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解析是提高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基本策略。经验性研究表明,股权结构、股东大会、独立董事制度、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要素对公司治理质量的改进存在着积极的影响,而监事制度与信息披露的激励功能有待完善。
【关键词】 农业;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薪酬激励
一、引言
农业上市公司是我国农业经济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主体,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因此,扶持和激励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正式下发,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从提高农民收入、工业反哺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划,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宏观发展环境,为农业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本质上,农业上市公司是具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业企业组织,具有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提高农户运营效率的作用。在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中,农业上市公司可以凭借资金、组织和体制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建立基地、带动农户,最终促进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
21世纪初以来,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发展呈现出滞后性,制约了农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功能的发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较差,市场竞争能力不足,产品性能低下,运营绩效显著落后于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其中,公司治理的滞后性是导致农业上市公司发展滞后性的一个突出性因素,因此,公司治理绩效的改进是提高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的一个有效策略。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绩效受到多种治理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对公司治理产生实质性的作用,有些因素的功能有待改进。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具有自身的运营特征,与其他类上市公司的运营特征有所不同,也与国外农业上市公司的运营特征存在着差异。因此,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因素的分析,不仅需要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也要充分结合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特殊的运营环境。
根据以上分析,在对文献[1-4]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股权结构的均衡性、股东大会的功能发挥、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效果、监事制度的实施质量、经理层薪酬激励效率、经理层股权激励效率与信息披露的有效性7个因素是现阶段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主要因素,从而构建研究模型如下式所示。
y=β0 β1x1 β2x2 β3x3 β4x4
β5x5 β6x6 β7x7 u
其中,各变量符号的意义如下:y: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绩效;x1:股权结构的均衡性;x2:股东大会的有效性;x3: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x4:监事制度的有效性;x5:薪酬激励效率;x6:股权激励效率;x7:信息披露的有效性;u:样本残差项。β0是截距,β1、β2、β3、β4、β5、β6、β7分别为x1、x2、x3、x4、x5、x6、x7的回归系数。
三、模型检验
本研究拟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而数据收集方法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制。样本单位为我国境内的农业上市公司,而测评主体为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关部门。本次数据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40份,满足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数据要求。数据调查时间自2010年11月17日起,至2010年12月27日止,共40天时间。基于40份样本数据,借助于SPSS12.5统计分析软件,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回归方程能够解释总变差的49.3%。F=11.071***,说明总体回归效果是显著的。监事制度与信息披露要素的系数显著性水平大于0.5,而其余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5,且方差膨胀因子均在1左右,D-W值在2左右,表明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和自相关问题。
四、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实施过程中,股权结构合理性、股东大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等治理要素对公司治理质量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监事制度的实施与信息披露的功能有待改进。
监事制度是对董事制度的补充,共同对经理层行为实施监督。由于各种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监事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虽然这种制度缺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但是间接的优化和改进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尽管中国证监会一再呼吁和激励上市公司实施翔实的信息披露,但信息披露的质量仍不尽人意,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也不例外。本研究结论基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的数据检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的深化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晓燕.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基于CCGINK视角的实证检验[J].会计之友,2010(11):89-91.
[2] 李明星,张同建.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0(10):124-126.
[3] 李斌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体系的实证研究[J].岭南学刊,2010(5):110-114.
[4] 李斌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8):75-79.
【关键词】 农业;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薪酬激励
一、引言
农业上市公司是我国农业经济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主体,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因此,扶持和激励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正式下发,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从提高农民收入、工业反哺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划,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宏观发展环境,为农业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本质上,农业上市公司是具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业企业组织,具有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提高农户运营效率的作用。在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中,农业上市公司可以凭借资金、组织和体制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建立基地、带动农户,最终促进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
21世纪初以来,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发展呈现出滞后性,制约了农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功能的发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较差,市场竞争能力不足,产品性能低下,运营绩效显著落后于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其中,公司治理的滞后性是导致农业上市公司发展滞后性的一个突出性因素,因此,公司治理绩效的改进是提高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的一个有效策略。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绩效受到多种治理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对公司治理产生实质性的作用,有些因素的功能有待改进。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具有自身的运营特征,与其他类上市公司的运营特征有所不同,也与国外农业上市公司的运营特征存在着差异。因此,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因素的分析,不仅需要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也要充分结合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特殊的运营环境。
根据以上分析,在对文献[1-4]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股权结构的均衡性、股东大会的功能发挥、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效果、监事制度的实施质量、经理层薪酬激励效率、经理层股权激励效率与信息披露的有效性7个因素是现阶段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主要因素,从而构建研究模型如下式所示。
y=β0 β1x1 β2x2 β3x3 β4x4
β5x5 β6x6 β7x7 u
其中,各变量符号的意义如下:y: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绩效;x1:股权结构的均衡性;x2:股东大会的有效性;x3: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x4:监事制度的有效性;x5:薪酬激励效率;x6:股权激励效率;x7:信息披露的有效性;u:样本残差项。β0是截距,β1、β2、β3、β4、β5、β6、β7分别为x1、x2、x3、x4、x5、x6、x7的回归系数。
三、模型检验
本研究拟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而数据收集方法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制。样本单位为我国境内的农业上市公司,而测评主体为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关部门。本次数据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40份,满足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数据要求。数据调查时间自2010年11月17日起,至2010年12月27日止,共40天时间。基于40份样本数据,借助于SPSS12.5统计分析软件,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回归方程能够解释总变差的49.3%。F=11.071***,说明总体回归效果是显著的。监事制度与信息披露要素的系数显著性水平大于0.5,而其余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5,且方差膨胀因子均在1左右,D-W值在2左右,表明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和自相关问题。
四、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实施过程中,股权结构合理性、股东大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等治理要素对公司治理质量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监事制度的实施与信息披露的功能有待改进。
监事制度是对董事制度的补充,共同对经理层行为实施监督。由于各种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监事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虽然这种制度缺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但是间接的优化和改进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尽管中国证监会一再呼吁和激励上市公司实施翔实的信息披露,但信息披露的质量仍不尽人意,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也不例外。本研究结论基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的数据检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的深化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晓燕.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基于CCGINK视角的实证检验[J].会计之友,2010(11):89-91.
[2] 李明星,张同建.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0(10):124-126.
[3] 李斌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体系的实证研究[J].岭南学刊,2010(5):110-114.
[4] 李斌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8):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