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kso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爱好是心理学范畴的课题,在诸多心理学专著与教材中均有论述,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无疑也应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那么从小培养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鞭策与鼓励其成效也就愈大。 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而且,应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之,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于奏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1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加强体育兴趣的培养
  1.1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良药,在实际教学中我始终认为:在科学技术高度现代化的今天,体育已全面进入人的生活领域,学生对体育的价值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加上体育具有竞赛、健身、健美等特点,这些都会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1.2自尊心强、自信心足。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过于严肃,势必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感,一个具有幽默感的老师不但能使学生感到愉快,同时也能感到师生更亲切。我在上体育课的游戏部分时,当第一遍游戏做完后,获胜一组的欢呼声不是很热烈,当第二遍游戏结束后,我一边向队伍方向走,一边向他们做了要热烈欢呼的“V”字型手势,学生看了会意地笑着互相暗示,摩拳擦掌地做好了准备,当我一宣布后,大家马上欢呼“耶——!”,我故意摇了摇头说:“大家好像拿了第一名一点都不高兴似的,再来一次!”学生更加兴奋了,欢乐的声音充满了整个场馆,气氛一下子达到了最高潮,观摩的教师也不由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欢快的气氛一直延续到结束,使这节课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最后以98.4的高分获得了金奖第一名。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他们一方面尽量表现自己的才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鼓励;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经验丰富的长者和学识渊博的老师的教诲。因而,尊重、爱护他们,热情教育、帮助他们是培养体育兴趣的关键。
  1.3具有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每当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国际比赛中的冠时都可以激起学生向上的斗志,在校运会的比赛中,学生为了为班级争取荣誉可以说上场的学生奋力拼搏,场外的同学忘情地加油。所有这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地体现,是培养体育兴趣最为重要的因素。 因此,这时候可以适时培养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就可以为班级争光的想法,这时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特征对培养体育兴趣至关重要。其中有积极增力的,又有消极减力的因素,我们的责任是善于把握和抓住积极成份因势利导,而对消极因素防患于未然,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2在教学中“寓兴趣于知识之中”
  确定每节课的内容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认为可以试图让学生自己先来说一说怎么去学,用什么方法,这样在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这节课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学未见乐趣,必不乐学”。可见任何一门教学要想得到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显然,如果学生对教材感兴趣,就能产生积极情感,学习有主动性,掌握运动知识就快,上课的效果也就好。反之,对教材感到枯燥乏味,上课势必情绪低落、运动技能掌握的慢,上课的效果自然就差了。其实教材本身蕴含着兴趣,每种教材,每个进度都有新的概念、新的技术、新的动作都会使学生不断产生疑问,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任务,严格而有系统地组织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材的潜在趣味性,把教材的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使兴趣寓于科学知识之中。例如,在教授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时,如果是单纯为教传接球而练传接球,那么学生很快就会感到很枯燥无味的。为此,在教学中我就采用传球、断球的游戏,使学生对传球产生趣味感。然后再强调传接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它既是全队进攻的基础,配合的纽带,又对胜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产生迫切要求掌握它的愿望。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必须不断变换练习的方法,如由原地传接球——移动传接球——行进间传接球,由直线传接球——三角传接球——四角传接球——五角传接球,由一组一球传接——一组多球连续传球,并结合一些竞赛活动进行,如那一组传得准,传得快,传的时间长等等。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多变的形式下,不断受到新异刺激,使心情欢畅,兴趣高涨。在分析技术动作时,形象生动、准确优美的讲解示范也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2.1创设激发兴趣的情境。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且他们的好奇心又强,因此我们在教学遵循学生认知和情感变化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学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我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还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如在上障碍跑教学中我就将整个教学过程故事化,让学生都扮演成突击小分队的队员,将各个障碍设定为“敌人的哨岗”、跳过小河、爬过电网、冲过关卡、炸掉碉堡、最后将胜利的旗帜插在目的地上。这样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合理、清晰的场地布置和有趣的情景,极能激起人们的运功热情,使人备受感染,因景起兴。此外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和生动活泼、形式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创设兴趣情境,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方法。
