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指示性教学”初探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教学采用“自主研习”的教学理念,采用评点交流、朗读、讨论的教学方法。《想北平》是老舍的一篇语言及其质朴而内蕴及其深厚的散文。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这三次对话展开的。三次对话,解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完成对散文情感的体会和对语言的品味,另一个就是通过文本达到感受人与故乡的人文主题的目的。前者是重点,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的延伸。这两个问题的统一,实质上就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非指示性想北平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对于这样的散文,首先,是要让学生静心研读,再让学生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然后和其他同学交流。这一步要完成的是对文章情感的体会和语言的品味。其次,要展开的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作者为什么那么爱北平,作者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文章的,等等,这是由文章本身自然就会联想到的。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对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是有帮助的。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以期达到感受家园之思这一专题内涵的效果。三次对话中需解决两个问题,考虑到课文内容的浅易和学生课前的充分自学,学习本文只安排1个课时。
  二、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把北京城看成一本古书,我们已经接触了许多位读者,从汪曾祺的“胡同”到史铁生的“地坛”到郁达夫的“秋天”,每个人都对北京有自己的一番品读,而今天我们有走进另一位“哈姆莱特”的世界,老舍话北京(板书:课题“想北平”)。
  (二)初读课文,读出自我情感
  学生自由诵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并说初读感受。首先是小组交流,然后教师随机抽取不同组的三四个同学介绍,“用一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教师基本准备:在文章的题目中,老舍用了一个“想”字,这个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的字眼,直截了当地写了出来,可以猜想在文中,或许作者不仅要告诉北平是什么样,而且还要我们一同分享他对北平的爱。
  (三)研个性化的内容
  本文选择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个性化特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个性化特征?让每人在略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这三个问题依次研习琢磨,并在点评栏上写下相应的一些关键词。
  教师基本准备:
  请①②③④组同学分别研究探讨4、5、6段(其他组同学也可发表)。
  问题:每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北平(环境、布局、物产)的哪种特点?
  1.第
  一、二组发言……
  师交流、点评:(参考)①“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感到寂苦。”
  家是温馨的,巴黎作为家会感到寂寞、苦恼。因为要么“太旷”,要么“太热闹”。
  板书:“太旷”——寂寞;“太热闹”——苦恼。
  ②“使我能摸着——……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用平平淡淡的语言描绘了城墙、水潭,水中蝌蚪,苇叶上的蜻蜓,却营造出极浓的环境氛围——安适。
  板书:安适
  ③“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动中有静。”
  这句是讲安适的北平中的热闹。全城会处于闹和静的和谐之中。老舍写来,却以“太极拳”作比,这一特征与北京“静”中的“闹”,确是非常相似。这一比既简洁又显得味道无穷。
  板书:环境安静温和
  2.第三组发言……
  师交流、点评:(参考)“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使他们成为美景。”
  倘若把北平面积缩减一半,而建筑还那么多。她还会那么美丽吗?故宫三大殿还会在开阔中显示出庄严气势吗?北平的布置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意。布局恰到好处。
  ——板书: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3.第四组发言……师交流、点评:(参考)“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还不愧杀!”
  儿化音中带有很浓的京味,议论中带着京味的俏皮、幽默,显现出对北平物产的钟爱,透射出了老舍对北平平民生活的眷恋。
  板书:物产丰富可爱
  教师小结:这样的北平,这样的故乡能不让人眷恋,想念吗?
