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基于人工智能心电监测(AI-ECG)对心律失常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240例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运用乐普人工智能心电记录设备(AI-ECG组),采取胸带佩戴方式,得到24 h人工智能心电监测分析结果;且同时对研究对象采用常规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组)进行诊断,以专业心血管内科医生及心电图专业医师团队的诊断结果为标准.筛检试验结果中心电图处理时间、心律失常阳性检测率及人工智能心电监测应预警次数和实际发生预警次数,评估人工智能心电监测与
【机 构】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上海普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基于人工智能心电监测(AI-ECG)对心律失常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240例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运用乐普人工智能心电记录设备(AI-ECG组),采取胸带佩戴方式,得到24 h人工智能心电监测分析结果;且同时对研究对象采用常规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组)进行诊断,以专业心血管内科医生及心电图专业医师团队的诊断结果为标准.筛检试验结果中心电图处理时间、心律失常阳性检测率及人工智能心电监测应预警次数和实际发生预警次数,评估人工智能心电监测与金标准对比研究的有效性.结果 2组患者心电图诊断处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ECG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Holt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ECG组满意率为95.16%,明显高于Holter组满意率(8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I-ECG能在充分提供常规动态心电图监测功能的基础上,对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做出及时预警,早期发现,及时给予治疗,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医学应用研究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碘125粒子植入治疗(I125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I125-RSI)联合CAPP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胸腺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入组患者共62例.第一组为A组:单用I125-RSI治疗,入组32例患者;第二组为B组:I125-RSI联合CAPP化疗两周期,入组30例患者.2组分别观察复发转移性胸腺瘤治疗前,治疗9个月的肿瘤大小(以RECIST评价)及其他部位的新发肿瘤转移情况
目的 研究浓缩生长因子(CGF)中主要生长因子的含量,并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中的生长因子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抽取外周血,离心获得PRF、PRP及CGF.通过ELISA试验定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 3组组间PPP层、中间层中PDGF-BB、TGF-β1、IGF-1、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
目的 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而为临床预防提供指导,减少此类卒中的进展恶化.方法 连续纳入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根据NIHSS评分,分为A组(NIHSS=0分)18例和B组(1分≤NIHSS评分≤3分)78例,统计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化验指标,比较2组数据.结果 2组在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