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检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p15INK4B甲基化水平,观察地西他滨治疗前、后p15INK4B甲基化状态变化,探讨p15INK4B甲基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地西他滨疗效的影响.方法 261例初诊MDS患者,其中男143例,女118例,中位年龄52(32 ~78)岁.低危组172例(低危104例、中危-1 68例),高危组89例(中危-2 52例、高危37例).收集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检测p15INK4B甲基化水平,按p15INK4B甲基化程度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MSP方法分别检测58例MDS患者地西他滨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骨髓p15INK4B甲基化水平,分析p15INK4B甲基化对地西他滨疗效的影响.结果 低危组患者p15INK4B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高危组患者(117.22对157.63,P<0.05).p15INK4B甲基化阳性患者2年预期生存(OS)率低于阴性患者(69.8%对91.8%,P<0.05);在低危组,p15INK4B甲基化阳性患者2年预期OS率低于阴性患者(78.2%对92.0%,P<0.05);在高危组,p15INK4B甲基化阳性患者OS率及中位OS时间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6%对38.5%,(17.0±9.3)个月对(18.0±5.7)个月,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p15INK4B甲基化水平是OS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前p15INK4B甲基化阳性组患者地西他滨治疗的总反应率及完全缓解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9%对76.5%,22.0%对29.4%,P>0.05).地西他滨治疗有效组p15INK4B甲基化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时p15INK4B甲基化水平高的MDS患者生存时间更短,但p15INK4B甲基化水平对地西他滨疗效无明显影响。
p15INK4B甲基化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及地西他滨疗效的关系
【摘 要】
:
目的 通过检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p15INK4B甲基化水平,观察地西他滨治疗前、后p15INK4B甲基化状态变化,探讨p15INK4B甲基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地西他滨疗效的影响.方法 261例初诊MDS患者,其中男143例,女118例,中位年龄52(32 ~78)岁.低危组172例(低危104例、中危-1 68例),高危组89例(中危-2 52例、高危37例).收集患者骨髓单
【机 构】
: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科,2002
【出 处】
:
中华血液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4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患者,男,58岁。主因“齿龈肿胀5个月余,加重伴发热1个月余”于2010年7月收入我院血液科。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齿龈肿胀,1个月前齿龈肿胀加重,伴舌底溃疡,1周前出现发热,体温38.5℃,就诊于当地社区医院,予口服“消炎药”(具体不详)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期刊
目的 报道1例罕见的原发于骨髓伴CD20表达的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经过.方法 分析患者的发病经过、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和转归,对患者的骨髓和皮肤标本进行包括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内的系列检测以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患者骨髓中有大量异常T淋巴细胞浸润,骨髓和皮肤标本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查发现CD20弱表达、CD8、CD2、CD3、CD5
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成员.由CD40信号肽和胞外功能区构成,在肿瘤细胞抗原递呈、免疫应答、增殖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2].据报道,sCD40L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进入G1期而诱导细胞凋亡[3-4]。
期刊
目的 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电镜)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分型的临床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793例AML患者经电镜、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分子生物学和染色体核型等方法分型结果,比较电镜及其他检测方法对AML分型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析电镜对AML分型的优势.结果 6种检测方法AML分型符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电镜检测(63%)、细胞化学分析(59%)、细胞形态学分析(52%)、流式细
硼替佐米是新型靶向治疗的抗肿瘤药物,于2003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 neuropathy,PN)是硼替佐米主要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疗效.在硼替佐米治疗的最大群体研究中,SUMMIT和CREST的Ⅱ期临床试验及APEX和VISTA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接受剂量为1.3 mg/m2硼替佐米者PN发生
期刊
第一部分诊断与分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
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好发于老年人、在许多国家发病率均居第二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现在及将来MM将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疾病.为此,我们在5年前制订了《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简称《指南》),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尽管《指南》为这一领域一些概念的澄清以及治疗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提高了我国医师对MM的规范化诊治水平,但随着更多新药的出现以
期刊
目的 了解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早期BCR-ABL转录本水平检测的预后价值,为CML患者进行早期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3例CML患者TKI治疗前后不同时间BCR-ABL转录本的水平,分析治疗3个月时BCR-ABL水平与之后获得的分子反应、疾病进展以及突变情况的关系.结果 30例初诊CML患者外周血BCR-ABL转录本水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