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到了,可以安排写有关秋天的习作了。今年的秋天并没有凉意,再加上学生单调的生活,学生对秋天的感受更多的可能来自书本,而书本上的一些妙词佳句可能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我一直在犹豫着。
这两天,校园里的桂花开了,走进校园,时时感受着袭人的香气,学生也显得很兴奋,不时跑到桂花树下摸摸、看看、闻闻,就连排队都挨着桂花树。我不由想到: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吗?
走进课堂,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一个这两天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顿时议论纷纷、兴致勃勃。我提示:“这两天走在校园里,你们闻到了什么?”“桂花香!”学生异口同声。“对啊,秋天到了,丹桂——”“飘香!”学生又大声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校园里的桂花,有信心写好吗?”“有!”学生的声音异常响亮。显然,对于身边的事物,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
为了避免学生只是一时的好奇,我和他们约法三章:小眼睛仔细看,小鼻子尽情嗅,小脑筋认真想,最有想法的奖励一串桂花。领着学生急匆匆下楼,带他们仔细观察桂花的颜色、形状、味道并且作了简单的指导之后,我们便开始交流:
师: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 叶子的中间密密麻麻长满了淡黄色的桂花,好像天上的星星,真好看!
师: 你眼中的桂花仙子好美啊!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 这棵桂花树是和月宫里嫦娥姐姐栽的桂花树一样吗?
师: 既写看到的,又写想到的,是写话的好方法。
生: 桂花树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撑开的绿伞,微风吹过,叶子相互轻轻摩擦,沙沙作响。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桂花最迷人的是她醉人的香味,谁来说说?
生:这小小的花儿竟能散发出这么浓郁的香味,仿佛能把人熏醉了。我想,一定是天上的仙女不小心打破了香水瓶,洒落在桂花上的吧!
生:凉爽的秋风不时会送来一缕缕甜甜的香味,仿佛老师讲的知识也变成甜的了!
生:桂花虽然不是最最好看的,几乎看不到她的花开在哪里,却以满园清香获得了我们的喜欢!
师: 老师相信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闻到的 、想到的有条有理地写下来。
动笔了,大部分学生都写得很认真,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写了几个字便开始东张西望、三心二意了,我想,可能是书面表达的难度使他们退缩了吧!于是,我也拿起笔,对学生说:“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写,写好后再读给你们听一听,和大家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来劲了,一个个奋笔疾书,就连下课都忙着写。
20分钟后,已经有学生把写好的习作给我看,比起平时的磨磨蹭蹭真是进步多了。我把自己的下水文读给学生听,并且向他们讲解自己的写作思路。看得出来,学生对老师写的文章有极大的兴趣,在他们后来交上来的习作中,也看到很多学生模仿了我文中的句子。看来,教师的以身示范绝不是一句空话。
读着那一篇篇流畅、优美的文章,我感到由衷的欣喜: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观察,谁说我们的学生语句贫乏?只是我们应该多思考:描写的内容是否切合学生的生活?学生是否感兴趣?老师的指导是否有效、到位?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得法,完全可以让学生捕捉到喜爱的、美妙的镜头,并将切身感受跃然纸上。不由得想起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生活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学生习作一:
一走进校园,就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我忍不住多呼吸了几口。哦,桂花开了!
我情不自禁地走近细看,叶子的中间密密麻麻长满了淡黄色的桂花,好像天上的星星,真好看!桂花由四个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花瓣组成,中间还有细细的花蕊呢,靠近一闻,好香啊!真不敢相信,这小小的花儿竟能散发出这么浓郁的香味,仿佛能把人熏醉了。我想,一定是天上的仙女不小心打破了香水瓶,洒落在桂花上的吧!
坐在教室里上课,凉爽的秋风不时会送来一缕缕甜甜的香味,仿佛老师讲的知识也变成甜的了!课间,同学们围着桂花树跳啊、笑啊……多幸福啊!(严卓君)
学生习作二:
星期一,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闻到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我很奇怪,这是什么香味?我停住了脚步,东闻闻,西瞧瞧,原来是从桂花树那儿飘来的清香。它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撑开的绿伞,微风吹过,叶子相互轻轻摩擦,沙沙作响。风中的枝条摇摆着,似乎在向我敬礼,又似乎在向我微笑。伞间挂着一簇簇米粒一样的桂花,散出缕缕清香。我想:“这棵桂花树是和月宫里嫦娥姐姐栽的桂花树一样吗?”(钱响)
这两天,校园里的桂花开了,走进校园,时时感受着袭人的香气,学生也显得很兴奋,不时跑到桂花树下摸摸、看看、闻闻,就连排队都挨着桂花树。我不由想到: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吗?
