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更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

来源 :健康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rabbith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肺复苏通过按压和通气给予患者心脑重要脏器一定的供血和供氧,辅以电除颤等技术,从而可能起死回生,是现代医学伟大的进步之一。它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唯一方法。如何让更多普通人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拯救更多的生命,是急救普及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对于如何识别心脏骤停、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却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



  何时开始实施心脏复苏
  误区一:不做人工呼吸,只做胸外按压没有用
  面对越来越多的心脏骤停患者,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仍很低。为鼓励更多的人伸出援手,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目击者即使不愿意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仅仅给予单纯胸外按压也有效。甚至对于一些错误的被实施了心肺复苏(本不需要,却被心肺复苏)的情况,也认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没想象的那么严重。
  误区二:看到失去意识,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有些急救讲师直接倡导:丧失意识,即刻直接心肺复苏。判断错误而实施了不必要的心肺复苏跟不作判断直接心肺复苏是两个问题。后者是一种严重错误的认识,并不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做法。
  误区三:没法判断濒死喘息
  当一个人突发倒地,短暂性抽搐,继之出现浅慢、张口、抬头样的呼吸,即预示着心脏骤停发生。研究表明,院外心脏骤停有40%左右出现濒死喘息,濒死喘息更多出现在室颤心脏骤停患者。及时被实施心肺复苏,较没有濒死喘息的心脏骤停者,有更高的存活几率。因此,急救培训时,教会公众识别濒死喘息非常重要,同时急救系统调度员应该能在电话中指导目击者识别濒死喘息并指导心肺复苏。



  误区四:失去意识+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心肺复苏
  很多人会认为,当急救对象没有呼吸和心跳,就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医务人员则还需要准确判断脉搏情况。基于院外心脏骤停大部分目击者都非医护人员,因此,如果你遇到有人突发倒地,则大声呼叫并拍其肩膀,如无反应,则俯身观察呼吸,看其胸腹部是否有上下起伏,如果经过5~10秒的时间观察,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就可以给予心肺复苏了。
  心肺复苏操作误区解读
  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双手掌叠加,左手在下面还是右手在下面?施救者是在左边按压还是在右边按压?
  胸外按压,无论是左手在下还是右手在下,无论施救者是在左侧还是右侧,我们的目标都是保持高质量的按压,只要速度、深度、回弹都能达到规范要求。
  昏迷者侧卧位时,左侧卧还是右侧卧?
  昏迷者侧卧位,目标是保持病患气道开放、呕吐物能随重力流出、能稳定支撑,避免仰卧和俯卧可能的影响呼吸和窒息风险。虽然看起来右侧卧更佳,但实质没多大区别。
  胸外按压读数,一定要双音节?
  胸外按压计数,是培训师习惯性的数数方式,代表按压和放松的律动,并有利于控制按压速度,最终还是为了提醒自己或同伴按压呼吸30:2的转换。至于是否双音节,也并非重要。
  心肺复苏按压呼吸5个循环之后,才能除颤?
  急救培训中,为了训练基础技能,经常把心肺复苏和除颤分成前后两个部分来讲解和练习。有时给学员造成一个假象,“应该是在实施5个循环30:2的复苏、复检没有呼吸脉搏之后,才开始除颤操作”。而复苏指南的推荐是,当心脏骤停发生,应即刻开始胸外按压,在除颤仪到位后,无论你按压了几个循环,都立刻停止按压,给予除颤。除颤后继续心肺复苏,开始新的5个循环。
  心肺复苏必须遵循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即CAB顺序?
  对于心源性心脏骤停,应采用CAB顺序,按压优先。对于窒息性心脏骤停如溺水,应采用ABC顺序,人工呼吸供氧优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施救。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是不是都拨打120急救电话?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在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内容。在美国你得拨打911,在医院普通门诊你得拨打急诊科电话,在急诊室你得呼叫你的急诊团队,不同地点,呼叫的人、呼叫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是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特别是对黑龙江省考察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座谈会
特高压直流开关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次主设备,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流断路器在交流断路器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振荡、吸能回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技进入了新的飞跃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出现而不断改变,中国进入大数据时代。新闻是人们接收信息的一种主要方式。新闻业要想在
职业道德作为会计职业存在及发展的基础,在会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中导入遵循"国际教育准则第四号(IES 4)——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
健康提醒一寒潮来袭,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又称季节性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征,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暴发疫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伴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弱多病者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这个季节气候寒冷,为了保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