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穆苍润 境遥味淳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e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龚贤对“积墨法”的运用不是简单地重复添加,而是经过由淡到浓的墨色变化之后再慢慢叠加,以此来强化丘壑的坚硬质感,通过润泽的笔法传达出树的神韵,这种景色恰恰就是对南方风景特点的真实写照。
  龚贤是中国绘画史上转折性的人物,他的独创精神开拓了一个新的时代。龚贤的画外冷内热,无论是简淡还是浓密的风格,都富于内涵又隐括了现实。龚贤的“积墨法”营造的意境宁静深邃、生机勃发。他画山画水从不将自身置于自然之外,人本来就是自然的创造,他把思想感情融入到山川河流中,与万物对话,跟自己内心对话,用外部世界来强化自身感受,以艺术手法纳入作品,再妙造自然,表现自然与人生,感动他人,共享自然真理。
  龚贤,字半千、思齐,别号野遗、柴丈、蓬蒿人,画上用印有岂贤、半山、柴公、清凉山下人等。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名家,为“金陵八家”之首,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的创新精神给中国山水绘画中的“积墨法”注入了新的元素,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绘画风格,他对前人有继承,对后人有深远影响。龚贤注重写生,不一味仿古,尚亲近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只有深入解析龚贤画中的笔墨语言才能理解感受他画中静穆苍润,境遥味淳的山水意境。
  一、龚贤“积墨法”的特点
  用淡墨层层加染,由淡而浓,层层渍染,这样墨色就会滋润而不枯,这是“积墨法”的总特点。而龚贤的“积墨法”特点在于厚重中见苍润,他的用墨特别有讲究,他在“积墨法”的运用上极力追求由干入润,润而不湿,外润而有内骨,厚实中不外乎苍润与隐秀。“润”可说是龚贤在“积墨法”的运用上的审美追求和评判标准。润墨的品格是“鲜”,“鲜”意味着嫩,是富有活力的。龚贤说,“淡墨种种,愈淡愈鲜,望之若有五色”。“五色”就在于层次分明,每层都润泽而透明,薄而透亮,厚而滋润。所以他说:“笔润者,享富贵。”
  历来画树、画石、画山都有“阴阳之分”说。龚贤在使用“积墨法”的同时也强调了“阴阳”,或者说是“明暗”关系。他用积墨的层次来表现和增加阴阳、虚实的对比,龚贤在他的课徒稿中对画树丛与山石做了详细的讲解,他画树丛讲求变化与构图,树与树之间相互掩映却又见各自的姿态,即使是有意孤立的也有与之呼应。树与树,山与山,山与树都是从不同角度趋向一点,但又没有因挤成一团而犯了结的痼疾。他画石反复地皴擦点染,其目的是表现山石丘壑厚重的体量感,使画面加强层次与整体感,运用这种由淡而深,先干后湿的“积墨法”,就是在塑造骨架的基础上,再施皱染加以联系,最终达到“远望之却亦浑沦”的生动墨韵。
  中国画又称水墨画,水与墨在宣纸上结合产生无数的奇迹,墨依附于水,水能载气,水墨的雅逸之韵是任何丰富色彩都无法替代的。龚贤出生在江苏昆山,后移居南京。江南的自然环境使他的山水画看起来满纸云烟,如果不善用水,他就不可能表现出潮湿秀润的自然特点,进而体现出视觉感受的真实性。水对于龚贤来说,不单是工具,更是一种画法。龚贤的“积墨法”对水的妙用可谓用心良苦,对水的控制极妙。他抓住了“积墨法”的要点,使画作呈现出一种千变万化却又静穆苍润的自然境界。詹姆斯·卡希尔在其著的《中国画家名家集萃》中说“他画中的世界完全是他自己的,是凭着他自己的绘画语言存在的。”水在宣纸上的千变万化使事先的设计被隐去,让山水之间在连接时自然地过渡,让树与树之间的关系细密而又充满活力。
  二、龚贤积墨法营造的意境
  看到龚贤的山水画时,我的内心有种莫名的感动,仿佛可以看见龚贤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在龚贤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出他强大的精神世界,往往心境创造画境,画境营造意境,绘画的意境离不开画家成长的环境与个人修养。每位艺术家都有双重生命:肉体生命与艺术生命。后者也有孕育、出生、壮大、衰亡、死亡的过程,艺术生命更多时候因为生活而启示,重大变革而激发,再经过艰苦漫长的停滞、积累。明亡时龚贤已二十六岁,他经历了一个王朝的陨落、腐朽、无能与贪婪,他虽仇恨女贞贵族政权,但却又只能忍受其统治,这种历史环境加上自我矛盾的心理注定了他的悲剧性格。正因如此,他的画越到晚年越是苍黑肃静,这一半是大自然生机给他的安慰,另一半是他对残酷现实的描绘。他把画家的手讴歌成造化的手,但又将画贬为“众技中最末”,那便是对当时处境的清醒独白,其中有恨铁不成钢的爱。画,是他宣泄情感的方式,是没有“出路”的“出路”。
