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与作文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下笔就能将真情流露于笔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很喜欢白居易的诗句“未成曲调先有情”,我们写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做到“未成文章先有情”。要达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难,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要感人,先感动自己
  要写出感人的文字,首要的是先感动自己。试想,一篇自己都没有感觉的文章,能够让别人读出来感动吗?恐怕是只会倒了别人的胃口,让人望而却步罢了。要做到感动自己,其一是积累“动情点”。所谓“动情点”,指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积累“动情点”,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留意自己身边发生的,能触动自己灵感的,也许在别人眼里根本就可以视而不见的事。要留住那极其短暂的情感的火花,要及时记录下感人的事例、自己细微的感受和动情的氛围等。这些积累,就是可以让文思喷涌不竭的源头活水。
  二.要感人,应尽显人性美
  所谓“人性美”指天赋的人的求真、向善、爱美、进取、乐观的本性,体现在人的生命的自然健康,人的品格的淳朴高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等。我们不要把“人性美”看得多么神秘和奥妙,因为生活中处处事事都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如孩子的天真纯洁、乐学向上、助人为乐、喜爱动物、好奇探索等,无不彰显着人性的美。美好的生活,美丽的自然,美妙的前景……我们就生活在“人性美”的环境中,所以,作文凸显“人性美”,本来就是一件很随心的事
  三.细节描写现真情
  即对人物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刻画,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如《我的伯父》中的一段细节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四.第二人称吐真情
  找准一个合适的激情倾诉对象,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以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如,高考作文《我竟然是个“贼”?》就是以父亲为倾诉对象,写的情真意切:
  ……我翻看着桌子上的日记本,忽然发现有一页似被抹过,我开始怀疑是你偷看我的秘密,于是我对你大声吆喝。你无话可说,你的背又开始弯驼,当我哈哈大喜庆贺找到“真凶”时,弟弟却说是自己翻过。我无言,你无语,失去的诚信成为了一道隔阂。而我却深知,这不是你的错,是我这个“贼”的本色。
  今天我有被你送进了考场,你依旧说:“儿子,我相信你!”而这次我诚实地说:“我会尽力的。”于是我在这个“牢里”写下了一篇自白书,一封检讨,一章忏悔录。我只想找回失去的诚信,去弥补我的过错,我不想再是一个贼,永远不想。……
  作者以自责的方式,对父亲倾诉,找到了很好的情感宣泄之口,表达了深深的懊悔之情。大量“你”“我”的出现,使情感的交流更直接、更容易、更感人。
  五.关注社会叙真情
  符合时代要求还需要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只有把自己投身到大环境中,才能陶冶好自己的情操,开阔胸怀。有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才会使自己达到君子心怀坦荡荡的精神境界。高考作文《奥运冠军访谈录》,通过“访谈”的形式让奥运冠军李婷、孙甜甜、刘翔现身说法,情真意切。
  六.观点鲜明表真情
  首先,观点要正确,必须是健康、积极的,要能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于人于己都有所裨益;其次,对提出的观点要旗帜鲜明地肯定或否定,不能是非不明,含糊其辞。如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谭嗣同》内容观点鲜明:一百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永远在时间里轮回,吾国吾民永远铭记。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到真处文自美。”作文中感情的表达,其原则是:要真挚而不夸饰。既要符合生活的真,也要符合人性的美,才能显现感情的美。我们平时只要用真心去观察、感悟,并做到说真话,抒真情,以情带文,文章自然会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丁雪华,教师,现居江苏邳州。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新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安排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并且鼓励学生们参与课堂上的教学中去.这些的教学任务实施过程
期刊
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诗贵含蓄。诗人深知语言的表达功能和不足之处,所以在力求做到以言传情的同时,还善于因难见巧,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的表达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这种技巧就是通常所说的含蓄。  司空图在《诗品》中论“含蓄”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咏想像而得之,有如绝色美人
音乐教学工作是美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端正学生对音乐教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非常重要。首先分析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然后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布置作业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必备环节,但大部分教师在这个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少,作业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特别是在当前的小学英语作业中,很多学生不喜欢写英语作业,主要原
期刊
以往的英语教育教学,尤其是小学阶段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以被动形式参与学习活动,英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新课标体系理念,小学英语教育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引导学生流露真情实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在写作教学中,给学生作文以恰当的评语,则是达到以上要求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一.巧用交心法,架设师生情感的桥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
新课标实施以来,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的提升.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心,阅读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讲读法,从关注知识点的状态中走出来,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技巧的形成、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