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技能和市场决定技工教育课程模式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各技工院校都在摸索中自行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的直接套用高等教育模式,以知识学习为核心,有的仍然沿用技校的课程模式,脱离了技工目标培养的特点。所以,总结、探索和研究技工教育的课程模式,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对于提高技工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技工教育 技能 市场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技工教育归属于社会保障和劳动系统垂直管理,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直都是各技工院校自行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从中职教育模式,重视理论学习,到以动手能力为主的课程模式,重视实际操作,都几经与当今高速发展的生产技术和社会需求相脱节。为此,从科技和市场出发研究技工教育的课程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课程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作为我国职业技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技工教育,它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掌握生产岗位关键性操作技能和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解决生产操作中技术难题的能力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合型、技能型人才,要求学员应达到一定技术等级。
  技工院校教学的教学模式,不能简单照搬中等职业教育和大学普通教育,只有把职业性和技能性的特征充分运用到技工教育的方方面,才能把中等职业技能教育进一步延续、提高和发展。它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同时,应根据专业的实际目标,考虑到社会生产岗位对人才多样性、复合型及特殊性的要求,拓展培养对象的就业面以及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在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中,应突出一专多能的课程设置,满足继续教育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只有,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坚持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目标需求为原则,才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实用人才。
  多年来,职业教育课程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课程模式实施教学,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及师生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比较突出。但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近年来,有些学校虽然进行了一体化教学,但整体框架仍未能打破,生产实践的针对性不强。应发挥技工教育突出实践性的教育特色,按照培养岗位能力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学科知识,而着重于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
  从基本步骤和内容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对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发掘出不尽相同的课程体系设置。以职业能力和岗位目标要求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设置,要经过以下两个基本步骤来完成:一是通过职业岗位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的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二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结合职业岗位的现实和社会需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与专门能力分解,确定课程设计的主体内容和层次定位,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
  1.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确定培养目标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市场经济和企业所需岗位人才多元化、高技能、智能化、复合型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区别于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分析高级技工教育高技能、应用型、实践性的岗位能力和能力要素组成。其专业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应该定位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身心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和合作、敬业精神;具有与本专业工种和相关工种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科学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及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能力;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生产经验和高度熟练的技能技巧;具有独立解决本职、本岗位或岗位群复杂和关键操作技术难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革新精神与创造性劳动能力;具有组织劳动生产、施工现场管理和传授职业技能的能力等。
  2.以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设置课程通过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和综合职业能力层次定位之后,就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将综合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门能力,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与传统的课程模式设计相比,这种模式设计在培养目标、能力结构与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之间建立起了更直接更清晰的一一對应关系,更加体现了技工教育应用型的职业特征,并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
  3.学时比例这种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的课程设计,重视实践性和能力的培养,突出技工教育的优势,因此,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课时,使专业实践及技能训练平分学时。
  在课程模式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以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突出了实践性,不强调理论学习的系统和完整性,但仍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下,保持一定比例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对培养对象的适应性和今后的继续教育有很大意义。
  (2)课程安排要注意保持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和渐进性。
  (3)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能力重点、层次和定位,不要大杂烩,面面俱到。
  (4)这种课程模式,需要大量高水平、高质量、自主性的课程教材,教材的组织开发的任务艰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 A  一、新时期人本理念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  人本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尊重人性,崇尚自然,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本理念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为核心,凝聚员工归属感,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环境。从普罗泰格拉的著名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到现代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都体现了关注人的价
期刊
摘要:整篇文章以地质勘查与开发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为开头,详细对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一体化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对地质勘查与开发的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尾对现阶段地质勘查与开发的发展进行了议论  关键词:地质勘查;开发模式;问题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地质勘查水平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地质勘查与开发模式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基础地质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这
期刊
摘要:根据南吕梁山隧道施工设计,隧道正洞DK299+650~DK301+000里程段穿越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山西组(P1S)、石炭系太原组(C3t)、本溪组(C2b)煤系地层,其中正洞在DK300+180-DK300+900段正穿含煤地层,DZK-6钻孔揭露了五层煤,分别为1#、2#、8#、9#和11#煤,厚度分别为0.45m、3.80m、1.30m、0.65m和5.60m,倾角约36
期刊
摘要:岩土工程问题中,地下水问题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准确合理地查明地下水位,不仅使资料的可靠程度更高,而且可更好地用岩土体的潜在能力。因此,为提高工程勘察质,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以消除下水对岩工程的危害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极大的推动用。本文简单说明的是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并简要阐明了
期刊
摘要:本文以长输管线工程特点为分析对象,并对油田长输管线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结合实际情况,对油田长输管线施工成本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油田;长输管线;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油田长输管线施工成本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优劣的首要前提,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长输管线工程特点  长输管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公路路基加宽改造问题展开了分析,提出了公路路基加宽改造的有效施工技术,并针对公路路基加宽改造的施工控制要点展开了分析,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公路路基加宽改造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基;加宽;改造;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事业的进步,公路路基经常需要面临加宽改造的局面,公路路基加宽改造一定要更加的慎重,采取合理有效
期刊
摘要:混凝土因其产量丰富、售价较低、使用方法简单、承重力大、经久耐用等特点成为现代施工建筑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建筑施工作业中的浇筑技术是把混凝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充分搅拌,以使原材料满足施工技术要求。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概述入手,详细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设计构造原则和常见的施工问题,并重点对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提供更好地理论
期刊
摘要:在进行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把市民的所需所想放在首要位置,真正发现城市建设的问题,帮助市民环节各种压力,使市民更够在新型的环境艺术的园地生活得更加美好。本文介绍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城市;建设环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建设施
期刊
中图分类号: B848.5 文献标识码: A    1.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1.1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创新应用。智慧城市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地下停车库排水来源及特点进行总结,然后对地下停车库的防洪及其排水设计进行分析,主要对雨水拦截沟设计、集水井设计、潜水排污泵的选型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下停车库;防洪;排水;探索;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也在迅速增长,然而城市用地有限,停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车主,因此修建多层地下停车库就势必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