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具有慢性肝病背景≤3cm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具有肝硬化或慢性乙型肝炎背景的患者中诊断≤3 cm肝细胞癌的能力。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行超声造影及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单个肝脏结节且结节最大径≤3 cm并具有肝硬化或慢性乙型肝炎背景的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超声造影、增强磁共振成像及超声造影联合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3 cm肝细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结果 92例患者中,肝细胞癌82例,非肝细胞癌10例。超声造影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2%(65/82)及70.0%(7/10),与增强磁共振成像的74.4%(61/82)及70.0%(7/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8,P=0.459;P=1.000,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超声造影及增强磁共振成像同时满足诊断标准,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为61.0%(50/82),低于单独应用超声造影,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8,P=0.010);诊断肝细胞癌的特异度为80.0%(8/10),与单独应用超声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超声造影或增强磁共振成像满足诊断标准,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为92.7%(76/82),均高于单独应用超声造影或增强磁共振成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19,P=0.013;χ~2=9.976,P=0.002);诊断肝细胞癌的特异度为60.0%(6/10),与单独应用超声造影或增强磁共振成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为1.000,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论对于具有肝硬化或慢性乙型肝炎背景的患者,单独应用超声造影对≤3 cm肝细胞癌的诊断能力与单独应用增强磁共振成像相当。联合应用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可显著提高肝细胞癌的诊断敏感度,但并不能显著提高诊断特异度。
其他文献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机化发展。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4个1号文件都对发展农机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农机化促进法》从2004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标志着中国的农机化发展进入了依法
颤振一旦发生,将给桥梁结构带来毁灭性灾难,颤振稳定性是大跨桥梁重要的抗风控制指标。交叉吊索可显著提高超大跨悬索桥的扭转刚度,从而提高其颤振性能。该文以某主跨3500m的
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这项技术虽在我国试验成功多年,并得到国家的重视,已进行大面积推广,但受到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一些基层领导及农民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