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角色的“新”教师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centf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几千年来,教师只是传道者,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就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以前大家都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学高为师",但现在这些观念都受到了挑战!
  不是吗?有的"学富五车"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是比不上文凭不如自己的老师;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走出校门却比不上"差生"。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而且发展快,教师要想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况且现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他们可以看书、看报、看电视,甚至上网聊天下载信息,"打开窗户看世界",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了,学生不再只囿于课堂。
  所以现代教师不能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辅导者、合作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做到"授之以渔"。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过去教师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一名好老师,学生考试成绩好,行为规范好,就是好学生。教育科研被认为是"教育专家"的事情,不主动参与,不愿参与,甚至不想参与,造成教育与研究的脱节,这些皆是片断的错误的做法。
  今天看来,那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凭自己固有的经验办事,虽然工作起来"轻松无忧",但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却完全是"事倍功半",等着"专家们"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简单机械地照搬运用确实是不行了。
  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就是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离开了教科书,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参考,不知怎么样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不知怎样去检测学生。
  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缺乏自主与创新。但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新课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既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因为这样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却走进了"死胡同",教师被"关"在校园中,学生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题海战术"、"应试教育"一度盛行并生生不灭。师生紧盯着这"神圣的象牙塔"。可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商品经济、网络社会。
  全球一体化正不断地冲击和渗透着校园,我们的学校正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着越来越多的联系。因而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新课程要求教师更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老师。
  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专业型、学校型拓展为"社区型",教师的确是开放型的,应和学生一道参与社区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面对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我们青年教师不能再保守,不能再等待观望,而应努力做到:
  (1)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保持思想常"新"。一年的学习,虽然短暂,但在教育心理学方面,让我更深刻懂得了教育教学中分析学生心理发展方向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凭主观愿望去分析处理问题;教育科研方面,初步懂得了教育科研方法和操作步骤;懂得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增强了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比较深入领悟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容;为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打开了一扇门,并作了初步尝试了,加深了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今后教育管理工作提高了能力;更清楚地懂得了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做法。所有这些,对自己的启发很大,为今后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打好基础。
  (2)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成为教育科研型的"新"教师。过去那种不敢参加、不愿参加、不想参加教育科研的思想应该摒弃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應不断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成为教育科研型的"新教师"。
  (3)深入钻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努力参加开发校本课程,成为新课程的"排头兵。"
  (4)力争成为社区型与开放型的"新教师"。过去由于"安全"等因素,教育教学局限于校园内,教师们不敢过多带领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青年教师应多参加教研活动,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与学生在社区活动、实践活动中都得到锻炼与发展。年轻,不仅仅是年龄,更在于观念的更新,教法的创新。囿于传统、教法陈旧,不只是不受学生欢迎,也会被新课程潮流所淘汰。我们虽然经验不足,理论不丰,但我喜欢学习,勇于进取,我们青年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保持活力,永远做个新教师"。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数学教学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核心是改变原有的学生学习状态,将被动改为主动,将复杂变得简单,将
针对一类具有积分二次型约束结构不确定性的系统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H∞控制方案。从具有指定干扰抑制能力的不确定性系统的绝对稳定控制着手,通过加入额外的不确
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虚拟课堂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来.如何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虚拟课堂,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从实际需求入手,系统模块化设计,逐个功能实现,系统
【摘 要】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它带有偏差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它对职中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以平等、相互尊重、加以赞美的方式,对疏导职中生逆反心理有着不可估量的效果。  【关键词】 职中生 逆反心理 平等 尊重 赞美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职中生中
2016年是英国文学巨匠威廉·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世界各地的文学、戏剧爱好者组织了大量纪念莎翁的文学活动,莎翁的诸多戏剧在各地轮番演出。这股文学与戏剧的热潮同时席卷中国大地。英国文化协会于今年年初正式启动了以“永恒的莎士比亚”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作为对莎翁文学成就及其人文主义精神的致敬,以期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走近并了解这位世界文坛巨擘。  在莎士比亚的众多戏剧中,《哈姆雷特》的经典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摘 要】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三种: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和相似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更重要的事中考中它还会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   【关键词】相似三角形;中考;应用  相似三角形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的中考中已经越来越突显了
摘 要: 英语泛读是一门重要的英语专业课,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开阔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英语专业学生文学素养不足制约其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现状,作者将英美文学作品与泛读课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文学素养 英语专业 泛读课    英语泛读是一门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地位重要,但英语泛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