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误区与对策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ctro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也正是因此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深刻的变化. 然而多媒体的教学是融合了声音、图片和文字为一体的一种教学工具,它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呈现的方式. 那么,我们要依靠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促进小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如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被普遍接受,仔细观察课堂,仍然会发现一些问题存在. 例如,运用多媒体演示课件代替了学生们本来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这种情况降低了教学的意义所在,减少了对学生锻炼能力的机会. 那么本文较为详细地说明了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以及对此提出的有关的对策.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误区;对策
  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和应用是因为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提高.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实际的教学中已经产生了很好的作用. 也正因为这一新的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的模式、方法和手段. 但是,当我们回归到实际当中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出现了一些问题. 多媒体的应用将教育的本原埋没. 进行反思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一、过于重视计算机的应用,忽视了其他的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就是为了在教师教学中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而不是过于重视多媒体的应用,在以往的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依然有适用的,甚至有些老式的教学手段对如今的教学仍然是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中,要学会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发挥它的作用,使之能够更好地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同时也使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价值观、学习的态度以及知识的技能等方面有一个积极的影响.
  对策:以恰到好处为主,做到画龙点睛为好
  虽然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数学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它是作为工具的本质,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它只是一种服务于教学、方便于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我们看到并了解了它的优势所在,但是,它还是有局限性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堂需要进行不同的多媒体运用. 因此,我们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而不是越多地运用就说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越好. 我们要学会从实际出发,多方面考虑,既可以使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又做到不完全地依赖它. 不是先进的技术就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一节课的好与坏,并不只是单单地看教师的课件做得好不好,而是要看教师在课上是否可以把教学的手段运用自如,拿捏得恰到好处. 也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要从多方面出发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虑,要想借助多媒体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就应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但需要学生们进行动手操作的就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发散他们的思维.
  二、过于重视技术的运用,忽略了技术和课程的关系
  多媒体在教学中就是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教育的核心是教学. 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我们要分清楚主次的关系.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有些课件的制作很烦琐,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课件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有些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扩展,这样既不利于学习,也不利于发展.
  对策:以教学课程为主,培养能力和学习知识相结合
  多媒体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一些现实中很难完成或者完成不了的任务,但是在教学中难免会有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以实践获真知,这样一来就不是多媒体能够帮到的. 工具就只是工具而已,在需要的时候为我所用就可以了.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恰当地运用教学资源,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给学生发挥和创造思考的空间.
  三、过于重视“教”的过程,忽视了“学”的过程
  在课堂上,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而面对教师一味地对知识点的讲解,不注意学生是否在学,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固然是差的. 这样一来,把教师看成是讲解员,忽视了师生之间最重要的情感交流,课程的讲解必然是乏味的,课程自然也就没有了艺术性. 小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过渡的时期,教师要注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重,处理好数学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矛盾.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静态的变为动态的,使问题形象化,更方便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对策:教学相长,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多媒体的应用服务对象是学生,而每名学生对于获得知识的渠道、方法和认知风格等都是不尽相同的. 教师如果运用多媒体做成的课件来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说明以及与学生有关的教学活动的话,这节课的讲解是十分失败的. 教师不能被信息技术所羁绊,而学生也需要课堂的真实和比较自然的状态. 老师和学生课上的交流是教学必有的形式.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避免多媒体更多地被应用而导致师生之间的情感淡漠.
  【参考文献】
  [1]鲍立宁.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皖西学院学报,2006(5).
  [2]劳甄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合理运用[J].文学教育:中,2011(3).
  [3]赵靓.高校多媒体课件应用误区分析与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其他文献
【摘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还只是停留在具体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对于为什么要选择该方法缺乏思考,对于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合理性也缺乏思考与反思.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探索知识内在联系,找到思维“痛点”,展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并督促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反思;高中数学  一、问题提出  在直线和圆中有这样一
美国著名数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没有了探索,数学发展就会停止脚步.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构建课堂探究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投身自主探究的氛围中,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是目前新课程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让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计算、操作、观察、猜想、讨论、归纳、应用”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数量关系、性质、法则和定理等,并得出结论. 探究性学习的好
【摘要】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教学活动中所实施的教学举措、教学方式、教学策略,都是围绕学生这一“主体”,都是追求能力培养这一“目标”.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高中生主体特性,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促进和推动教学活动进程.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特性;教育互动;教学相长  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学习技能、学
【摘要】 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富有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成为富有创造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思考和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 数学情境;润物无声;策略思考  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科课程教学,是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紧迫任务. 真正肩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作出深刻的变革,只有在深刻变革的基
【摘要】本文阐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用习题的多解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具体方法.一题多解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解答同一道数学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能增强学习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激励作用;多解法;学习兴趣  一题多解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
【摘要】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兴趣对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兴趣;数学;动力源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兴趣是一盏明灯.” 这句话揭示了这位18世纪学者对生活的感悟,这一说法适用于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也适用于我们所面对的教育教学. 实践证明,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发点.  对于一个刚刚入学的
【摘要】线性代数是工科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但线性代数课程内容相对抽象,不易接受,难以理解.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改进线性代数教学方法的几点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线性代数的主线与核心;注重概念的几何意义,化抽象为具体;基于问题出发,密切联系实际;借助软件技术,培养实际能力.  【关键词】线性代数;抽象性;教学改革  线性代数课程是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计算
价值规律不仅应包括价值的决定和价值的交换,还应包括价值的实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决定单个商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决定商品的总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
目的探讨凯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溶于10%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凯时注射液,并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