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讲解如何吸引游客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p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解是知识和语言融合的艺术,是沟通游客的桥梁与纽带,其内涵与特点体现了讲解既要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又要具备语言和艺术的功底。
  
  一、讲解员对讲解认识存在的误区
  
  有些讲解员对讲解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背背讲解词,熟练、流利地讲给观众,就是维护展室秩序,在陈列开放的时间内值班”。由于存在这样的心理,致使讲解员无法对讲解工作进行深入探究。因而讲解员们在面对观众讲解时,有的像在讲故事,有的像在说评书,有的像在朗诵,有的像在播音,有的在语调上既像朗诵又像演讲,这些都是因为对讲解工作的不理解而造成的表达方式的生硬。
  
  二、讲解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讲解员的素质是影响讲解工作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政治素质
  讲解员应坚定不移地支持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学习《文物保护法》及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到讲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二)职业道德素质
  讲解员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广大观众的服务员,因此讲解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尽职尽则,勤业精业,以耐心和热忱与观众接触、交流,成功地为观众讲解,实现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的宗旨。
  
  (三)业务素质
  讲解员面对的展品,图片,都是无声的,这就需要讲解员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有声语言代替展品说话,为观众传递立体的、全方位的信息。讲解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自身业务素质的高低,因此讲解员必须加强专业修养,丰富文化内涵,奠定坚实的讲解业务素质。
  
  三、熟悉内容是讲解员获得游客青睐的前提
  
  陈列是讲解员的宣传阵地,是讲解活动的物质载体。无论历史陈列,专题陈列还是复原陈列都具有极强的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避暑山庄内的现有陈列包括专题陈列(月色江声“避暑山庄古建艺术展”,卷阿胜境“避暑山庄历史回顾展”)和复原陈列(如法林寺,涌翠岩,灵泽龙王庙陈列)和两大类(如意洲为文化展示的类型)。不论讲解哪一种陈列,讲解员都必须全面掌握讲解重点,完整表达陈列思想内容,对陈列有充分的了解。
  对于专题陈列,讲解员应认真把握陈列的整体结构和走向,熟悉陈列内容,展室布局,特别是要加强对展品(图片)了解,掌握展品(图片)的基本资料和相关信息,如编号,名称,年代,质地,来源,规格等内容,尤其要明白展品的用途,形制。构造、制作工艺,艺术风格。
  讲解复原陈列,离不开时间,地点、名称,事件等基本要素,这些与观众们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所以讲解员必须抓住重点事件,把时间,地点,名称与情节结合起来,进行有层次的叙述说明。具体到避暑山庄复原陈列的讲解,讲解员首先应了解中国通史,熟悉掌握清朝268年的历史,避暑山庄300年的历史沿革及山庄的功能分区,建筑的时代背景、价值及表现的陈列主题,思想意义等相关内容。只有具备丰厚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讲解员才能游刃有余,达到讲解自如的境界。四、讲解员应参与讲解词的编写
  讲解词是讲解语言的灵魂,是讲解工作的语言载体。在讲解工作中,最忌千篇一律。所以讲解员应根据自身的气质,特点,积极参与讲解词的编写,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因此讲解员应在熟悉陈列内容的基础上,理清讲解思路和框架结构,然后动笔撰写适合自己风格的讲解词。
  由于陈列内容不同,在编写讲解词时需要强调的重点,角度都会存在差别。在这种情况下,讲解员应根据陈列专题,性质,确定讲解词的风格。一般来讲,专题陈列讲解词应结合展品,重点表述专题内容、特点,意义,实现观众对专业性较强的陈列认同和理解;复原陈列讲解词应以表述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年代形制
  内部结构以及复原展品的具体情况为主,另外,讲解员直接与观众接触,交流,应充分了解观众的要求,兴趣,愿望,根据不同的观众类型撰写风格各异的讲解词。
  
