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爱国主义评析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剖析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爱国主义。在对以往剥削阶级社会的爱国主义评述的基础上,阐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群众基础、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和国际基础,论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也是最后一个历史形态的爱国主义。
  【关键词】爱国主义 历史形态 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是指爱国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历史阶段性,它同社会形态发展相适应,并反映社会形态发展要求的爱国主义形态。人类爱国史上相继出现了奴隶制爱国主义、封建制爱国主义、资本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其中,前三种爱国主义形态的阶级基础都是剥削阶级,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人类社会最后一个阶级。因此,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不仅是人类历史最先进、最进步的爱国主义,同时也是最后一个历史形态的爱国主义。
  以往剥削阶级社会的爱国主义评述
  奴隶制爱国主义也即奴隶主义爱国主义,它是人类爱国史上第一个历史形态的爱国主义,是存在于奴隶社会,同奴隶制相适应,反映奴隶制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奴隶制爱国主义的实质是关心维护和发展奴隶制国家利益,表现为关心维护和发展奴隶主阶级利益,而奴隶主阶级具有不可克服的自私性、野蛮性,而且在任何奴隶制国家内部都是极少数。因此,奴隶制爱国主义相对其他历史形态的爱国主义而言,具有最大的片面性和最不彻底性。
  封建制爱国主义也即封建主义爱国主义,是继奴隶制爱国主义后出现在人类爱国史上的第二种爱国主义历史形态。它是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上,同封建社会相适应,反映和代表封建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封建制度是封建制爱国主义最基本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依据,关心维护和发展封建国家利益是封建制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实质,关心维护和发展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是封建制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深刻的表现。封建制爱国主义虽然比奴隶制爱国主义更先进、更广泛、更普遍、更彻底,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的时代局限性和地主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资本主义爱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爱国主义,是人类爱国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种爱国主义历史形态,是同资本主义制度相适应,反映资产阶级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资本主义爱国主义同相比较,具有更大的进步性:它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而资本主义制度能创造比其他任何剥削制度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能够创造社会主义革命所必须的全部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爱国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础,强调个人利益在爱国主义活动中的天然合理性,这就把爱国主义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爱国者自己的事,从而使爱国主义具有较广泛的群众性和现实性。但是,资本主义爱国主义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资本主义的时代局限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自私性、侵略性、片面性、欺骗性和反动性;对外主要表现为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爱国主义,是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反映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先进、也是最后一个历史形态的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同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政治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文化上,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依据,它规定了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基本方向。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活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不能不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能不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据此,笔者把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的爱国主义叫社会主义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同其他任何历史形态的爱国主义一样,其本质内容都是关心维护和发展祖国的利益。社会主义国家也即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集中地反映和代表了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外主要表现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尊严,维护世界和平,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对内主要表现为建立、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统一,促进民族和国家的稳定、繁荣与发展,推动社会向共产主义发展。以上各方面的统一是经常的、本质的,不统一是暂时的、非本质的,它们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爱国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凡是在以上几个方面做出贡献的都是爱国的,凡是同以上几个方面有悖的都是不爱国的。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关心、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的,它不仅能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而且能代表和反映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必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从而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大的普遍性。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具有最科学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对于祖国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命运与个人或社会团体的客观联系在无产阶级世界观中的表现,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它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义是已被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被历史证明是最革命、最先进、最科学的理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就使其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这也是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爱国主义不可比拟的。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具有最先进的阶级基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是人类最进步、最有前途的阶级。它最少保守,最富有革命的彻底性和大公无私精神,它的历史使命是在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的这些阶级特性表明无产阶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阶级基础既然是无产阶级,就不能不体现出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事实也正如此,翻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史册,哪一页都闪耀着无产阶级阶级特性之光芒。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都是杰出的无产阶级爱国者,他们的革命活动和爱国主义活动是统一的,他们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集中地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即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具有广泛的国际基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无产阶级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遵循的原则及其表现。其基本内容是:加强国际无产阶级与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团结,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在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實质是关心、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社会主义国家利益是无产阶级及其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利益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大团结,是各国无产阶级及各族人民彻底解放的首要条件,一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既是该国该民族的爱国主义事业,也是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事业。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也是最后一个历史形态的爱国主义
  据上分析,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同以往任何历史形态的爱国主义相比,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科学的理论基础、最先进的阶级基础、最广泛的国际基础, 它不仅包含了以往任何历史形态的爱国主义精华,而且还克服了以往爱国主义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包含了他们不能包含的丰富的新内容。比如,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反对民族压迫和掠夺,这是一切爱国主义的共同要求。但剥削阶级爱国主义在处理外民族关系时以大民族主义为基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则以民族平等和国际主义为基础。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人类历史最先进、最进步的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是人类社会的最后一个阶级。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国家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是人类社会最后一个历史形态的国家。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消灭阶级、消灭国家。阶级和国家消亡之日,也就是爱国主义消亡之时。因此,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后一个历史形态的爱国主义。(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团委;本文系2009年度广西高校共青团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之一,项目编号:TWB0907)
其他文献
病例 男,26岁,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无力。近1月来患者右下肢无力、麻木加重,肌肉萎缩。脊髓MRI检查:T12-L1,椎体平面局部椎管轻度膨大,脊髓圆椎内见约1.3cm×3.1cm大小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