走进课堂,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一个这两天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顿时议论纷纷、兴致勃勃。我提示:“这两天走在校园里,你们闻到了什么?”“桂花香!”学生异口同声。“对啊,秋天到了,丹桂——”“飘香!”学生又大声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校园里的桂花,有信心写好吗?”“有!”学生的声音异常响亮。显然,对于身边的事物,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
为了避免学生只是一时的好奇,我和他们约法三章:小眼睛仔细看,小鼻子尽情嗅,小脑筋认真想,最有想法的奖励一串桂花。领着学生急匆匆下楼,带他们仔细观察桂花的颜色、形状、味道并且作了简单的指导之后,我们便开始交流:
师: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 叶子的中间密密麻麻长满了淡黄色的桂花,好像天上的星星,真好看!
师: 你眼中的桂花仙子好美啊!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 这棵桂花树是和月宫里嫦娥姐姐栽的桂花树一样吗?
师: 既写看到的,又写想到的,是写话的好方法。
生: 桂花树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撑开的绿伞,微风吹过,叶子相互轻轻摩擦,沙沙作响。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桂花最迷人的是她醉人的香味,谁来说说?
生:这小小的花儿竟能散发出这么浓郁的香味,仿佛能把人熏醉了。我想,一定是天上的仙女不小心打破了香水瓶,洒落在桂花上的吧!
生:凉爽的秋风不时会送来一缕缕甜甜的香味,仿佛老师讲的知识也变成甜的了!
生:桂花虽然不是最最好看的,几乎看不到她的花开在哪里,却以满园清香获得了我们的喜欢!
师: 老师相信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闻到的 、想到的有条有理地写下来。
动笔了,大部分学生都写得很认真,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写了几个字便开始东张西望、三心二意了,我想,可能是书面表达的难度使他们退缩了吧!于是,我也拿起笔,对学生说:“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写,写好后再读给你们听一听,和大家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来劲了,一个个奋笔疾书,就连下课都忙着写。
20分钟后,已经有学生把写好的习作给我看,比起平时的磨磨蹭蹭真是进步多了。我把自己的下水文读给学生听,并且向他们讲解自己的写作思路。看得出来,学生对老师写的文章有极大的兴趣,在他们后来交上来的习作中,也看到很多学生模仿了我文中的句子。看来,教师的以身示范绝不是一句空话。
读着那一篇篇流畅、优美的文章,我感到由衷的欣喜: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观察,谁说我们的学生语句贫乏?只是我们应该多思考:描写的内容是否切合学生的生活?学生是否感兴趣?老师的指导是否有效、到位?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得法,完全可以让学生捕捉到喜爱的、美妙的镜头,并将切身感受跃然纸上。不由得想起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生活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学生习作一:
一走进校园,就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我忍不住多呼吸了几口。哦,桂花开了!
我情不自禁地走近细看,叶子的中间密密麻麻长满了淡黄色的桂花,好像天上的星星,真好看!桂花由四个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花瓣组成,中间还有细细的花蕊呢,靠近一闻,好香啊!真不敢相信,这小小的花儿竟能散发出这么浓郁的香味,仿佛能把人熏醉了。我想,一定是天上的仙女不小心打破了香水瓶,洒落在桂花上的吧!
坐在教室里上课,凉爽的秋风不时会送来一缕缕甜甜的香味,仿佛老师讲的知识也变成甜的了!课间,同学们围着桂花树跳啊、笑啊……多幸福啊!(严卓君)
学生习作二:
星期一,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闻到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我很奇怪,这是什么香味?我停住了脚步,东闻闻,西瞧瞧,原来是从桂花树那儿飘来的清香。它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撑开的绿伞,微风吹过,叶子相互轻轻摩擦,沙沙作响。风中的枝条摇摆着,似乎在向我敬礼,又似乎在向我微笑。伞间挂着一簇簇米粒一样的桂花,散出缕缕清香。我想:“这棵桂花树是和月宫里嫦娥姐姐栽的桂花树一样吗?”(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