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改在初中语文中的误区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lkj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行,涌现出了很多好的教学案例和优秀的教学成果。但是与此同时,有部分教师对课改的理解出现了误差,以至于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此,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31-01
  前言
  课堂教学在学校的教学形式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课程改革在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其产生的误区也必然应该引起重视。为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最高,我们一定要走出误区,使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一、初中语文课文改存在的误区
  1.1 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
  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包括多媒体的使用。但是很多教师太过于重视多媒体的作用,认为课程改革就是多多使用多媒体。有的教师甚至不惜花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个精美的ppt。在讲课过程中,过于重视ppt的展示,忽略了课文本身的讲解。虽然ppt的华丽使得学生得到了感官上的享受,但是一节课结束后,学生能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少。
  现在的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于是,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变成了“自主预习——不懂之处提问——学生进行讨论——老师讲述”的模式。这种模式本身把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就这一点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讨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教师组织学生之间讨论的问题并不重要,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进行讨论,只是在为讨论而讨论。二、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不够主动积极,学生的参与度也不够均衡。三、有写需要讨论的问题没有给出充裕的时间。
  在授课时,教师过于重视形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新课改中课堂的评价标准之一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课堂的活跃程度。”为符合这个标准,许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多重视讲课的方式,花样也是非常之多。虽然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但是如此流于形式的课堂真的能够使学生学到多少语文知识呢?就语文来说,必须要立足于文本,一旦与文本脱节,只是一味的重视授课的形式,那么无异于丢小失大。
  1.2 过于倡导个性而忽视引导
  “一千个观众眼中,则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是独特的个体,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肯定会有所不同。对此我们要给予尊重和理解。新课改也要求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许多教师便任由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堂上学生可随意发言,氛围轻松融洽,渐渐地连较内向的学生也开始畅所欲言。对此,教师们自然是喜闻乐见,导致教师们忽略了自己的职责。对于学生的不靠谱的答案也予以肯定。这样的做法反而导致学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利于其语文学习的进步。
  1.3 讨论过多致使忽略知识的记忆
  讨论在一堂语文课中,占据的时间太多,甚至超过了课堂近三分之二的时间。由于这种授课方式,学生们误以为学习语文只要多多讨论便可,认为分析分析课文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了。一旦陷入这样的误区,他们便会自动忽略掉背诵积累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古诗文的记忆,更是至关重要。若想提高语文的素养,绝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能做到,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逐步形成的过程。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所以,老师们和学生们都应当重视背诵积累。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根本就是其有效性。余文森教授说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和能力。
  为使课改后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2.1 强调自主讨论学习,同时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课堂教学的主体便是教师和学生。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应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是教师应当扮演者“主导者”的角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在大方向上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随意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与学生点拨,无用的问题绝不浪费时间,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学习和发展。利用多媒体的同时,不能流于课件形式,要重视文章的内容和重点的讲述。教师必须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教学时的辅助手段,绝不能使其喧宾夺主。
  2.2 语文教学要重视其基础的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后,各种各样的授课形式,可说是热火朝天。但是却听不到学生背诵课文的声音,也不见学生默写生字的情形,对精美课文的欣赏和精彩语句的揣摩也鲜有耳闻。形式太过,却忽略了学习语文所必须的基础练习,生字连篇又如何妄想能学好语文?所以语文课堂万万不能本末倒置,仍然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练习,让学生把语文的基础打牢,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逐渐使语文课堂有效性实现最大化。
  2.3 小组讨论的同时也要独立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有利有弊。好处是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上课积极性。但是因为分组讨论,常常会出现参与度不均衡的情况,有的学生非常活跃,不断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则比较被动,只是处于听别人讨论的状态。如此一来必然不利于每一个学生单独思考问题。教师对此应当注意,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使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其有效性,教师在重视课程改革的同时,一定要避免走入误区,使学生在学业上能够有收获、有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J].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3):16-25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J].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47-48
  [3]顾德希.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J]. 中学语文教学,2011(12):57-58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是情感的投入。如果语文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感动这一情感因素,课堂效果会有大大的改观。一旦课堂中充满了感动,师生都可以全身心投入,课堂就会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精神,明确当前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领会到语文的魅力。  【关键词】感动 教学环境 教学流程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要】写作在英语教学里占有重要地位,特别对高中英语教学工作来说,写作通常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而背诵英语范文与我国教学环境相符合,所以,英语范文背诵法在我国实际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范文背诵对学生词汇、语言及语法方面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体裁教学法注重表达作者思想内容,便于学生掌握写作过程,把体裁法和背诵法有效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本文主要论述了范文背诵法和体裁写作法之间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研究新课标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培养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为目标。通过问专题讲座、对比法、经验总结等方法,展开了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抓住古典诗词的语言特征探究诗词本身的魅力。并对学生的活动资料、测验结果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总结一些古诗词兴趣培养和鉴赏能力初步提升的方法。从而让古典诗词从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期刊
【摘要】 本文紧紧围绕高考这个大方向,以培养学生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树立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为目的,提出了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考 古诗词鉴赏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97-01  我国是诗的国度,引导学生走进古典诗词辉煌华美的殿堂,激发他们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这笔丰厚的文化遗
期刊
【摘要】“教学突破口”就是根据所学课文体裁(或表达方式)的特点,教师有重点的选择课文中某一个方面内容,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与运用语文,走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路径,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率。本文以教学《我最好的老师》为例,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选找教学突破口”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教学突破口 阅读教学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摘要】在过去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列出背诵的内容,学生进行课文单词的背诵,但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低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没有较大的帮助,注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淘汰,而在现代的教学模式中,要有效加强英语词汇的教学效率,关键还是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性,针对如何建立高中英语如何有效加强英语的词汇教学,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以下文章将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的实施不断的深入发展,对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要不断创新,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数学课堂中,很多时候都是概念和解题脱节,导致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含糊不清,没有很好的理解数学,对数学课堂运用的时候也就比较困难,严重的影响了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高中数学高校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
期刊
【摘要】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息。学会捕捉生活细节。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写作是学生对生活的另一种演绎形式,将生活中的美丑通过学生自己的酝酿加以表现,但源于生活,它是生活的重现。  【关键词】 互动写作 积累 写作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本文从支架式教学的流行定义入手,介绍其理论基础——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并尝试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按照学生智力和理解能力的“最近发展区”,适时搭建学习支架,探寻以“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