  龚贤“白龚”时期的作品《疏林茅屋图》,看到这幅画时我莫名想起了诗人吴嘉纪写看菊花的诗句:“久之忽觉身上一寒”。这幅画在方寸之间给人一种清寂之感,不禁让人忽觉寒意。树与树之间若即若离,顾盼生姿,树后的小屋可谓是点睛之笔,营造出一种“空山不见人”“万径人踪灭”的带入感。“简、纯、疏、松”画之四要素在这幅画中发挥到了极致,这种极简的东西相互碰撞必然会产生新鲜生动的效果。能用少得不能再少的笔墨表现出复杂感情的就是高手,龚贤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作多是简单的小幅即兴之作,这种作品更易表达作者的情感。这种作品更能让我们领悟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因为他深知人本就是自然的造化,所以创作时会将自己融入自然,而不是将自然与个人分开。同时我们也能读到他不慕名利,与自然亲近的淡泊心境。
  作品《千岩万壑》是龚贤“灰龚”时期的代表作。龚贤对“积墨法”的运用不是简单地重复添加,而是经过由淡到浓的墨色变化之后再慢慢叠加,以此来强化丘壑的坚硬质感,通过润泽的笔法传达出树的神韵,这种景色恰恰就是对南方风景特点的真实写照。“象由境生,境由心生”这种意境的产生是作者洒脱、自由的心态决定的。这一时期,龚贤更加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而这种更为微妙的境界就是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感受和领悟。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既要以自然为蓝本,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创作,同时又要把自己对自然的真实观察与自己的内心感受结合起来,实现自然之物与作者心灵的融合。龚贤另一幅代表作《溪山隐居图》就遵循了这个创作原则,他不但以江南独特的山川风貌為师,还把自己的品格修养、主观情思等都融入到了其中。中国禅宗思想倡导人们在静中修身养性,体察生命,龚贤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溪山隐居图》中我感受到了他内心世界的“静”,那种淡然、放开和超脱。龚贤在静中感悟自然,感悟生命,把平静的心境写入画中使画面境遥味淳。
  “浑沦”与“静穆”是龚贤晚年时期“黑龚”作品的特点,“浑沦”是龚贤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审美核心,“浑沦”属龚贤原话。他的晚年代表作《木叶丹黄图》表达出浓浓的秋意,天空清澈廖远,树木繁密而无杂乱,错落于山环水抱中,山中小路悠远深长,望不到尽头。一片幽静空灵的秋景,使人不禁感到秋天的悲凉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画家心境的平和淡然。《溪山无尽图》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龚氏山水画独一无二的审美境界,整幅画的笔墨超乎形象之外。他对“见笔不是笔,见墨不是墨”这种境界的把握,己经达到了远看混沦整体,近看又笔笔分明的程度。作品气息连贯顺畅, 不禁让人对其幽远意境直发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见面”的感叹。
  研究龚贤的“积墨法”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的绘画精神,掌握绘画规律,传达作品内在的神韵和人文精神。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是龚贤一生绘画的灵魂所在,没有传统就谈不上创新,在有传统的同时还要时刻保持着创新,缺乏创新,艺术就不会有进步,就会停滞不前。龚贤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作品,传达给我们的更是一种创新变革的精神,不断地召唤后来者去打破程式,不断独创,化古为新。
其他文献
多数人心目中,一谈杂技,必是苦累。在我与杂技人接触的几年时间里,却常常感叹于他们坚韧的理想信念与执着的艺术追求。在杂技技术性与艺术性日益交融的当代,呈现在舞台上的作品愈加赏心悦目。“苦”,不应该成为杂技的代名词,我更愿意用“美”来代替。在改变世人对杂技陈旧观念的进程中,女性杂技艺术家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美”的缔造者们,正用她们女性的力量诠释着新时代杂技艺术的魅力。  1976年清晨,在遂宁
