
  起始物料本身也可能带有残留溶剂,这些溶剂也有可能残留到最终的药品中,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当然,起始物料本身残留溶剂的方法,其生产商应该已经开发,但起始物料的残留溶剂对最终合成的药品的影响,也是要考虑的。
  还需要考虑的是工艺中大量使用的溶剂本身混有的少量有机杂质,比如来自于石化产品生产出的甲醇、丙酮等可能含有苯,相应的分析方法也要具备。另外,起始物料、中间体、溶剂、试剂及最终产品也可能发生降解,产生的碎片物质也可能是某种溶剂,或者是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小分子,这也需要考虑。
  综上所述,需要考虑的已不仅是溶剂了,还包括任何来源的有机杂质、降解物质,它们与残留溶剂一样,具有挥发性,一般适用于气相色谱法检验。因此,美国药典已经将相关章节的标题由《残留溶剂》改为《有机挥发性杂质》,显然这个标题更科学。
  2 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有用信息。
  药物生产中用到的溶剂种类虽然较多,但范围相对固定,诸如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环己烷、四氢呋喃、乙醚等,不同的药物合成一般会用到其中的几种。
  中国药典中有针对各种药品的专门检验方法,如果某药品性质与药典中描述的相似,可以参考中国药典的方法做出适当调整,这是比较方便的。美国药典第467章《有机挥发性杂质》也收载了几个残留溶剂的通用检验方法,其中水溶性药品的检验方法大致如下:
  ——检验仪器: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色谱柱:长30米,内径0.53毫米,
  ——固定相:G43(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膜厚1.8微米
  ——色谱条件:以高纯氮气或氦气为载气,流速35厘米/秒,分流比1:5,柱温40℃维持20分钟,以10℃/分钟升温至240℃,保持20分钟,进样口温度140℃,检测器250℃。
  ——进样:采用顶空进样方式,用对照品制备对照溶液,用待测药品制备供试品溶液,置于顶空瓶,平衡温度60℃,平衡60分钟。
  上述方法是一个通用方法,主要适用于药品中未知残留溶剂的鉴别和确认。
  另外,美国药典该章节中还给出了非水溶性药品残留溶剂的检验方法及某些特殊残留溶剂的检验方法,都是值得参考的。
  3 开发药品专属的残留溶剂分析方法。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残留溶剂从药品中挥发出来。水溶性药物是最方便的,适合于顶空进样方式。也可以通过配制不同pH的缓冲液来使水不溶性药物得到最大程度的溶解,但是要避免使用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等溶解药物,因为这些酸同样会腐蚀色谱柱。非水溶性药品,则可以考虑有机溶剂萃取的方式,将萃取液直接进样。
  上述列举的美国药典收录的残留溶剂检验方法是通用方法,其运行时间较长,效率较低。具体到某一药品时,在确定了残留溶剂的种类之后,应该简化方法,比如可以提高柱温、提高流速、缩短顶空平衡时间等,在保障色谱性能满足药典要求的基础上,快速地完成色谱检验程序。
  4 进行分析方法验证。
  确定了残留溶剂检验方法的条件之后,需要进行分析方法验证,证明该方法适合于该药品残留溶剂的检验。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通常包括:
  ——专属性:证明待测物质(残留溶剂)在其所处基质(药品)中被检测到而不受基质中其他成分的干扰。
  ——检出限:确定该方法能检测到的待测物质(残留溶剂)的最小量(绝对质量及其在药品中的含量)。
  ——定量限:确定该方法能定量检测(而不僅仅是确定残留溶剂有或无)的待测物质的量(绝对质量及其在药品中的含量)。
  ——线性:证明在残留溶剂可接受限度范围内,溶剂的浓度与其色谱响应值成线性关系,这是定量检验的前提。
  ——精密度:证明同一样品在某些检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人员、不同仪器、不同实验室)变化时,检验结果不受影响,该方法都同样适用。根据环境变化程度不同,精密度验证又分为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
  ——准确度:证明残留溶剂的检验结果与真实值相同,这是通过向药品溶液中定量加入溶剂对照品,然后采用该方法检验并计算加入的溶剂量,比较计算值与实际加入值来评估的。
  ——范围:通过上述各项验证的结果,证明在某个低浓度(定量限)至高浓度(线性的最高浓度)范围内,残留溶剂的测定值都是准确可靠的。
  ——耐用性:评估色谱系统可能受到外部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主动改变色谱条件,查看这些改变是否会对正常检验造成不利影响,然后在日常检验中要加以避免和预防。
  以上就是笔者总结的开发药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的步骤和一些实践经验。
其他文献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要根据人们的心理特点,用激励的方法去催人奋进向上,使其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本文仅就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激励方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目标激励   目标,是希望通过努力而达到的成就和结果。目标是由于人的一定需要而产生的,任何人一旦确定明确的目标,就会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人的心理欲望,根据职工的动机和要求,用一个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摘 要:建筑的表皮是展现建筑具体形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建筑表皮材料在建筑师精密的设计之后可以使得建筑的气质和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现,这样也使得建筑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它对建筑视觉效果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材料质感及颜色搭配与视觉传达,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表皮材料;精细化设计;视觉传达分析  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对建筑表皮处理的研究非常多,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同
摘 要: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以下简称9号文件),进一步学习电力体制改革,掌握电力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探索电力行业地发展方向。该文件是指导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每一个电力系统及其下属单位、相关工作者,也有着较为深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9号文件 应对策略 电力体制改革  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电力消费效率较低。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解题技巧近年来从文科综合的考试来看,分值设置为《思想品德》75分,历史75分。其中《思想品德》课的题型为选择题部分、简答题部分、材料分析部分和探究与实践题部分。  我通过对试卷认真分析和对部分学生调查得出结论:并非我上课时知识点没传授到位,也不是学生对教材主要内容没有掌握。而是学生答题技巧薄弱成为学生失分的症结所在,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月考因不懂答题技巧导致每位学生丢掉20分以上
摘 要:情商教育在英语教学法课堂上有很大的重要性,老师可以通过以身作则,把情商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中来。  关键词:情商教育 英语教学法 合作学习 感恩教育  一、情商的内涵和特点  情商是情绪商数(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的简称,正确的应该被成为“情绪智力”或“情绪智慧”。“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最早在1900年,由美国耶鲁大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强调了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交流”等教学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才能得以实现的。若要构建和谐、互动、愉悦的多元交流和互相支持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那
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学生必须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不仅要应用已有的知识,更要经历新知识和日渐增加的困难情境的挑战。教学方法应该让学生关注学习过程,而不仅是接受传授给他们现成的知识。”这更要求我们要注意提高提问的技巧。然而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随着学生的需求和思考在不断的变化着,怎样的提问才“合理恰当”效果最好呢?下面我就常规教学中的提问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课前
摘 要:对超声波流量计在大口径气体流量中的应用介绍。本文对超声波流量计测量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使用,减少误差,提高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的精度,以便测量结果达到国家的相应要求。  关键词:超声波流量计、噪声、差压式流量计  英国著名的流量专家F.C.Kinghom说的好“流量计是使用比制造要艰难得多的少数仪表之一,在实验室它可以得到极高的准确度,但是在使用现场,一旦条件变化,一切全部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