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比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CD177+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及肠黏膜炎症部位CD177+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与正常对照者的差异,探讨CD177+中性粒细胞与肠道黏膜损伤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对象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4例、克罗恩病患者62例和正常对照者48例。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分别应用SYBR-green Realtime PCR等方法,分析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炎症部位CD177+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研究CD177+中性粒细胞与内镜下疾病活动性及临床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
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和炎症部位肠黏膜组织中,CD177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及缓解期患者(P<0.05),CD177+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炎症部位肠黏膜组织中CD177的表达与内镜下疾病活动性及临床疾病活动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
结论在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及炎症部位肠黏膜组织中CD177+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加,能够反映内镜下疾病活动程度和临床疾病活动程度。CD177+中性粒细胞可能作为中性粒细胞的一个重要亚群参与肠道的免疫病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