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子是中国古代的时装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视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0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裙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制成围裙,抵御寒冷,据东汉末年刘熙撰写的《释名·释衣服》所说:“裙,群也”,即裙子就是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
  秦汉以后,妇女穿裙子的情形逐渐多了起来,而且裙子的样式也不断发生变化。《西京杂记》讲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汉成帝时,有一位体轻善舞的宫女名叫赵飞燕,深得成帝宠爱,被立为皇后,她穿裙子非常讲究。一次,她穿了一件十分漂亮的云英紫裙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突然大风四起,她像燕子那样被风吹起来,成帝慌忙命侍从拉住她的裙子,她得救了,而裙子却被拉出许多皱纹。说也奇怪,有皱纹的裙子比原先没有皱纹的反而更好看了。从此,打褶的裙子开始在宫内风行,人们还给它起了个顶漂亮的名字,叫“留仙裙”。
  到了晋代,裙子的花色品种逐渐多了起来。皇帝妃子们穿的裙子就有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和紫碧纹缨双裙等。隋唐时,裙子更加盛行,有的增加了裙幅,使裙子既可以折叠又能蓬开。渐渐的,裙子不仅是皇妃贵妇们的常服,也成了民间女子的服装。“裙钗”也就成了妇女的代称。这个时期,彩裙翩翩,引出了不少诗情画意。
  唐代妇女还喜欢穿红色的裙子,有“血色轻罗碎褶裙”的诗句。天宝年间,妇女则爱穿黄色的裙子,如杨贵妃就爱穿“黄罗银泥裙”。此外,唐代很多诗句里都有描写裙子的内容,这不仅反映了古代裙子流行之盛,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裙子所用的面料已是绫罗绸缎,五彩缤纷,在制作工艺上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入元后,中原服饰虽受少数民族的影响,但妇女穿的裙子仍然是传统式样,甚至盛唐流行的色彩艳丽的红裙、绿裙还占主流。元代诗人方回的《村女》诗写道:“青荷叶伞茜裙红,随母归宁省外翁。莫笑梳妆未京样,兵余犹见太平风。”动荡不安的年代过去了,乡村里一片宁静。穿着大红裙子的小姑娘跟着母亲去探外翁。从姑娘飘舞的裙带上,人们似乎看到了元代的风俗习惯。
  明代流行褶裥衣裙,并规定民间妇女只能用紫色、桃红、绿等浅淡颜色。江南妇女因插秧种田之需,流行短裙。贵州思南县清理明代张守宗夫妇墓时,出土9件裙子,其中有谷黄菊花回纹缎裙、浅檀素缎裙、姜黄松竹梅绢裙、茶色鹭鸶罗裙、浅茶素纺裙、杏黄万字牡丹纹绢裙、浅黄折枝牡丹纹绢裙、藕色回纹缎裙等。这些裙子虽属陪葬品,但从中也可以看到明代裙子花样繁多。从式样看,这些裙子中有系带的回纹裙,有结扣式的长筒裙,有的裙子则与现代裙子无多大差别。
  清代时,虽然满族女子都穿旗袍,但汉族妇女却仍把裙子作为礼服。每逢婚嫁喜庆大典,或朋友拜谒,即使平时只穿短袄长裤的妇女,也要在裤子外面套上一条长裙,否则就会被认为失礼或不够庄重。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描绘过大红灰鼠皮裙、翡翠撒花样绉裙等。
  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还是以穿裙子为主。北伐战争时,年轻姑娘喜欢穿短裙。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流行连衣裙。而在不少少数民族中,裙子则一直是传统服装,并且绚丽多姿,美不胜收。
  
其他文献
语文课是一个很难见效果的课,尽管语文教师们费了很大劲儿,最后的考试结果却往往难如人愿。于是,做事在人,成事在天,似乎成了语文教师们的共识。想想也是,在学校里,最易出成绩的往往是数学、外语等科,最难出成绩的就是语文,“语文是个没边的炕”!  但是,我认为语文出成绩难不假,但也不是出不了成绩,只是不能产生短期效益而已。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做长期打算呢?将复杂事情简单化,抓住一件事,坚持做下去,不要
【摘 要】恐怖电影,常用其特殊的表现手法将一切能引起人恐惧感的事物具象化、形象化,使观众以安全的方式体验恐怖元素。在港产的恐怖电影中,越来越多的题材开始对人类身体及心理疾病进行窥探解码,以反应现实社会中,人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所产生的心理疾病及被压抑的潜在欲望。  【关键词】恐怖电影 恐惧心理 《异度空间》  恐怖电影,顾名思义是以恐怖元素贯穿影片情节始末的电影。恐怖电影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人无法抵御