  2.2让学生自编动作提高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编活动的内容。例如在徒手操的练习中,由教师规定动作要求学生自编动作的内容,但在自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原则,一个是你所编的目的是什么,另一个是一定要针对今天上课活动用的比较多的关节或部位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观察做的比较好的学生,给以表扬并让他们出列演示。另外,在游戏练习中,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器材规定在一定的范围,要求每组的学生创编出大家喜欢的体育游戏。游戏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不要照搬已学过的游戏,组与组之间不要雷同,要创编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锻炼身体、能够培养体育兴趣、具有开拓精神的游戏活动。我还充分利用内堂时间让学生自己写出自己创作的游戏自己讲给每一个学生让大家都能了解自己创作的游戏,这样做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而且也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体育感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运动习惯及智力、情感、意志、品质等。因此,我们必须要善于发现和积极引导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勤奋刻苦的精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些年中,随着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有效实施,在我们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个现实问题。  1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外阅读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为重要。因为课外阅读是学生在一种自由、安全、平和的心成下进行独立探究的发现性阅读,是一种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和特点、爱好各取所需,选择适合自己的
期刊
【摘要】如今教育部门在深化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在教学中不但要确立以学为本的教学观,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陈腐的教学观念,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还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培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既各成体系又密切联系。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学校的教育中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几个不同方面谈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  【关键
期刊
【摘要】自21世纪以来,全国上下都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那么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什么呢?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从心理学来说,它必然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必然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其中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学,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的活动中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所谓声区不统一,就是指三个声区的声音音色和音量不一样。例如三个声区的发声方法如果不一样,就可能造成声音的位置不一样,从而导致音色上的不统一。在声区统一方面要求做到的歌唱方法的统一、声音位置的统一以及音色的统一等等,是相对而言的。高中低三个声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音色上都是有一定差异的,否则就没有高中低之分了。所以只要做到各声区的声音相对统一,才符合歌唱的原则。  【关键词】声区统一;音色;声
期刊
闲暇之余,我研读了薛瑞萍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本书,一直佩服这位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的“看云”老师,尤其欣赏她的实在、实干和实话实说。文中饱含个性的思想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心,我更进一步感悟她深刻独到的思想和见解,更是被她的真实、坦然、智慧所吸引。  书的第一部分“教育,对成长的迷恋”,真实地再现了薛老师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的过程和其中显示出来的睿智。她时刻关注着学生们,设身处地地为学生们考
期刊
【摘要】本文以孩子从小学至上大学的轨迹过程,从品质、追求、好奇、主见、激励、关注等方面,叙述了作者指导孩子的几点实践,阐述了家庭教育的一些方式方法,提出了家长如何指导新形势下孩子成长的问题,从而让孩子获得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家庭教育;成长;实践Home education with child grow several practices  Xu Yongji  【Abstract】This
期刊
自2000年课程改革工作在全国逐步展开以来,学校教研工作也赋予了新的含义,如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培训,对课程标准对解读,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角色的转变等。学校教育面临着一场向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大挑战。课堂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全面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其次,教学方式改变了“填鸭式”的老一套做法,课堂上注重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只局限于一本书、一只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处于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的关键时期,独特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形成了比较任性的特色。正确的经验引导,培养遵守和服从的纪律意识可以使其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从树立远大志向和信念,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树立榜样以及教师利用课堂进行经验引导等方面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和服从的纪律意识。  【关键词】自制力;行为习惯;形体和意识;自我评价;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Discussed
期刊
【摘要】备课是对教师来讲是老生常谈的一个主题。传统的“五步备课法”对大多数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十分熟悉,长期习惯了固定的备课和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后,教师备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环节是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要重点讨论和研究的课题。备课指导观念的转变、流程的转变、评价方式的转变等等都是要讨论和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与同仁们共享。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备课Junior
期刊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成长在不同的环境,在家庭、学校、社会都受到不同的思想影响,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观察社会,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素质教育;创新Middle School Politics in the Quali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