  4.研个性化的语言
  作者在写这些个性化内容的时候,运用了哪些语言?有什么个性化特征?让每人在选择性阅读的过程中研究学习,精心概括,并在点评栏上写下相应的一些关键词。
  教师基本准备找出的句子大致有:
  ①第2节: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对母亲的爱。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京比作自己的母亲。类比手法写出了他与故乡亲如母子的关系。
  ②第2节:我所爱的北平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作者所表现的,是“我”和北京,“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他不是在“写”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③第3节: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者的性格是北平赋予的。作者与北平早已融为一体。
  ④第4节: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
  教师小结:评点其实是较随意的一种记录读书心得的方法。它可以是对内容情感的评价,可以是对语言表现形式的点评,当然也可以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评点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更是一种读书的习惯,希望以后同学们读书时也坚持动笔。
  (设计依据与目的:先让学生对语言进行独立阅读和评点,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意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积累性美读
  全篇句句都美,句句有情。
  例如:
  ①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北平的伟俊。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②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6.总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感受
  教师总结:故乡是将来我们要回望的家园,她是连接我们过去的纽带。故乡有我们生命的印记,我们对自己的故乡总会自然地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7.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课后发给学生《故都的秋》的文字稿。作为两篇格调相似的散文,要求学生将《想北平》与《故都的秋》进行对比阅读,从情感与写法上分析其中的異同。
其他文献
结合新课程理念的分析,从巧妙引入课堂探讨话题;巧妙引燃学生思考爆点;巧妙挖掘引发深层思考;巧妙点拨促进发散思维;巧妙引领促进学以致用等方面探讨了在思品课中巧用体验式情境教学的方法。  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情境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思品课堂教学是一种“交往”。在师生互动交往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效益课堂最优化,这是每一个思品教师积极探讨课题。巧用体验式情境教学,是一个很好地切入点。教学情境是教师为实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培养与巩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英语教学学习兴趣课堂效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习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同行有这样的感受:新学期刚刚开始的几节课学生都能很认真地听课,但到后来却慢慢地走神,上课时总喜欢做点小动作。课
通过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素养,让课堂变得更厚重、更开阔、更深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高尚品质等进行了扎实有益的研究。研究中探索了校本培训,提升基本素养;实践研究,提升素养;反思交流,提升综合素养等途径,使师生素养得到提升。实践反思提升素养  1前言  素养包括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新、求知意识以及准确的判断能力等。  2研究对象与方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是最容易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学科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融德育教育于无声无形中,注重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判断与辨析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思考小学生还是一群无知懵懂的孩子,可塑性极强,易于接受德育的熏陶、感染和教育,是形成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
新课程改革带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学校要多元化保障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把艺术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当中,营造一个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无时无刻都享受艺术教育的熏陶,潜移默化地为未来艺术之路铺垫坚实基础。艺术教育小学儒雅校园学生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成长与进步,并百花齐放、卓有成效。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把艺术教育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发展,不断地加强浓郁校园
从“4 1”教学模式的内涵;抓好预习关;分配任务,加强合作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有效落实知识;当堂检测,检查验收;做好拓展和提高六个方面,对“4 1”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教育界将要满足日益增多的需求和接受一个迅速变革的世界所提出的各种新的挑战。为了适应当代的需要,我们应发挥创造力,拿出勇气,坚决进行切实的变革并立志完成自己将承担的各项重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形式,为了更快
随着现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积极探索通过什么样的顶岗实习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综合素质,是我们职业教育者面对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实践教学,对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基于“专业 名师工作室”顶岗实习模式从研究背景、基本内涵、研究意义、具体模式创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专业 名师工作室 顶岗实习 模式构建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实行
2010年的8月底,带着学校领导的嘱托和殷切期望,带着对支教工作的无限向往来到了支教学校,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支教生活。  开学了,看着孩子们晒得黝黑的脸,听着孩子们浓重的家乡话,一个个胆怯地从我身边走进教室,却没有一个知道问一声“老师好”。我的心里稍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我来对了!我看到了以往我从未看到的教育对象。从小生活在城里的我。工作以来又一直待在一个生源较好的城市中学,这使得我对教育的理解存在
“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如何引导学生不仅是行为上的参与——站起来发言,还要达到思维上的参与——是否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算是真正“活”起来了。从引趣激疑,创设情境等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的策略。  数学课堂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应注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快乐活泼地成长。因此,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显得
人性化的灵魂管理,即应当将教师看做是学校的主人,以教师为本的考勤管理。教师是学校教育事业的根本,是引导学生不断成长学习的领路人,因此,在管理教师考勤的时候,要以教师为本,积极提升教师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考勤管理制度感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将考勤制度落实到位,作为一名学校的中层领导,我能以认真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立足本职,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