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狼爸靠打,羊爸靠教,新教子时代,你信谁?”在南都周刊8月4日的主题沙龙中,背景板上挂着这样一个大大的疑问句。但对于在广州打拼多年的湖南人陈宣明来说,这个问题相对次要,把两个孩子转到香江中学,才是目前最要紧的事。
在现代中国都市,身为新一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着更多的知识渴望,8月4日下午,“打”字当头来教育孩子而颇受争议的“狼爸”萧百佑,和以与孩子当朋友心态来培养孩子的“羊爸”李公明,在香江集团翡翠绿洲特约的《南部周刊》沙龙上相逢,他俩的火花碰撞,给广州的父母们带来“教子”的新鲜启发。
“狼爸”萧百佑认为,3—12岁是人处于动物性的时期,针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要用动物性的教育方式——让他有切肤之痛。他强调,不要当时打,要等孩子认识到错误之后,请求家长责罚,“打时不要有情绪,打完后又恢复家庭伦常,这事就算完了,这也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
“羊爸”李公明则秉持着与孩子当朋友的心态,陪孩子一起认识世界。他更看重孩子思想与人格上的独立。“我比较自豪的,不是孩子考上什么名牌大学,而是他对社会的认识一步步建立起来,对国家民族未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的教科书有很多谎言,社会教育有很多虚伪。”身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的他,给新生讲课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吸收,而是排毒。”
主持人马志海的教子心得介于两者之间。他说“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像狼爸全身心地投入到子女教育中。与此同时,他也坦言自己打过儿子,一次因为儿子说谎。“我打了他五下,内心非常纠结。我跟他说,儿子你把房子拆了都可以,但一定要有是非观。”
互动期间,有观众说最赞同主持人的方式,现场一片哗然,赞同的声音不在少数。两个孩子的父亲陈宣明也是其中之一。
陈宣明的女儿13岁,成绩优异,在现在的学校已感受不到竞争的动力。儿子8岁,正是顽皮,“也跟他定规则,但总犯,有时还耍无赖。”陈宣明偶尔也会打儿子屁股。为了两个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在同学的建议下,他打算为孩子把家安在翡翠绿洲,让孩子转学进香江中学,“业主入学方便,关键是孩子们不用跑来跑去,更安全。”
相对陈宣明的接受性,现场另外的家长却不能完全同意嘉宾们的观点,当一名父亲拿出“8岁以前教真善美,8岁后教奸诈狡猾”的教育论调请教“狼爸”的意见时,“狼爸”部分同意的表达引来一名母亲的强烈质疑,她觉得具有话语权的公众人物要小心别误导别人,面对一直在分享“如何教育孩子成功”经验的嘉宾们,这位从职场“女强人”角色转为专心“相夫教子”的母亲问:你们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吗?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对父母面对的育儿课题既独一无二,又有规律可循。在以优质教育资源出众的大型居住社区翡翠绿洲,这场关于“新教子”时代话题的讨论留下了袅袅余音。
因为这个话题其实永远探讨不尽,教育孩子永远没有所谓唯一正确的答案,正如马志海提醒的:我们大人很苦适,要为孩子追求正常的生活,别那么焦虑,家长们。
在现代中国都市,身为新一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着更多的知识渴望,8月4日下午,“打”字当头来教育孩子而颇受争议的“狼爸”萧百佑,和以与孩子当朋友心态来培养孩子的“羊爸”李公明,在香江集团翡翠绿洲特约的《南部周刊》沙龙上相逢,他俩的火花碰撞,给广州的父母们带来“教子”的新鲜启发。
“狼爸”萧百佑认为,3—12岁是人处于动物性的时期,针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要用动物性的教育方式——让他有切肤之痛。他强调,不要当时打,要等孩子认识到错误之后,请求家长责罚,“打时不要有情绪,打完后又恢复家庭伦常,这事就算完了,这也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
“羊爸”李公明则秉持着与孩子当朋友的心态,陪孩子一起认识世界。他更看重孩子思想与人格上的独立。“我比较自豪的,不是孩子考上什么名牌大学,而是他对社会的认识一步步建立起来,对国家民族未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的教科书有很多谎言,社会教育有很多虚伪。”身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的他,给新生讲课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吸收,而是排毒。”
主持人马志海的教子心得介于两者之间。他说“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像狼爸全身心地投入到子女教育中。与此同时,他也坦言自己打过儿子,一次因为儿子说谎。“我打了他五下,内心非常纠结。我跟他说,儿子你把房子拆了都可以,但一定要有是非观。”
互动期间,有观众说最赞同主持人的方式,现场一片哗然,赞同的声音不在少数。两个孩子的父亲陈宣明也是其中之一。
陈宣明的女儿13岁,成绩优异,在现在的学校已感受不到竞争的动力。儿子8岁,正是顽皮,“也跟他定规则,但总犯,有时还耍无赖。”陈宣明偶尔也会打儿子屁股。为了两个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在同学的建议下,他打算为孩子把家安在翡翠绿洲,让孩子转学进香江中学,“业主入学方便,关键是孩子们不用跑来跑去,更安全。”
相对陈宣明的接受性,现场另外的家长却不能完全同意嘉宾们的观点,当一名父亲拿出“8岁以前教真善美,8岁后教奸诈狡猾”的教育论调请教“狼爸”的意见时,“狼爸”部分同意的表达引来一名母亲的强烈质疑,她觉得具有话语权的公众人物要小心别误导别人,面对一直在分享“如何教育孩子成功”经验的嘉宾们,这位从职场“女强人”角色转为专心“相夫教子”的母亲问:你们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吗?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对父母面对的育儿课题既独一无二,又有规律可循。在以优质教育资源出众的大型居住社区翡翠绿洲,这场关于“新教子”时代话题的讨论留下了袅袅余音。
因为这个话题其实永远探讨不尽,教育孩子永远没有所谓唯一正确的答案,正如马志海提醒的:我们大人很苦适,要为孩子追求正常的生活,别那么焦虑,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