我的書桌特别爱干净,“蓝胖子”——桌面吸尘器就是它最好的朋友。每当书桌上出现纸屑、橡皮屑时,书桌都会难受,瑟瑟发抖的声音总会吵醒“蓝胖子”,像在喊:“‘蓝胖子’,快来救救我!”  “蓝胖子”听到呼救立刻赶来救援,奋力地转动着黑乎乎的毛圈腿,开足马力奔驰在桌面上。它一会儿横着走,一会儿竖着走,像飞奔在草原上的骏马,把垃圾“呼啦啦”地全都吃进了肚子里。“蓝胖子”吃饱了就静静地退回角落,书桌连声“谢谢”
简介  书香龙溪文化艺术服务中心,于2015年6月9日在雨城区大兴镇龙溪村正式挂牌成立,2020年8月,雅安市文明办授牌为“雅安市雨城区书香龙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服务中心成立至今,已组织各类文艺汇演100余场次,组织书画创作展览30余场次,组织公益捐赠近50万元,并充分利用现有校舍,开办了“新文艺组织校园青少年文化宫”。未来“书香龙溪”将升级打造“七馆两家”,即音乐馆、美术馆、舞蹈馆、书法馆、
简介  四川福宝美术馆成立于2016年,选址成都市成华区崔家店路371号。2019年9月,鲁能·四川福宝美术馆新馆人驻位于成华区槐庭路60号的多宝寺壹号艺术中心,占地面积16亩,展厅面积达2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千人观展。新馆还先后引进国家级艺术家郭汝愚、何应辉、程峰、徐仲偶、李兵作为美术馆的入驻艺术家,成立天府书画名家工作室。美术馆服务于“成于中优,华在文商”,致力于打造天府书画高地、文化传
字少儒,号雅石,生于自贡,现居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花鸟画专委会委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等。  其作品在德国(柏林、汉堡)、澳洲(堪培拉、悉尼、墨尔本、新西兰)等地的海外巡展中获得广泛好评。  “我打算画一组城市风光的作品,来体现人和城市﹑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邓维彬在网上看到一则监控拍下大熊猫在半夜凌晨经过映秀街道的一
今天早上,妈妈买了一些虾准备给我加餐。我看那些虾有的大,有的小,就向妈妈要了五只小虾养在一个鱼缸里。  我发现小虾全身上下几乎都是透明的,两颗小黑珠似的眼睛像青蛙眼一样突出来。两对不一样大的钳子一张一合的,看起来很威武,腹部下面还有好多脚,划来划去的样子十分可爱 。  有时候两三只小虾聚在一起用“手语”一起商量如何逃出这个鱼缸,有时候它们用钳子抓住对方的长须玩拔河,有時候它们用腹部的小脚在水中划来
蒲剑 李白《行路难》草书 249cm×125cm 2019年  蒲劍  生于1970年10月,四川巴中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政协书画院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巴中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巴中市书画院(巴中市政协书画院)专职书法家,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工作室课题班成员。
一、解题  读书读题。题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题如树状目录,在文件管理中甚至可起到“闹钟”的作用。写书不易,多数作者少则也得花上一年半载,中则三年五载,多则毕其功于一役。因此,书多是作家心灵的呼唤、心声的吐露、心血的结晶。成书多是受到孩子般的呵护。作家往往在题材的选择、体裁的考量、行文的方式上体现出独特个性、独到见解、独立表达。在书的体例、书的结构、书的装帧、书的内容等方面往往能窥一斑而见全豹,见
简介   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武侯区金花、华兴街道、双流区白河公园,总占地16万平方米,专注于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20年。A区浓园国际艺术村、B区天艺村、C区天艺浓园艺术生活体验馆各具特色、主题鲜明,形成了文旅融合新型创意产业园区。历经20年的积累和沉淀,浓园以艺术产业和旅游产业为支柱,已形成覆盖创意商务、艺术原创、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创设计、信息发布、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