  五、讲解员必须规范运用语言
  
  讲解员讲解的核心是语言的运用,对于讲解员来说,规范、学习有声语言的表达尤为重要。在讲解中练习、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切忌夹带本地的方言,俚语,确保与观众的顺畅沟通,注意语言表达的相关技巧。讲解员必须准确使用语言,运用简洁生动,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讲解,描述,使观众感到灵活多样,趣味无穷。另外,讲解员在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再见、别客气等,注意不要粗声粗气,随便喊叫。同时讲解员应根据观众的实际情况,要正确运用“先生”、“小姐”,“同志”等称谓,避免称呼不当,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六、讲解员必须恰当地运用态势语言
  
  态势语言也称无声语言或形体语言,讲解态势语言是讲解员通过眼神,表情,姿态,手势等动作将思想感情和陈列信息传递给观众的一种行为,是讲解中重要的信息交流手段。
  
  (一)站立
  讲解员要面向观众站立或侧身站立,以保证照顾到大多数观众,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背对观众。讲解员的站姿要自然,和谐,挺拔,端正,庄重,脚的站法可一脚在前,一脚稍后成45度角,站立时保持重心在前,身体微前倾,要挺胸收腹,保持人体的曲线美,给人一种稳定感,给观众以昂扬向上的感觉。此外,讲解员也可以两脚自然并立,这种站姿能使人显得精神抖擞。
  
  (二)行走
  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可以根据展品,图片位置的需要,调整站姿,适当地走动,而且行走姿态要优雅,稳重,从容,落落大方,保持平和放松,手臂甩动要自然,避免幅度过高或过低,步伐大小适中,步履轻重合宜,切忌弓腰塌背。
  
  (三)表情
  讲解员作为讲解活动的主体,头要端正(切忌歪头),口型不要变化过大,不能过于严肃,生硬,不应表演性过强,表情要亲切,自信、放松,同时还应与感情流露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实现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四)手势
  根据讲解内容的需要,科学,准确,适度地运用讲解手势,而且手势应自然、大方、从容不迫。在讲解中,讲解员应做到讲有所指。也就是说,在需要指示展品(如图片、实物)时,应指在其左下角或右下角,避免指在中间,遮挡观众的视线;另外,讲到某件展品的同时,应准确地对其进行指示,不能随意乱指。
  
  (五)眼神
  作为一种重要的讲解态势语言,讲解员可以通过眼神观察观众的动作行为,心理状态,制止观众中的不安静因素,示意观众集中注意力。另外,讲解员还可以通过眼神判断观众的兴趣点和对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当发现观众迷惑的眼神时,要放慢讲解速度,并及时对讲解内容进行补充、调整,以达到理想的讲解效果。
  在使用眼神的过程中,讲解员的目光要坦诚,热情,充满自信,要环顾观众并有意识地节制眼睛的转动,让每一位观众都感觉到自己处在讲解员的视线范围内。
  
  七、讲解员应注重仪表美和形象美
  
  讲解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礼仪素质,熟悉讲解礼仪的涵义与特点,树立正确的仪表美、形象美观念,在实现讲解社会实用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美学价值。讲解员除了具有一般接待服务人员的着装整洁,鞋袜整齐,佩带标志,亲切微笑,站姿端正,彬彬有礼外,还应根据职业特点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加深对仪表美、形象美的理解,以端庄典雅,庄重大方的形象为讲解注入美的因素。这既体现出对观众的尊重,又能缩短讲解员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试想如果讲解员头发蓬乱,衣着随便,皮鞋肮脏,举止粗鲁,以一副邋遢相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势必使观众产生反感的心理。
  综上所述,讲解既是一项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工程,要实现讲解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需要讲解员长期付出艰苦的努力。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对本职工作既要满怀激情,充满神圣,光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又要深刻理解陈列内容,全面掌握讲解技巧,运用专业的讲解语言和讲解手段将陈列信息传达给观众,从根本上实现传播人类文明,推动文博事业发展的目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