生命就这么短  我不忍去挥霍  更不允许别人去践踏  这么短的生命  开始不由你,结束不由你  過程全在你  结果也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过程  过程长一些、短一些  简单一些、复杂一些  喜剧一些、悲剧一些  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你能否证明  你不是别人的影子  你就是你自己  责任编辑 林 芝
NEC手机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2006年11月22日消息,继松下、东芝、三菱后,NEC宣布作别中同手机市场,至此,除京瓷与中国联通合作的一家日系厂家在孤军奋战之外,日系手机在华全线崩溃。有消息称,NEC已通过内部邮件向员工宣布,将退出2G和2.5G手机市场,并随之调整在华战略,NEE在中国最主要的生产基地——设在武汉的工厂将暂停生产手机。不过,NEC表示,退出中国市场后并不影响NEC在华提供手
【摘 要】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文化成为了大国形象最直观的体现。目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成都成为了为数不多在国际上被广泛认知的“文化符号”城市,成为了中国城市对外传播中的翘楚。本文以成都为例,分析了成都的对外传播符号与传播技巧,并结合目前的传播现状与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对外传播 成都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所提供的丰富的故事资源,精神价值和文化符号,使得这个国家的历史与现实
编者按:  学段衔接问题,很多学校都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将之系统化、规范化和成果化,焦作市的“引桥工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通过考察学习、灵活借鉴,确定了心理及环境、学科知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三项主要衔接内容,形成了多方协调、共同促进的学段衔接模式,从而使学段衔接工作从以往的单一推进变为多方面共同促进。该项工程的实施,为学段顺利衔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也对推进区
近500名身材各异的运动员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运动员们心里的自豪和激动,一点不亚于专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事实上,他们比真正的运动员更能体会身躯迸发出力量的乐趣和满足。    游泳赛道的起点上,一排身材各异的运动员在热身。他们腹部的人字形伤痕,很扎眼。确实,鲜为人知的“移植运动会”很业余,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诠释着“生命接力”意义。    特别运动员    一位57岁的运动员站在复
【摘 要】由李普曼撰写的《公众舆论》在传播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舆论是怎样构筑的,此话题依然热度不减。书中未虽明确给“舆论”下定义。但是提出了“刻板印象”、“意见领袖”、“拟态环境”等相关概念。本文试图从两条主线:即以“我”为中心的“内部世界”以及以“媒体”为中心的“外部世界”来讨论怎么样构筑舆论。  【关键词】公众舆论 内部世界 外部世界  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李普曼于1922年撰写的《公众
1930年冬,在东北大学因工作和带孩子过度劳累肺病发作的林徽因回到北平,住在北总布胡同3号,并在此继续工作(这里后来成为著名的“太太客厅”)。次年年初肺病复发,医嘱必须停止工作,于是赴香山疗养。休养的这一时期,是林徽因一生文学创作最丰盛的阶段之一。  堂弟林宣笔下,姐姐林徽因写诗自有其“排场”:她时常在晚上写诗,还要点上一炷清香,摆一瓶插花,空一袭白绸睡袍,面对庭中一池荷叶,在清风中吟哦酿制佳作…
不久前,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中药化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国际上公认仅次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项,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中药化学家屠呦呦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消息,让我们联想到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经·小雅·鹿