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love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中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日渐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而具体针对初中生频繁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问题,各学校也纷纷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在各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用以从各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为今后更好的迎接社会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经验,简要谈谈初中英语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1. 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兴趣与自信心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很多对话、短语或材料都可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对此,教师在备课中需在明确把握学生英语学习特点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出文本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进而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认知能力,特别是对于九年级即将中考的学生来说,因其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极易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这时,教师必须在教学英语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教育指导。如在“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教学中,其文本内容就很贴切的提出了当今社会一个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即“Rich or poor, young or old, we all have problems.”,而且文本中对此也给出了相应的心理治疗建议,即“By leaning to forget; By regarding problems as challenges; By thinking of something worse.”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通过充分挖掘出文本中的内容,在使之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迎接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引导其为今后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挫折形成坚实的心理准备,告诉学生“Do not worry about our problems. Let’s face the challenges instead.”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也会适当加入一些名言警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兴趣,培养综合素养。
  2. 构建师生关系,消除焦虑心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学”,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全面展开英语教学的前提所在,特别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更是活跃课堂氛围,全面开发学生潜能,消除其心理焦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所在。而关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首先教师要学会热爱学生,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又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明确学生心理状态的同时,给予其相应疏导。如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的喜爱、欢喜之情,说“I love you”;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主动说“Can I help you?”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从而同教师一起共同解决问题;当学困生无法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对其说“Come on, don’t worry.”从而使之逐步树立学习的信心,摆脱心理焦虑,更好地展开学习;在学生生交流中,经常说“Thank you!”、“I am sorry.”从而在鼓励学生练习口语表达的同时,强化师生间的友谊,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互帮互助,相互尊重,让心理变得更加健康。
  3. 克服心理障碍,提升交际能力
  一般而言,英语教学活动展开的目的就是希望引导学生通过大量听说对练习,来提升自身英语实践能力,初步获得英语表达应用能力。然而,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怕说错,不敢说,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具体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摆脱“哑巴英语”,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对此,在备课中,教师就可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引导学生自备道具,积极展开角色表演、对话编排等课堂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心理交际能力;而且日常教育中,教师也需有意识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逐步养成健康的人格。如在讲解8年级下册Unit l Section A内容的时候,笔者就以“公交司机救人”的故事为教学背景,引导学生围绕着“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the bus driver?”话题进行小组分组讨论,并鼓励学生应用文本中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在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其“乐于助人”的心态,提高其英语表达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新时期,积极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俨然已经成为了时代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在遵循“渗透性原则、目标性原则与协同性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进而深入挖掘出英语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素材,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转变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获得英语教学有效性与心理素质综合培养双重收获。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中职英语教学应该面向学生未来技能发展需要,结合职场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做事能力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出师讲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多给学生更多自我尝试和实践运用机会,便于他们在运用任务进行灵活运用的过程中积累丰富语言知识,形成敏锐语言感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能按需发展,都能提高综合素养,不妨多给他们助学案,让他们在“搀扶”中学得更加扎实,学得更远。  1. 围绕差异,设计层次化预学
纵观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是把教学重点放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的理解上,忽视了对语篇整体的把握,忽视了文本在排篇布局方面的设计,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不能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就不能达到精读的效果,限制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重视语篇分析的阅读方法。  1. 阅读通览全文,把握文章脉络  理解阅读一篇文章,就必须先把握它的脉络。首先,阅读一篇文章要先找到
在新课改体制的推动作用下,如今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已经逐步开始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阅读文本和学情综合解析事务上,同时在实际教学指导中语言表达规范,思路也足够清晰。尤其是在任务教学载体支持下,能够将感知语言情境创设和问题导思训练灵活运用,久而久之,使得学生自然地在语篇意义概括环节中,逐步形成了良好地语言组织能力,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慢慢提高,这便是初中英语完整化阅读教学的直接
素质教育环境下,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其突出实用性、语言性特征,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但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展开,阻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英语教学应在全面分析既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1.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念落后,方法单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在部分英语教师思维中根深蒂固,这
高考英语试卷中的语篇型填空题,指的是以语法为考查内容的填空类考题,也可叫做开放型语篇填空题,把考查语法的方式放置到语篇层面中,从语法的形式、句子结构及词汇的前后缀变化、反义词、近义词、本义词等的变化及语篇的标志词、线索等方面考查学生分析语法的能力,把传统的以单句为形式的语法考查题目创新成了以语篇为中心的填空题,其有助于对学生语法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的科学考查。那么,在如何提高高考英语语篇型填空题的备
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得语言文化知识和发展表达技能的重要物质载体,更是英语教学的核心所在。教师应注重英语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思索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们在理解感知中加深印象,有助于提高英语表达的敏锐性和地道性。精准阅读和深刻理解则是破解阅读教学难题的有益尝试,对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起到举一反三和指导点拨的推动作用。  1. “赏”文眼,晓语篇表达大意  知晓语篇主旨是精读的前提和关键
近几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多媒体课件逐渐受到了各科教师的青睐,同时也影响了高中英语教学。听力教学始终是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而网络资源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各种英文的电子图书、原版电影等使学生可以获取的外语信息更加地道。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1. 增大语言输入,使学生听觉理解深度加深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力理解始终是一项重点与难点内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